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好江
柳州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0
?
工程測量實訓控制點的布設*
黃好江
柳州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柳州545000
摘要:工程測量實訓控制點布局是工程測量實訓教學的重要內容,本文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對工程測量實訓控制點的布局進行詳細的闡述,并且就控制點布局的效果意義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此為工程測量實訓教學提供指導依據。
關鍵詞:工程測量;實訓;控制點;布局
隨著北斗衛(wèi)星系統(tǒng)的應用以及工程測量設備性能的不斷完善,合理布局工程測量實訓控制點是工程測量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引導學生參與到真實工作任務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對工程測量實訓控制點進行布局。
一、測區(qū)概述及實訓控制點布局控制的目的
我院位于柳州市,占地750畝,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確定50個控制點,以此形成工程測量實訓控制體系。對實訓控制點的合理布局一方面是基于學院的實際情況確定的。實訓測量是工程測量專業(yè)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確定測量控制點時一定要結合校園的實際情況,在不影響日常教學以及校園安全的情況下,合理利用校園場地進行工程測量是實訓測量控制點布局需要考慮的首要因素;另一方面合理布局控制點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途徑。根據對畢業(yè)生的調查發(fā)現,工程測量控制點的布局與控制是學生在就業(yè)崗位中應用比較多的技能,同時學生在就業(yè)崗位中所暴漏的控制點布局控制不合理問題也是影響學生就業(yè)的主要瓶頸,因此高職院校要緊密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開展實訓控制點布局,以此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工程測量實訓控制點的基本要求
工程測量實訓控制點的布設是滿足實訓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同時也是合理利用校園地域資源的具體體現,因此需要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進行布設:測量控制網的布設一定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借助全站儀、自動安平水準儀等測量工具,將我校的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引入到校園中,從而為工程測量教學提供必要的條件。其中做好控制點的基本要求是控制網體系的重要內容:
(一)高程控制點通常以水準測量的方法建立,稱為水準點。水準點的選定應滿足以下要求。
1.水準點應選在能長期保存,便于施測,堅實、穩(wěn)固的地方。水準點是控制點實施的關鍵,因此在水準點應該在不破壞校園環(huán)境的基礎上,在校園較為固定的水泥地面上進行鉆孔作業(yè),布局的測量控制點應該選測量釘,具體見圖1:
圖1 測量釘的規(guī)格尺寸
2.水準路線的設定應該消除各種自然障礙物的限制,高職院校在設定工程實訓測量水準路線時要選擇坡度小的道路。當然在水準線額設定時要充分考慮到高程控制網的密度問題。
3.水準線的設定要充分考慮到國家水準點的聯測要求。
(二)控制點位置的選擇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工程要求規(guī)范進行,結合到我校工程測量實訓控制點布局的要求,在具體的控制網設定中,控制點的選擇一定要保證控制點之間要達到通視的要求,并且相鄰點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300米;導線點在選擇位置時一定要考慮到儀器的使用問題,所以要選擇土質堅硬的地方;當然最重要的是導線點一定要選擇地勢較高的地段,以便進行測量放樣工作。
三、工程測量控制點的測量
(一)坐標測量
坐標測量是工程測量的關鍵點,因此在進行坐標測量之前需要利用全站儀設置平距、方位角的限差,然后在已經知道的坐標控制點上對整平后進入導向導線測量程序,并且輸入數據。設置距離測量各參數如氣溫、氣壓及測量模式,輸入測站點儀器高、反射棱鏡目標高,然后精確照準后視點,進行后視點測量檢核,完成建站測量。在導線測量程序提示下,完成各導線點測量。精度滿足測距中誤差不超過±15mm,測距相對中誤差不超過1/10000,測角中誤差不超過±8″,角度閉合差不超過16n,n為測量站數。
(二)高程測量
高程測量使用DSZ3型自動安平水準儀進行施測,按四等水準水準測量的要求布設水準線路,采用雙面尺法進行,在各測站點按后視黑面(讀取下、上、中絲讀數)—前視黑面(讀取下、上、中絲讀數)—前視紅面地(讀取中絲讀數)—后視紅面(讀取中絲讀數)的順序觀測讀數,并將讀數記入事先準備好的記錄表相應位置內。測量時滿足視線長度不超過100m,前后視距差不超過5m,前后視距累積差不超過10mm,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度不超過0.2m,基本分劃、輔助分劃(黑紅面)讀數差不超過3.0mm,輔助分劃(黑紅面)高差之差不超過5.0mm,閉合差不超過±20Lmm,L為水準線路長度。
(三)內業(yè)計算
高程的計算按照四等水淮測量的要求直接在表上計算各導線點的高差,然后按照附合水準線路的內業(yè)計算方法計算各導線點的高程。
四、效果意義
通過合理布設工程測量控制點能夠有效控制整個校園,并且為實踐工程測量教學提供便利的條件,實現了教學、生產以及科研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尤其是通過在校內進行工程測量控制點的布局實現了校園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大大提高了校園的科學化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通過布設工程測量實訓控制點完善了高校的教學硬件設置,讓學生掌握了工程測量的實踐能力,為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支持。
[參考文獻]
[1]吳迪,李卉,時永玲,徐琳,常濤.校園測量控制網布設方案設計及在教學中的應用[J].江蘇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4).
[2]汪耀武.校園測量控制網建設實例研究[J].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03).
[3]董麗君.校園測量控制網的建立過程分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報,2012(07).
[4]徐文兵.攀西熱軋工程測量控制點布設與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06).
中圖分類號:TU19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12-0036-01
*桂教職成[2015]22號2015年度廣西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新技術的工程測量實訓基地建設與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