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姝苗
臺灣歌手陳綺貞有一首《旅行的意義》,“你看過了許多美景,你看過了許多美女,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陰,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卻說不出在什么場合我曾讓你動心,說不出離開的原因?!?/p>
旅行,像生活里的一串音符,有著莫名其妙的情節(jié),帶來某種忽然而至的心緒。我們身心游走,不限于沿途變幻的風(fēng)景,不屑于風(fēng)雨兼程的勞頓,卻無可抵擋此后經(jīng)年的某一天,在路上與那個地方再次交會,與一段熟悉抑或陌生的風(fēng)景再度相遇。
迄今,還記得十年前去桂林的蜜月之行。如果愛對于情感,是一念永得的修行,那么旅行于生活,便是一去永得的經(jīng)歷。
旅行不必刻意,沒有攻略,沒有既定,不設(shè)定目的地,走走停停,哪里都是愜意。去九寨溝時途經(jīng)都江堰,同行的姐姐半路下車,“我要去會一會建造了史上最宏偉水利工程的那個人?!彪m然會耽誤下面的行程,她仍斬釘截鐵地買了票,“這里,你以為這輩子還會再來?”
是的,也許今生今世,只一次途經(jīng)此地。即使他日有幸故地重游,又是多么美妙的重逢。所以,每一次在路上,都要讓自己不留遺憾。
成都悠閑,早已慕名錦里、寬窄巷子和杜甫草堂,一腳踏進(jìn),果然名副其實。記憶最深是店家的牌匾,雜花生樹,獨具一格:“聽香、天趣、花間”“靜苑、寬坐、留居”以及“白夜、香韻、見山”諸類,字字洞天,別有景象。
巷內(nèi)云霧繚繞,樂音彌漫,有竹簾木門半啟半掩,光影迷離,出入之間恍若仙境,使布滿塵俗的心靈找到一方棲身之所。這里優(yōu)雅嫻靜,不張揚取寵不夸張媚俗,一棵草木,一級石階,一襲流水,每個角落都埋藏著歷史的足跡,于虛無之間覆蓋了周邊喧鬧,在你慢行領(lǐng)受之際,流淌出逝者如斯的韻味。
人生種種,終歸是要留些遺憾。九寨歸來不看水,行至九寨溝,老天爺一直不依不饒地下著雨,天上雨遮霧繞,山間瀑布四散,干脆,連天水地水一起看罷。一塊塊海水大小不一,長短自由,寬窄恣意。海子在山上層疊分布,藍(lán)綠紛呈,片刻間如孔雀開屏,濃淡處似流云飄弋,動靜相宜地鋪展開來,盡顯自在本性。
那一屏屏海水,時而如粉妝玉砌的冰雕,時而像翡翠環(huán)繞的玉鐲,時而如美人臨照的銅鏡;遠(yuǎn)看去,水勢走筆似飛瀑織錦,水紋斷流如拋珠撒玉。穿行于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海子群,有的碧波蕩漾似俠女揮劍,有的寒光凜冽似刀光穿心,猶如遇見一顆無羈絆、無掛牽,在山水間縱情奔跑的活潑潑的心。
三毛說,“我來自何方,沒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彼時,客棧床頭置有信箋兩張,簡筆一管,當(dāng)即將肺腑之聲流于筆端。回家,與自己寫的信照面,瞬間,別有一番歡喜。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rèn)他鄉(xiāng)作故鄉(xiāng)?!庇袝r,覺得旅行是一趟尋心路,將千山萬水游遍,在途中一次次遇見你。
(編輯 月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