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 峰
厚重與飄逸
——重讀亞明《杜牧詩意》
文/茹 峰
杜牧詩意 69cm×46cm 990年 亞明
亞明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新金陵畫派”的重要畫家。當時,以傅抱石、錢松喦、亞明為代表的江蘇畫家,在“時代變了,美術(shù)不得不變”思想感召下,開始了兩萬多公里行程的寫生活動,體驗生活,表現(xiàn)時代,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在美術(shù)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作品。而亞明作為這次活動的倡議者和領導者,以其卓越的藝術(shù)實踐和成就,在中國美術(shù)領域,尤其是新時期山水畫的發(fā)展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亞明的山水畫曾受傅抱石的影響,中鋒散筆,大氣磅礴,厚重而不失飄逸之姿,在表現(xiàn)方法上,深入傳統(tǒng)而又創(chuàng)出新時代的風貌,為當時的中國畫壇注入了一股新鮮空氣。他主張“中國畫有規(guī)律而無定法”,提出“中國繪畫應該是繼承傳統(tǒng)文化面向生活,融匯外國美術(shù)之精華,以促進其藝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
亞明在晚年移居蘇州東山近水山莊,筆者曾經(jīng)多次前去請益于他,他雖年過七旬,但才思敏捷,悟性過人,常常以文史哲多方面對我這個晚輩予以教導。他曾對我說:“做人要老實,而畫畫要不講道理一點?!庇幸淮闻R走時,又欣然為我題寫了齋號和展簽,讓我感動不已。
《杜牧詩意》是亞明創(chuàng)作于1990年的一件作品,四尺三開,尺幅并不算大,以其慣用散鋒寫出。以散筆寫出中鋒要求畫家超凡的駕馭能力,而在其靈動的筆墨背后我又讀到了先生非凡的造境能力,構(gòu)圖上左右兩山對峙,似可看到宋代李唐山水中的那種力量和氣度,山間一徑斜向遠上,直入畫幅中央的白云人家,宋人郭熙說:“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之為得”。(《林泉高致》)故此,這作品不僅表達了可居可游的意境,更進一步點出杜牧詩意中寒山石徑、白云人家和紅葉飄零的畫面感受。亞明極擅大筆鋪陳和小筆收拾,大處磅礴,小處精微。畫面建筑的線條勾勒與山石的塊面組合形成對比,相得益彰。他的作品常常運用墨塊鋪面的同時又進行長線勾勒,線條頓挫有致,瀟灑飄逸,偶有仙氣溢出,便有不可多得之妙。這幅《杜牧詩意》雖不能算作亞明的代表力作,但仍可看出亞老在這一作品創(chuàng)作中的匠心獨具。
亞明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有影響的好作品,他所創(chuàng)造的境界會使人得到啟發(fā)和遐思,我們面對他的作品,需要心平氣和地慢慢品味,方能從相對單純、簡約、舒朗的筆墨空間里體會他那悠長深遠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