摘 要:喬治.艾略特,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代表女作家之一,一直以來吸引著眾多學(xué)者的注意。其半自傳體小說《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自出版以來,就受到了許多評論者的廣泛關(guān)注。對小說女主人公麥吉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艾略特對“新女性”的理解,艾略特在麥吉身上賦予了自己對女性的希望,向我們展示了她超出時代的女性觀。本文試圖從麥吉對知識、認(rèn)同和愛情的追求出發(fā),探尋其所代表的“新女性”形象。
關(guān)鍵詞:喬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新女性
作者簡介:杜海蓉,女,1988年8月出生,四川南充人,四川工商學(xué)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xué)。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3-0-02
喬治.艾略特(1819-1880),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在她的一生中,艾略特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亞當(dāng).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等等?!陡ヂ逅购由系哪シ弧肥前蕴厮鞯囊徊堪胱詡黧w小說,講述了女主人公麥吉的成長以及她的感情糾葛。艾略特通過麥吉的描寫體現(xiàn)出了她對“新女性”的理解,同時也表現(xiàn)出了她對傳統(tǒng)女性形象的不認(rèn)可。
1、對知識的追求
小說女主人公麥吉,是一個熱情、充滿活力的女孩,在她僅僅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就對知識有著強(qiáng)烈的渴望。在維多利亞時期,男人與女人在接受教育的機(jī)會上面有著很大的差異?!霸谶@個時期,女人被期望不知道任何與生意相關(guān)的事情,幾乎沒有什么價值”。正因?yàn)槿绱?,女人的智力開發(fā)是被忽略的。父母認(rèn)為教育只是能幫助女人找到好老公,所以學(xué)校為女孩開設(shè)的課程多是跳舞、唱歌、禮儀等能夠幫助她們更好地成為社會所認(rèn)可的“淑女”課程。傳統(tǒng)的課程對女孩子來說是不合適的,因?yàn)椤皞鹘y(tǒng)的教育會毀滅一個女人在婚姻上面的機(jī)會”,因此,在當(dāng)時,女人被認(rèn)為不應(yīng)該對知識有所追求。但是,麥吉從她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就展現(xiàn)出了對知識的強(qiáng)烈的欲望。她喜歡閱讀,喜歡用她自己的方式去復(fù)述一些故事,她的父親曾經(jīng)這樣說道:“我不知道她哪一點(diǎn)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而且她念起書來能跟牧師一樣好哩?!薄八龝钤S多書,還懂得書里的意思,比半數(shù)的大人還強(qiáng)哩”。我們可以得知麥吉是一個熱愛讀書,熱愛知識的小女孩。有一次賴?yán)壬ǘ爬ハ壬呐笥眩┮篼溂獮樗v述一本書,小說是這樣描述麥吉的反應(yīng)的,“她毫不遲疑地走到賴?yán)壬母觳仓膺叄斐鲱^去看了看書;她急切地抓住一個書角,把馬鬃似的頭發(fā)往后一甩,一面說,我來告訴你這是什么意思。這是一幅可怕的圖畫,對不對?可是我忍不住還是要看它……”這幾句話向讀者生動地刻畫了一個聰明的、愛讀書的小女孩形象。麥吉不僅自己對知識感興趣,同時她也希望與他人分享她說學(xué)到的知識,希望她的同伴也可以有學(xué)習(xí)新知識的欲望。有一次,她向她的同伴路克,一個對閱讀沒有興趣的男孩,推薦閱讀書。她這樣說到:“它會告訴你世界上各種不同的人,而且要是你讀不懂,圖畫可以幫你的忙”。當(dāng)路克拒絕了她的推薦時,麥吉說到:“可是他們是我們的同類啊,路克---我們應(yīng)該知道我們的同類”。 我們可以知道麥吉對世界的好奇和她愿意積極去探索的態(tài)度。成年后,麥吉依然保持著對知識的熱情。當(dāng)她的父親官司敗訴,家庭破產(chǎn),每個家人都沮喪失望的時候,麥吉選擇了從書本中尋求安慰?!坝谑?,這個可憐的孩子就懷著心靈的饑渴和自我贊賞的幻想,開始去啃智慧樹上的厚皮果子,把她的空閑時間都用來鉆研拉丁文、幾何學(xué)和三段論法”。所有這些描述,都向我們展示出了一個愛學(xué)習(xí),對知識有著無限渴求的女生形象。
2、對認(rèn)同的追求
除了對知識的追求外,麥吉還十分渴望得到她家人以及社會的認(rèn)同。有時候她甚至渴望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才華以期得到他們的贊賞和認(rèn)同。在那個時代,女人被期望的是一種“好看但是不聰明”形象,但是麥吉確實(shí)一個“不好看但卻聰明”的女孩,她注定很難得到家人和社會的認(rèn)同,但是她卻竭盡全力去獲得家人和社會的認(rèn)同。
有一次她與她的父親去看望在學(xué)校讀書的哥哥湯姆。湯姆向麥吉訴說了他在歐幾里得(古希臘幾何學(xué))的疑惑之處,麥吉立刻十分高興地向她哥哥表示,“我會幫助你的”。但是她的友好并不能得到他人的接受。在湯姆和她抱怨女人的一些典型的缺點(diǎn)時,她說道,“可是我會做個聰明的女人……” “我不會不討人喜歡的。我會好好待你---我還會好好待每一個人……” 當(dāng)她感受到別人對她的贊賞時,她便會十分高興。在她肯定斯特林先生(湯姆的老師)贊賞她時,她便十分活躍,在她擔(dān)心斯特林先生會看不起她的時候,就連上床睡覺時“情緒也頗為低落”。
除了希望得到她的家人和朋友的認(rèn)同,麥吉同時也希望得到社會的認(rèn)同。但是社會在她與斯蒂芬“私奔”后,根本就不會原諒她。在麥吉與斯蒂芬返回磨坊后,牧師凱恩勸她離開這個地方,麥吉這樣回答到:“要是我留在這兒,或許還有辦法求得露西的原諒——得到其他人的原諒:還能讓他們相信我是真的抱歉。況且,我也不愿意因?yàn)閯e人錯怪了我而離開。他們一定會明白他們的看法是錯誤的?!睆倪@段話中,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麥吉渴望得到社會認(rèn)可的強(qiáng)烈愿望。
3、對愛的追求
由于她不符合傳統(tǒng)的外表和行為,麥吉一直以來都受到家人還有社會的批評,但是在她心中,她十分渴望去追求自由的愛情。一直以來,女人的婚禮和戀愛都是被父母或者兄弟所決定的,但是,麥吉卻選擇去追尋自己的愛情。在該小說中,菲利普是唯一一個可以完全理解麥吉內(nèi)心世界的人。麥吉和菲利普都被認(rèn)為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菲利普的殘疾和麥吉的性別都讓他們在社會上處于劣勢地位。但是當(dāng)他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們就能看見對方身上別人所看不見的優(yōu)點(diǎn)。在菲利普的眼中,麥吉是一個聰明的,與眾不同的女孩。他覺得“杜利弗的這個妹妹似乎是個可愛的小家伙,和她哥哥很不一樣”。他還知道“她的眼睛里充滿了未被滿足的聰慧,以及未被滿足的、處于渴求中的感情”。同樣,對于麥吉而言,菲利普也是與眾不同的,她確信他一定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但是他們的愛情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家人的反對。麥吉只能選擇在她父親和哥哥的面前盡力贊美菲利普,“爸爸,菲利普.威克姆待湯姆真好--他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我真愛他”。但是,她父親官司的敗訴讓她與菲利普之間變得更加不可能,她的哥哥湯姆甚至要求她在家庭與愛情之間作抉擇。即使在這樣的壓力之下,麥吉還是沒有放棄她與菲利普之間的愛情。當(dāng)然,她也曾猶豫彷徨,她不想傷害家人的心,但是她還是跟隨了自己的心,接受了菲利普的表白?!笆堑?,菲利普:我愿意永不分離;我愿意使你生活得非常幸?!?。在這一瞬間,麥吉體驗(yàn)到了真正的幸福,“她相信如果在這種愛中包含著犧牲,那它只會是更珍惜,更令人滿足”。不幸的是,他們的愛情最終還是在她哥哥的阻攔下失敗了。在他們愛情失敗后,麥吉就開始了禁欲似的生活。在斯蒂芬出現(xiàn)后,麥吉再一次陷入了愛情。盡管她盡力去控制自己的感情,但是她還是愛上了斯蒂芬并在不經(jīng)意中與他“私奔”了。從麥吉的這兩段感情中,我們可以看出麥吉對愛情自由的追求。
4、結(jié)論
通過以上對《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女主人公麥吉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喬治.艾略特超出時代的女性觀。在那個時代,女性被認(rèn)為應(yīng)該依附于男性,她們不需要聰明才智,只要長得好看就行。然而喬治.艾略特筆下的女主人公卻是對知識,對社會認(rèn)同和對愛情有著自己追求的獨(dú)立人物形象,這向我們展示出了喬治.艾略特她對女性的期望,也展示出了作者心中的“新女性”形象。
參考文獻(xiàn):
[1]Allen,Walter.George Eliot.London:Lowe and Brydone Limited,1964.
[2]Eliot, George.The Mill on the Floss.New York: Signet Classics,2002.
[3]Handley,Graham.Critics on George Eliot.Hampshire:Macmillan Education,1985.
[4]杜雋:《喬治.艾略特小說的倫理批評》.上海:學(xué)林出版社,2006.
[5]馬建軍:《喬治.艾略特研究》.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