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菁菁/文 小毛象動漫/圖
?
狂想空間
假如我們身上長出植物會怎樣
吉菁菁/文小毛象動漫/圖
并不算太高的平行梯靜默地立在你面前,四面八方投射來熱切的關注目光,你手心有一點兒冒汗。一年一度的校園趣味運動會上,你代表班級參加平行梯項目,將要挑戰(zhàn)的對手是去年的冠軍。發(fā)令槍響起,震天的加油聲中,你和對手均身手矯健地跳起,似猿猴般輕盈地雙手交替抓住橫杠齊頭前進,一時間難分伯仲。眼看快到終點,忽然你的身體一歪,因為速度過快導致左手抓了個空,0.2秒的時間里你將從平行梯上摔下,可是并沒有:你的耳朵里不知什么時候伸出一條綠色藤蔓代替左手牢牢地抓住了前方的橫杠,讓你得以保持身體平衡并奪得了最后的勝利。不過,耳朵里鉆出藤蔓是什么情況?這畫面讓所有在場的觀眾下巴都掉到了手心里。不知你有沒有這樣想過:假如有一天你不小心吞下了杰克的魔豆,身上長出植物會怎樣?
當然,此“植物人”非彼“植物人”,當你擁有《寵物小精靈》(又名《神奇寶貝》)里的妙蛙種子那樣身上長植物的能力,也許第一件需要發(fā)愁的事情就是:到底要變成哪種“植物人”呢?
愛美的人可能會選擇各種鮮花,艷麗的色彩、芬芳的氣味都會讓人心情愉悅;實用主義者大概會選擇蔬菜果樹,自種自收吃起來絕對健康!遠遠走過來一位一身綠色的毛茸茸的女士,近看才發(fā)現原來她全身種滿了草,這其實是“植物人”中最為時尚的“草皮”衣著;附近居住的孤僻怪爺爺一夜之間多了很多訪客,他們踏破門檻,只為求購老爺爺的一根胡須,因為那些胡須都是異常珍貴的人參;軍人們訓練時戰(zhàn)地偽裝絕對完美,誰能分清路邊的樹到底是長在土里還是他們身上呢?夏日出門游玩完全可以自帶樹蔭防曬,睡覺時別忘張開手掌放棵捕蠅草出來捕捉蚊蟲。變成“植物人”之后,下雨天再也不用打傘了,每天洗澡曬太陽成了不可缺少的生活習慣,偶爾累了就買個舒適的花盆脫了鞋子把自己種進去休息一會兒。
人類變成“植物人”后,鳥成了最流行的隨身寵物,糧食短缺問題基本解決,整個世界的綠化面積也增加了數十倍,這樣一個嶄新世界是不是還不錯?
雖然變成“植物人”的世界看上去很美好,但是究其可行性,不妨先研究一下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環(huán)境。第一,人體60﹪以上的重量都是水,但這些水分主要以人體體液及細胞液的形式存在,植物壓根兒喝不到;第二,植物沒有腳,根系必須在一定的基質中固定伸展,而對人體而言,凡外來入侵物,統(tǒng)統(tǒng)要調動免疫細胞群起而殺之,結果就是植物無法扎根被殺死,人也會誘發(fā)免疫系統(tǒng)疾??;第三,植物健康生長離不開光合作用,沒有氧氣供應和陽光照射的人體體內仍然無法提供植物生長的必需條件。
如果人體體內不可能長出植物,那么人體體表可以嗎?好像也看到過耳朵中長出蒲公英這樣的新聞事件,這是真實發(fā)生的嗎?
蒲公英細小的種子落入耳道這種溫度適合的潮濕環(huán)境,不排除種子吸水萌發(fā)的情況,但也僅此而已。種子萌發(fā)的能量來源是其內部儲存的養(yǎng)分,發(fā)芽之后需要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而耳道內幾乎無光,當萌發(fā)的幼苗把種子的營養(yǎng)儲存消耗完,就不會繼續(xù)生長了。
這么看來我們身上長植物有點兒困難,但體驗一把頭上長草的過癮感覺還是可以的。當當當!空氣鳳梨閃亮登場!這種附生植物根系十分不發(fā)達,有些種類干脆就沒有根,而是直接附著或掛在附著物上;它們纖細的葉片表面有非常多的纖毛或鱗片狀結構,每當有水霧飄過,這些纖毛和鱗片就能吸附空氣中的微小水珠,并吸收到植物體內——無根,少水,一舉解決植物生長的兩大難題,接下來只需把空氣鳳梨粘到頭上帶它出門遛彎曬太陽就行了。
還有一個終極妙計可以實現人身上種植物的想法,不過需要向樹懶學習,并且需要有非常堅韌的意志力。
老家在雨量充沛的南美洲的樹懶大概是最典型的一種身上長植物的動物了,它的毛發(fā)多而密,并且橫截面是凹狀的,因此給了大量藻類著生的場所。穿著一身淡綠“迷彩服”的樹懶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如果長期不洗澡不洗頭,頭發(fā)盤結在一起,又堆積了很多灰塵,吸了許多雨水——這樣的頭發(fā)肯定適合植物生長了吧!
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住在非洲的辛巴族,因為缺水,他們從不洗澡,而是不斷往身上糊紅泥巴。如果泥巴糊得夠厚,種個小花小草大概也不成問題,不過有熏暈別人和自己的巨大風險,嘗試還請謹慎哦!
附生在樹上的空氣鳳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