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 珩
(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永人民醫(yī)院外科,廣東 深圳 518103)
?
三種微創(chuàng)方法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比較(附120例報告)
諶珩
(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永人民醫(yī)院外科,廣東 深圳 518103)
摘要:目的 對比分析3種微創(chuàng)方法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0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按數字隨機表法分為A、B、C 3組,每組各40例。其中A組進行體外沖擊波碎石,B組進行逆行輸尿管鏡碎石,C組進行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對比觀察3種微創(chuàng)方法的治療效果。結果 A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明顯優(yōu)于B、C兩組(P<0.05);C組的一次治療成功率和一個月結石清除率明顯優(yōu)于A、B兩組(P<0.05)。結論 三種微創(chuàng)手術均有一定的優(yōu)勢和局限性,在臨床應用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輸尿管上段結石;微創(chuàng);體外沖擊波碎石;輸尿管鏡碎石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微創(chuàng)技術也被廣泛運用于臨床治療中,我們主要探討體外沖擊波碎石、逆行輸尿管鏡碎石以及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3種微創(chuàng)技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療效,現將相關資料整理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0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隨機分為A、B、C 3組,每組各40例。其中A組4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30∶10,平均年齡(42.3±2.3)歲,結石平均停留時間(14.5±3.1)周。B組4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31∶9,平均年齡(43.1±2.2)歲,結石平均停留時間(14.9±3.2)周。C組4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9∶11,平均年齡(43.4±2.5)歲,結石平均停留時間(14.4±3.2)周。對比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術前為所有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手術原理和手術方法,獲得其同意與配合,并簽署手術同意書。1.2手術方法
(1)A組進行體外沖擊波碎石。儀器:HK ESWL-109型體外沖擊波碎石機,以SIUI CTS-360B型黑白B超機定位,碎石機工作時的能量設置為9.0~11.0W,沖擊波放電頻率調整為60~80次/min,單次沖擊次數調整為2000~2500次[1]。
(2)B組進行逆行輸尿管鏡碎石?;颊咝羞B續(xù)硬膜外麻醉,將硬性輸尿管鏡與鈥激光碎石機連接并進行碎石[2],術后常規(guī)置管引流。
(3)C組進行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颊咝袣夤懿骞苋?,利用三點置套管針法置入曲卡,經曲卡插入腹腔鏡、分離鉗、超聲刀,分離結石段輸尿管,并用冷刀縱行切開,取出結石,經輸尿管切口置雙J管,間斷縫合切口,后腹腔留置引流管[3]。
1.3觀察指標對比觀察3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一次治療成功率和一個月結石清除率等。結石清除以影像學檢查無結石影為標準,手術一次治療成功的標準為術后殘留結石碎塊最大直徑<0.4cm。
1.4數據處理研究結束后,將3組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錄入到SPSS 18.0軟件中,一次治療成功率、一個月結石清除率等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卡方檢驗比較;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等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若P<0.05,則可以認為治療后3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3組患者手術資料比較3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比較見表1,可見A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明顯優(yōu)于B、C兩組(P<0.05)。
表1 3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住院時間比較±s)
與其他兩組比較,*P<0.05
2.23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A、B、C三組患者的一次治療成功率分別為45.0%、72.5%和90.0%;一個月結石清除率分別為62.5%、90.0%和100.0%。C組明顯優(yōu)于其它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泌尿系統(tǒng)結石在臨床上十分常見,且患者多為上尿路結石,多發(fā)于中壯年,男性多于女性,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血尿、絞痛,常見并發(fā)癥為梗阻和感染,梗阻可引起腎積水,出現上腹部或腰部腫塊。輸尿管上段結石發(fā)病時疼痛感較強,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體外沖擊波碎石是通過體外碎石機產生沖擊波,由機器聚焦后對準結石,經過多次釋放能量而擊碎體內的結石,使之隨尿液排出體外。該方法不需要開腹,術中無出血,并發(fā)癥少。輸尿管鏡碎石是利用一條3mm左右的細鏡,經過尿道、膀胱插入輸尿管,將輸尿管結石或腎臟結石擊碎取出,它利用人體泌尿系統(tǒng)腔道,不在身體上做任何切口,對人體的創(chuàng)傷較小,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也較小,利于患者恢復。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可用于治療外沖擊波碎石和輸尿管鏡碎石失敗的患者,其最大的優(yōu)勢是可以一次性取凈結石,安全有效[4]。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A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明顯優(yōu)于B、C兩組(P<0.05);C組的一次治療成功率和一個月結石清除率明顯優(yōu)于A、B兩組(P<0.05)。由此可知,三種微創(chuàng)手術均有一定的優(yōu)勢和局限性,在臨床應用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李旭明,程洪林,郭闖,等.3種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212例比較[J].重慶醫(yī)學,2011,40(3):271
[2]張炯,朗根強,章益峰,等.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3):65
[3]夏圻兒,盛暢,孫曉文,等.微創(chuàng)經皮輸尿管鏡與逆行輸尿管鏡治療嵌頓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比較[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1,26(5):350
[4]朱建國,孫兆林,劉軍,等.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體外震波無效的輸尿管上段結石療效比較[J].重慶醫(yī)學,2013,42(20):2328
中圖分類號:R69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4646(2016)03-0228-02
DOI: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3.0228
(收稿日期:201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