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
【引用】
“凡貴通者,貴其能用之也?!薄暯娇倳?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原文節(jié)選】
凡貴通者,貴其能用之也。即徒誦讀,讀詩諷術,雖千篇以上,鸚鵡能言之類也?!墩摵狻こ嫫?/p>
【原文釋義】
凡是重視融通的人,可貴之處在于看重運用所學的知識。反之,僅僅能夠誦讀,讀詩讀經(jīng),即使數(shù)量達到千篇以上,與鸚鵡重復別人說過的話沒有什么區(qū)別。
【經(jīng)典簡介】
東漢王充的《論衡》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義哲學文獻。
“衡”字本義是天平,《論衡》就是評定當時言論的價值的天平?!墩摵狻?一書在封建社會里一直被視為異端邪說,但是《論衡·超奇篇》在我國思想史上、文學理論批評史上都有著重要價值。《超奇篇》內(nèi)容豐富,思想警醒、深刻。書中,王充分析、品評了上自漢以前的孔子,下至“生于今世”的文人。
《超奇篇》以“奇”命題,作者對什么是“奇”、“奇”的效用以及有關問題作了集中的闡釋和論述,并極力強調(diào)評論人才應該實事求是,好的應該肯定,壞的應該貶斥,“優(yōu)者為高,明者為上”。
王充大膽標“奇”立異,不惜有別于流俗、觸時諱,充分表現(xiàn)了一個思想家在現(xiàn)實面前清醒的思辨態(tài)度和卓爾不群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