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茹 韓金峰
銅板一打響連篇,
先給大家來請安:
(白)大家好!
請罷了安,唱正篇,
抬頭看:吔,有一個胡同在眼前。
胡同口有幾家經(jīng)商戶,
好家伙,看誰家比著把路堵得嚴。
這一家,貨架支在了路牙上,
那一家,遮陽傘伸到了路中間。
這家賣的是金魚、龍蝦、小烏龜,
那家賣的是鸚鵡、八哥叫得歡。
緊挨著還有家水果鋪,
直接是,在路上擺起了西瓜攤。
賣水果的叫李老二,
軟硬不吃耍刁蠻。
本來胡同路就窄(讀zhei),
這下讓他全占完。
街坊們,開車全都繞道走,
步行的也得溜著墻根踮腳尖。
有街坊提醒他兩句,
李老二還念念叨叨不算完:
我擺攤又沒擺到您炕頭,
真是沒事找事扯閑篇。
這道路就是公共的地兒,
我占了好在我方便。
你不買不賣別瞎嘰歪,
耽誤賣瓜我心里煩。
心煩我就要生氣,
生氣我就少吃飯。
少吃飯就得生場病,
氣病我,跑到您家里躺半年。
不吃藥,不打針,
光吃那鮑魚海參可盆端。
吃窮您,喝窮您,
看你還影響我賣西瓜的掙大錢!
說這一天,李老二又把瓜攤擺路上,
還扯了個躺椅放一邊。
身子一歪往上倒,
又搓手,又摳腳,還扯著嗓子一勁兒喊:
“來買啦,來買啦,
我的西瓜實在甜。
皮薄沙瓤個還大,
汁水充足正新鮮。
吃一口,想兩口,
今年吃了盼明年。
快來買,快來買,
誰不買我的誰二憨?!?/p>
(白)就數(shù)他精!
你招呼也得看有人沒有人哎,
他倒好,是閉著個眼睛瞎叫喚。
這時候,就聽得嗚哇嗚哇的笛聲響,
有一輛救護車輛開到了胡同路口前。
笛聲拉得嗚哇響,
看樣子是胡同里有人病急要去醫(yī)院。
賣魚的趕緊收貨架,
賣鳥的趕緊來撤傘。
好給要搶救的病人讓條路,
讓救護車順順當當開里面。
大家伙都忙著把東西收拾好,
一扭頭,李老二還躺在那里是無動于衷正把熱鬧看。
在這時,從車上下來一位女護士,
對著李老二就開了言:
“老同志,胡同里有位孕婦大出血,
這情況緊急不一般。
您趕快收收西瓜讓讓道,
要是耽誤了,
這可是兩條生命都危險?!?/p>
大伙們一聽也著急,
紛紛跟著來幫言:
“老二啊,快收收吧,
這病人急救可命關天。
讓出一條生命路,
拉走了病人再做生意也不晚。
趁著大伙人都在,
我們一塊兒幫你搬。”
(白)咋樣?。?/p>
可誰知,李老二此時脖子一別梗:
“她出血跟我啥關聯(lián)?
我只賣我的大西瓜,
她這事兒,找她丈夫才相干。
再者說,這西瓜又不是大皮球,
哪能說搬就能搬。
要搬就得有磕碰,
磕碰爛西瓜誰掏錢?
你說是這家子人家也真是,
出個血也血胡撩天去醫(yī)院。
心急還得擺個譜,
非得讓救護車開到您家大門前。
您倒是提前出門走兩步,
到胡同路口等著點。
這樣大家都方便,
誰也不用給誰找麻煩?!?/p>
(白)你說這不是胡亂纏么!
救護人員一看李老二這個樣,
心暗想:這人也是奇葩中的奇葩真少見。
既然他不想把攤挪,
來來來,咱們是擔架步行進里面。
說著話,醫(yī)護人員抬著擔架進胡同,
街坊們紛紛把李老二來指點:
“你自己占道來經(jīng)營,
本身就有錯事在先。
還嫌人家麻煩多,
你真是財迷心竅、胡攪蠻纏、全把社會公德丟一邊?!?/p>
眾人正把李老二來指責,
這時候,醫(yī)護人員已經(jīng)把病人抬上擔架往回還。
大家伙趕緊著齊心協(xié)力來伸手,
你一把,我一把,接力把擔架就往車上傳。
李老二自知己理虧,
低頭不敢走上前。
突然間,就聽得啪地一聲耳光響,
“啪!”——大伙看,李老二已經(jīng)是半邊臉上紅燦燦。
我娘哎!李老二一下給打得蒙了圈,
就覺得眼前突突金星竄。
這是何方神圣下的手啊,
力道真是不一般。
不夠十成也得夠九成了,
這一掌,沒個四五十年的功力不算完。
這叫一個干凈利索脆,
這掌力,咋越回味越和我老婆的功底一樣般。
李老二撥去金星仔細看,
親娘哎,真是他老婆鐵塔一樣站眼前。
那巴掌伸得像鍋蓋,
掄圓了胳膊又要扇。
李老二趕緊雙手捂住臉:
“親娘,你要扇上幾巴掌才算完?”
他老婆說:“幾巴掌?你個欠揍的,不送你十個、八個你能解饞?。?/p>
咱兒媳在家突然大出血,
我趕緊打了急救電話要去醫(yī)院。
哪成想,人家到了胡同口你給擋住,
還說什么影響你賣西瓜的掙大錢。
你占道經(jīng)營本不該,
街坊們勸說你還犯難纏。
人家背后早有議論,
你油鹽不入只當閑。
孩子們勸你你不聽,
街坊們勸你你出惡言。
你把攤子往里收收能咋地,
與人于己都方便。
這巴掌我早就該賞給你,
好讓你知道丟人現(xiàn)眼幾個錢?!?/p>
李二嫂越說越有氣,
嗷地聲,掄起巴掌又要扇。
街坊們趕緊給拉住,
紛紛上言來相勸:
“教訓他不在這一會兒,
您兒媳還躺在救護車上邊。
趕緊上車去醫(yī)院吧,
一時一刻別再拖延?!?/p>
李二嫂被眾人勸著上了車,
救護車嗚地一聲去醫(yī)院。
眾人這才紛紛四散去,
丟下個李老二呆呵呵立道邊。
雙手捂著個腮幫子,
是自言自語開了言:
“老婆子,我恨你啊,
你這巴掌打得太遲緩。
你要是提前或經(jīng)常用這來提醒我,
我也不會惹得落了個眾人煩。
看來是,文明經(jīng)營不占道,
讓道于民行方便。
不亂擺,不亂放,
不亂掛來不亂牽,
人人都來靠自覺,
幸福生活路路寬?!?/p>
這就是巴掌記一個小段兒,
說得不好您多提意見。
點評:
山東快書起源于山東的臨清、濟寧、菏澤一帶,是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傳統(tǒng)曲藝形式。2006年5月20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山東快書《巴掌記》是由山東省濟寧市曲藝家協(xié)會的兩位年輕的曲藝工作者于近期創(chuàng)作的作品。作品對占道經(jīng)營這種“損人”而不“利己”的行為進行了諷刺。作品用165句闡述了攤主李老二占道經(jīng)營的后果:“使街坊們開車全部繞道走,步行也得溜著墻根踮腳尖”。由于他的這種做法導致了救護車不能順利通過去救人,而恰恰需要搶救的正是他自己的兒媳婦,險些誤了救人的大事,結果被愛人狠狠扇了幾巴掌,才有所醒悟。
作品語言樸實流暢,格式上較為嚴謹工整,故事情節(jié)合情合理,適合在各種場合演出。在惠民文化廣場演出十多場,深受群眾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