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荻
關于相遇
親愛,你好嗎?
南半球的春天快到了吧。除了寬廣的草坪和高大的橄欖樹,那里是否也有白色的流蘇花開放呢?白色流蘇花如雪,多像我們鬢邊的頭發(fā)。
我這里八月八號剛過了立秋,又延續(xù)了十幾天炎熱的日子,八月二十三號處暑之后,雨水反而較多,天氣才涼爽起來,秋意漸濃。一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每半個月一次更迭,萬物應著季節(jié)的溫度,看似輪回流轉(zhuǎn),實則“光陰可惜,譬諸逝水”,天地看似不動聲色,實則每一秒都在發(fā)生變化。而距離我們上次聯(lián)系,堪堪過了十四個節(jié)氣了吧。
呵呵,你知道的,幾十年來雖然從未謀面,但我們也從未斷絕,頻繁或疏離只是個表象,其實是如影隨形,又化于無形。他們說從前很慢。一直以來我們靠呼吸,靠寫信,后來有了電話,接著是網(wǎng)絡,微信,不知道未來還會有什么樣更快捷和簡潔的溝通方式,但我只知道一點,對于專屬于我們倆的時光來說,從前和現(xiàn)在以及未來都很慢,慢到沙漏停止漏下沙粒,我們和自己永恒相對。
忽然想重新給你寫信。雖然我的鋼筆字一直不好看,但也不想打在電腦上給你電郵過去。我更喜歡傳統(tǒng)的郵寄方式,一封信件被打了郵戳,通過輪船、火車、飛機,然后經(jīng)郵遞員的郵車送達到你的手里。
我們從來不怕慢,我們怕的是快。
買了鴕鳥牌的純藍墨水,在書櫥的抽屜深處尋到了一桿英雄牌的墨綠色鋼筆,從辦公室要來一本厚厚的橫格信箋,更主要的,我在等待心情,不多不少的,情緒凝成筆尖的一小滴墨水的時候,剛剛好。在尋思和準備給你寫信的時間里,我一直在等待夏日的離去,如今真正動筆的時候,已是八月之末,秋天到了。本來打算從來年的春天開始,我喜歡事情的開頭是個時間的節(jié)點,比如一日的開始,月初,年初。這一點可能是受職業(yè)的影響,也可能患有輕微的強迫癥,像給你寫信這樣隆重的事件,理應始于年初。
何況,我越來越喜歡春天了,風開始變暖,植物開始重萌,一出門就看見花兒開在春風里,讓我歡喜無比,我嘆息生命的向榮和熱烈,而我歡喜花的開放要勝于花的芬芳,好奇怪,年輕的時候不怎么喜歡春天,覺得這個季節(jié)氣燥而熱烈,大概青春的荷爾蒙作怪,只有冬天的凜冽才能和它抵抗中和。如今,我看春天,看生命從土地里,空氣里,草木間,人心中,慢慢復蘇,感覺好極了。如果此時讓我從人類變成流水,樹木,花朵,我都會義無反顧地答應。
生存的意義在于自我實踐和體驗,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渴望奔放的自由。
不過,你還記得嗎?你說過,當我變成春天的花朵,你不會變成采蜜的蝴蝶或蜜蜂,你會變成一坨牛糞,熱氣騰騰地給我提供給養(yǎng)。愛,本質(zhì)是付出,不是索取,如果一個人不肯付出,那不是別的問題,是愛得不夠。我想,一輩子都恩恩愛愛的夫妻,一定是一個人一輩子付出了比另一個人更多的愛,因愛才有包容,包容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小到家庭生活,大到政治。針尖對麥芒,就是誰也不想收起片刻的鋒芒,針鋒相對,必定雙雙遍體鱗傷。
話題轉(zhuǎn)回。之所以決定現(xiàn)在給你寫信,是因為那個叫司馬丹如的丫頭太心急了,說好明年春天一起搬進終極山,她卻早早收拾好了那座百年宅院,非讓我們現(xiàn)在就搬過去小住,說秋天來了,抬頭就可以看見山上的紅葉。這就牽扯出一個問題,關于相遇。
終極山屬太行山脈,山西境內(nèi),山下有一個古老的村莊,村莊里有一座百年宅院,論朝代始于清朝末期。我的朋友司馬丹如當記者的時候很敗家地買下那座宅子,后來她辭了職,一直想收拾收拾,叫上紫含、弱水、我,以及司馬的閨蜜知微一起入住。我們仨和她們倆,五個女人,因為緣分,相遇了。
因為“緣分”的相遇,原本是個宗教概念,佛教里有很關于緣的說法,比如世間萬物皆因緣起緣落。中國文化也很講究緣,甚至在婚姻里被月老注定的才是上等的姻緣?;橐鍪蔷墸嘤鲆彩蔷?。如此說來,你我的關系,也是一種緣吧,呵呵!
我們是如何認識的?記得我和你提過。2003年,在“新散文”和“漢字”兩個散文論壇里,我和紫含、弱水相遇了。之前,她們兩個已經(jīng)相遇并交好,我,是后來的第三者。我是先進入了漢字,然后才進入的新散文,那時我初入論壇,是個菜鳥,不知道什么是鏈接,漢字有通往新散文的通道。新散文的發(fā)起者馬明博先生是個佛家修行者,心懷慈悲,后來出了好幾部佛性散文?!皾h字”的發(fā)起者玄武先生性格不羈,生性淡然,養(yǎng)花養(yǎng)狗,一心歸于田園,后來創(chuàng)辦了“小眾”純文學微信公眾號。我記下他們兩位的名字,是對他們個人表示敬意,更是對那個時代表示敬意。
那是一段輝煌的美好時光,關于散文,關于寫作者,關于散文和寫作者。每周三,是新散文論壇的聊天時間,大家分布在五湖四海,卻在同一時間做著同樣的一件事,寫散文、發(fā)散文,然后在聊天室聊天。新散文人多,有很多“大腕”真名或穿著馬甲出沒(事實證明他們的確成了腕),我們幾個女的就很愿意在相對清靜的漢字聊天室玩兒。
后來,論壇歷史性地零落、消失了。因為網(wǎng)絡有了更為嶄新的方式——博客。后來又有了更為直接的方式,隨時隨地,不需要電腦,只需要一只小小的手機——微博和微信。這個世界,何時變得像雁蕩山,具體而微呢。
我在論壇認識了紫含和弱水,紫含在浙江,偏偏很是率性,弱水在山西(后來到北京),偏偏蜜語柔聲。而難得的是,十多年來我們依然在一起。最近幾年,我們開始每年都要相會,我們計劃著退休了生活在一起,開一個叫作“三姐妹”的蛋糕房,紫含做蛋糕,弱水賣蛋糕,我負責收銀子。要問能實現(xiàn)的幾率是多少,客觀一點可能是1%,絕對的小概率,然而我們似乎對理想國的想象樂此不疲,在想象中還開懷大笑,這樣,平凡的日子就有了些滋味。
我和司馬丹如也是在新散文論壇認識的,一個從小到大的“叛逆之徒”,一朵三生河畔的奇葩。通過司馬,我又認識了她的閨蜜知微,一個看似柔弱實則剛強、極具生活能力的哈爾濱女子。就這樣,通過今生的緣,我們五個互相認識了。
在此,我不贊美女性之間的友誼,我要說的是,如果五個女人的相遇,是佛教講的緣(我感覺,國人是很相信“緣”的),那么,可不可以換一個角度,相遇是否也是哲學的范疇。我這樣胡亂思考的時候,恰好遇到了一位被西方公認為“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的德國猶太民族哲學家馬丁·布伯,當然,我是偶然遇到了他的書籍和思想。
是時候讀一些關于哲學的書籍了,就像是時候在床頭放一瓶阿司匹林了。哲學,不是虛幻,它無處不在。不過,讀哲學書籍真的很難進入啊,仿佛頭上懸著一根細針慢慢地尋找頭顱,尋找一個契合點,好讓一些靈光從大腦傳至心靈。我是粗看瞎翻,用眼睛先嘗試著接觸,但這不妨礙看到思想家的思想之光時,心里產(chǎn)生一種很踏實的感覺,我確定不是虛無的,我是存在的。
馬丁·布伯說:“凡真實的人生皆是相遇?!弊x到這一句,我放下書籍,默然走到北窗前,看著樓下天井里的五棵幼小的泡桐樹和三株石榴樹,此刻,我注視著這些植物,這些陪我從去年夏天走到今年秋天的綠色生命,和高級靈長類動物一樣的平等,是一年來的真實,是可依靠的伙伴,是生命中永恒的相遇。
讀哲學,很容易進入自我的環(huán)境里,太自我,會有一種不真實的錯覺和迷亂。但,我很享受這種自我,至少有這么一刻,我忘記了煩惱,忽略了孤單,脫離了世事,沉浸于一種思緒里。如果能夠無限纏綿,我倒也挺樂意的,一點都不怕別人說我沒成為女神,倒成為了女神經(jīng)。所以,我們五個,尚且不說永遠這樣不靠譜的話題,只說已經(jīng)得到的溫暖和歡笑,已是永恒。有一天,也許會散了,那也是永恒。
終極山在遠山,那里是我們的夢想之家,我們收拾了心情和行李,準備一起上山。在山上,如果還依賴網(wǎng)絡,整日刷微信看搜狐,那么我們不過是換了個地方玩手機。所以,準備與現(xiàn)世隔絕,回歸本真。親愛,我?guī)Я虽摴P和墨水,紙張和書籍,和理想國的女兒們一起手工勞動之余,會給你寫信的。
馬丁·布伯告訴人們,“你必須自己開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積極的愛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義,那么對你來說,生存就將依然是沒有意義的”。
我深度閱讀了這段話,理解為你的生存狀況依賴自己建樹,你且只有你才可以成就你自己。對此,作為讀者我予以認同,并嘗試著開始深入生存,開始的時刻沒有時間的節(jié)點,應是當下的這一秒。親愛,你沒有感覺到嗎,這封信充滿了我的哲思,哈哈!所以,準備去終極山的五位女子,已經(jīng)開始了建樹。
我理解的哲學層面的關于相遇,以馬丁·布伯的著述《我與你》作為理論依據(jù)(我其實只粗粗翻閱),就是我們過去和此刻已經(jīng)定格的人生,它是如此的真實,不管痛苦還是幸福,是我們不能回避和更改的相遇。所以,盡量幸福吧,善待“我”相對的“你”和“它”,關于這個世界的種種。
我會在將來的日子里,把我們五個在終極山的生活點滴,講給你聽。親愛,有一點要說給你的是,在又一個過去的夏天,我還是沒有看到茂密如雪的白色流蘇花。你寫過的關于白流蘇的絕句,我在已經(jīng)長滿衰草的博客里翻了翻,沒翻到,你能再講給我聽嗎?
關于母愛的正確打開方式
親愛,你好嗎?
當我公布了給你的兩封信以后,就有人開始好奇地問我,他是誰???甚至有人打來電話說,老楊,你在南半球還有情人?這終究是一個目標化了的具象世界。人們在這個世界里,樂此不疲,努力為自己營造一份快樂,盼望舔吸到蛋糕上那層淺淺的奶油??鞓啡绱讼∩?,本無可厚非。
我特別將你發(fā)配到離我最遙遠的地方,就是不想在眼皮子底下被具化,否則如陽光后的雪,糖果外面的甜漿,終究會化的。相當遙遠,代表著距離延綿了思念,代表著身體觸手不及,代表著情感永垂不朽,代表著我們回歸純粹。我對那些好奇害死貓的人說,我和我自個兒談戀愛不行啊。我愿意匍匐在自己的抽象世界里,像個手拿沖鋒槍的戰(zhàn)士,為了前方奮力前進。
這個世界,唯一不拋棄自己的,唯有自己。一切企圖依靠物質(zhì)或者他人獲得安寧的途徑都是短路。自己洞悉自己的一切,在大場面的喧囂后陪伴,在小場景的寂靜里對話,在生活的刀光寒影中守護,在坎坷的不如人意中原諒。如果,自己不給自己時間,自己不與自己相愛,自己不在自身上獲得,那將是如何的盲目和孤單。
除了自己,只有一種東西能和自己相提并論。那就是母愛。
那么,親愛,在這靠暖水袋取暖的季節(jié),我們就談談關于世界上個體和個體之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母愛吧。
其實,這個話題不僅我不想觸碰,恐怕好多人也是如此。贊美和感恩過后,除了慚愧和后悔,還能剩下什么。
我和我的母親長得很像,特別是方圓的臉盤,這讓我很遺憾。都說女兒隨父親,我卻沒有繼承父親的容貌,偏偏弟弟們都是雙眼皮長形臉,個個英俊帥氣。我覺得都是因為我是老大,他們年輕沒經(jīng)驗的緣故。母親生我的時候年僅二十二歲。
就像所有的兒女認定自己父母年輕時都是帥哥美女一樣,我也認為他們年輕時很漂亮,一個青年軍人攜了年輕的未婚妻,走在天安門前的陽光大道上,一個暢想著復員進入好單位,一個夢想著當一個軍官太太,然后他們走進了照相館。齊耳短發(fā),筆挺的身姿,溫婉含羞的笑容,向日葵一樣的圓臉,晶晶亮的眼神,那時的照相館師傅真是專業(yè),一點不比現(xiàn)如今的影樓攝影師差,甚至更好。
理智地想想,兒女們贊美年輕時期的父母,幾乎全是從照片上得來的信息,其實贊美的是父母們的青春,是毫無發(fā)言權(quán)的舊時光,以及黑白照片上意味的不可追蹤的舊時代的美好。我們常常吃著碗里的看著盆里的,也常常端著現(xiàn)代的咖啡,說著舊社會的美好。
親愛,我們也聊過你的母親。你說你的母親家源頗深,祖上可以追溯到南宋那位被稱為朱子的理學大師,生你的時候汝母夢見有七彩的云彩和鳳凰飛過。我完全相信,因為你就是個奇才,你就是個從山溝里飛出的金鳳凰?,F(xiàn)如今你退隱江湖,江湖上還流傳著關于你的傳說。我把這些傳說搜集來,放在文件夾里,以度過和你共地球但不共一江水的日子。
不過,你想到?jīng)]有,當你拋棄江湖的時候,也拋棄了母親。他們說父母在,不遠行,陪伴,才是長情。
還是說我吧。我不僅和母親長得像,實際上對事物的很多看法也持相同意見,只不過我一直不想承認,而母親間或不經(jīng)意間點破而已。母親只讀過小學,父親陰差陽錯沒留在北京軍區(qū),而是分到了地方煤礦后,母親當軍官太太的夢就徹底破滅了。她從一名鄉(xiāng)村少女當了一名普通礦工的家屬。命運,由一個點,繼而改變一個面,無法重來。
現(xiàn)實是如此的粗糙和骨感,堅硬到頻頻露出殘忍而森然的斷面。母親,像一只老母雞,雖然屋漏偏逢連陰雨,依然用她力所能及的羽翼,拼命保護著孩子和家。我常常想,老天要給一個女人怎么樣的痛苦,才停止對命運的施力和重壓,要她經(jīng)過怎樣的耕耘,才破土而出一朵弱小的秧苗。然而,這就是中國一個普通女人的真實寫照。
省略母親大人一生中大部分的奮斗過程,時間很快地走到了她的老年。
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堂妹看著母親對我說,大姐,你將來就是大媽這個樣子。我記得當時很是激動和憤然,用詞激烈地表示,我不可能這樣。其實堂妹說的是相貌,她的意思是母親現(xiàn)在老年的自然狀態(tài),就是女兒們的后塵。我敏感地想的卻是,我的老年怎么能和母親一樣,我的命運已經(jīng)改變。
如今,如堂妹所言,我越來越像母親,就像母親越來越像當年的姥姥。
有那么一個傳說:說是漢朝西域某王獲得一鸞鳥,三年不鳴。其夫人說,聽說只有見了同類才鳴,不如懸掛一個鏡子讓它照。結(jié)果青鸞見了鏡中的影子,悲鳴不止,沖霄一奮而絕。
我以為我的心事只有自己明了,在我秘而不宣的精神和情緒里,不希望被外人知曉,打探也不行啊。母親,卻是我的鏡子,活生生,每時每刻地擺放在那里。沒有誰,愿意在旁人面前如此赤裸裸,母親也不能。那一年家庭遭重大變故,我在無限的痛苦中大聲咆哮,用盡所有惡毒的話語進行聲討。而母親輕輕的一句話,就擊破了泡沫般的虛假表象,她只說,我知道,你像我一樣地心疼。我終究是母親的女兒,她像我了解自己一樣了解我,這世上再無二人。我聽后駭然又默然,在自己的鏡子面前,要么撞死要么沉默。我不是鸞鳥,只有沉默。
為此,我常常發(fā)怒,惱羞成怒的怒。從現(xiàn)象來看,我對母親頗有不孝。比如:她常常喊我去她家吃飯,我就偏不去,不給她表現(xiàn)母愛的機會。她會和我聊一些家長里短,我就偏不聽,還諷刺挖苦,借以打擊報復。她辛辛苦苦燉了紅燒肉,我偏偏說減肥,一口都不吃。我對她講話語氣惡狠狠,咬牙切齒,血壓升高,好像她是頭號宿敵。仿佛回到了叛逆的青春期。
親愛,你還記得嗎?有一次我們談到愛,都說很久沒有伏在母親的懷抱中了。你少年離家,一直在外生活,現(xiàn)又遠渡重洋,和母親在一起的時間更是稀薄。我雖然又回到母親身邊,然而不記得上次躺在母親懷中是什么時候了,好像已經(jīng)舊成了歷史。我們這代人不善于用身體來表達情感,如果不是經(jīng)歷痛苦,沒有誰會躺進母親的懷抱里??墒钱斢龅饺松锌嗤吹臅r候,母親的懷抱是多么的安然和溫暖啊。依稀回到最初,還無知地暢游在母親那恒溫的子宮里,滿滿蕩漾的都是愛。
每當我對母親自省的時候,我就深深地陷入慚愧和懊悔中。
重陽節(jié)的時候,我特意陪父親母親參加了小區(qū)組織的敬老活動,帶他們到診所查體。當量血壓的護士問我母親多大的時候,我很自然地將頭扭向了母親,多大了?是啊,我牢牢地記得女兒的生日,卻從不記得母親的生日。
楓樹茂盛,梧桐變黃,道路掩映,我和母親走在秋天的童話里。我說,媽,我實在想象不出,二十年后我就你這么大了,一個老太太。
母親淡然地說,哼,我告訴你,很快。
北方的秋冬交替之際溫度已是很低,暖氣還沒有來,屋子里一片清寒。我哆哆嗦嗦地敲著這篇文字,停下來,給母親打電話。母親正在老家,一會兒在叔叔家住,一會兒在姨媽家住,愜意得很。
我因為最近患了感冒,嗓子有些發(fā)啞。怕她擔心,特意喝了杯水,清了清嗓子,這樣會顯得清脆。我嫩嫩地問,媽你什么時候回來啊?母親說,打算來暖氣之后呢,老家的火炕太好了,我的腿都見好,你也要多穿點,別感冒。我說,媽我沒事,看你多幸福?。∧阏鎸Σ黄鹞?,沒有給我生個姐妹。母親在那邊笑著說,是呢,后悔沒給你生個姐妹。
那又如何?母親是我唯一的老閨蜜,就像每個女人的閨蜜其實只是她自己一樣。這就足夠了。
親愛,現(xiàn)在我的身體很虛弱,嗓子一直要腫的樣子,不適合談感情,適合去臥床。先這樣吧。
(責任編輯 楊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