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遷新疆電視臺,新疆烏魯木齊 830044
電視媒體“走出去”助力“一帶一路”戰(zhàn)略實施
張華遷
新疆電視臺,新疆烏魯木齊830044
在2013年的下半年,習近平總書記不止一次在有關國際會議和國事訪問活動中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構想,所謂的“一帶一路”具體指的是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面對新形勢、新機遇,作為中國大眾媒體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區(qū)域的電視媒體,應當適時調整電視傳播體系和傳播取向,審時度勢、量體裁衣,做好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規(guī)劃思路,積極主動實施電視文化“走出去”工程,傳播中華文化、傳遞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服務和服從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這是“一帶一路”戰(zhàn)略背景下,電視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也是當前媒體格局發(fā)生巨變下突出重圍的新路。
“一帶一路”;電視媒體;國際傳播;責任擔當
早在2005年11月,京華時報社社長吳海民就提出了“中國媒體大變局”,一直到現在,我國媒體的變局就一直在摸索之中,沒有明確的方式方法和具體的目的。因此,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思想的提出,或許是給我國媒體變局提供了一個轉型的契機。
“一帶一路”指的是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上商業(yè)貿易路線,最初的作用是運輸古代中國出產的絲綢等東方特有商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絲綢之路逐漸成為東西方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的主要道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最終抵達東非和歐洲的一條航海路線,和路上絲綢之路一樣,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漸漸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fā)展。從絲綢到瓷器與茶葉,中國將自己的貨物運向世界各地,也進一步將東方的文明傳播到世界各地?!耙粠б宦贰睆膽?zhàn)略構想的提出,到2015年3月,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fā)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再到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正逐步進入實施階段。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五通”,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通過重新建立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可以進一步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通過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等活動,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作為大眾傳媒的電視媒體,尤其是像新疆、福建等地處“一帶一路”的特殊地理位置,自身的地緣、區(qū)位和人文優(yōu)勢,更應該積極參與、服務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加強文化傳媒的國際交流合作,為構建“一帶一路”建設塑造和諧友好的文化生態(tài)和輿論環(huán)境。
中國主動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目標,這也符合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期望。站在這個新的起點上,中國將將聯合沿線國家,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契機,共同攜手周邊國家走向更深層次的、政治、經濟的共同發(fā)展。在國際上,“一帶一路”戰(zhàn)略明確提出,國家不分大小,經濟不分強弱,大家都要在“一帶一路”理念下獨立發(fā)展、協同創(chuàng)新、互利共贏。從實際上來看,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推進,地方版的細化措施也日漸成型,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東聯西出橋頭堡、排頭兵的新疆,及早行動、及早部署,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建設規(guī)劃,細化三基地一通道、五大中心等建設具體項目,不斷推進改革創(chuàng)新,加快開放步伐,積極創(chuàng)新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模式。而作為服務“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電視媒體,新疆電視臺更是主動作為、敢于擔當,充分利用新疆獨特的地緣、人文資源和電視臺自身多語種、多頻道的優(yōu)勢,秉承多年來實施文化“走出去”工程,進一步拓展和豐富“走出去”內容,不僅開展了大型跨境九國主題報道《絲路新里程》,還啟動實施了在中西亞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設立辦事處,開展新聞采訪和交換、電視文化交流與合作等戰(zhàn)略舉措,取得了良好效果,已展現出了未來發(fā)展的前景和潛力。
作者簡介:張華遷,新疆電視臺。
“一帶一路”是一條互尊互信、合作共贏、文明互鑒之路;“一帶一路”建設更是一項系統工程,“共商、共建、共享”才能讓古絲綢之路煥發(fā)新的生機活力。電視媒體要在“一帶一路”建設充當了探路人和踐行者的角色,充分發(fā)揮電視媒體作為沿線國家認識了解、溝通聯系的紐帶,全面、積極地傳播有效信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做好鋪墊、打好基石。
歷史上,絲綢、瓷器、茶葉和香料是流通在絲綢之路上的四種大規(guī)模貿易產品?!敖z路”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一個貿易的符號,代表著長期以來的亞歐貿易的繁榮。本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發(fā)展最突出的特點是亞洲等經濟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得到快速發(fā)展,許多新興產業(yè)和新興的經濟體得到壯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發(fā)展中國家為主,根據經濟報告得知,近年來這一區(qū)域的經濟增長比較顯著。沿線區(qū)域覆蓋總人口約46億(超過世界人口60%),
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達20萬億美元(約占全球1/3)。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區(qū)域國家經濟發(fā)展也面臨很大挑戰(zhàn)和增長“短板”,基礎設施發(fā)展滯后,軟硬件基礎設施的落后成為阻礙區(qū)內經貿合作的最大障礙。例如,修建的新歐亞大鐵路途經多個國家,每個地區(qū)軌距不同,換軌操作既費時又耗力,另外,由于各國口岸合作機制尚未形成,通行便利化程度不夠,物流成本比較高,一些國家的港口設施落后,商品和服務流通的困難程度偏高。所以,電視媒體在傳播主流信息的過程中,要注意改變我國傳統的媒體傳播模式以及信息傳達方式,在服務“一帶一路”戰(zhàn)略實施中,電視媒體要遵循先經濟貿易后意識形態(tài)的想法,積極做好推動經貿發(fā)展的服務者和預警者。
無論是電視媒體還是新媒體,其對社會產生作用和價值的功能是一致的。總體來說,電視媒體功能如下:第一,是原生性功能,也就是傳遞信息的功能;第二,是派生功能,就是對信息要進行篩選后發(fā)布,派生性功能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和功利性;第三,是賦予性功能,是媒體自身需要而進行的媒體功能改造和開發(fā)。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zhàn)略,在國際視野下,國內外受眾需要電視媒體積極提供各種信息,為其提供服務性功能和預警性功能。另外,在建設“一帶一路”的這種背景下,電視媒體的傳播和“一帶一路”的發(fā)展成為一種共生的關系,電視媒體應該構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傳播體制,借助電視媒體這種新型的傳播媒體,使各國人民走向真正的和諧共處。
媒體與“一帶一路”這一構想本身就具有非常重要的聯系。媒體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宣傳者、世界話語場上的主要闡釋者,是“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的重要建言獻策者和實踐者。媒體應充分發(fā)揮社會輿論的引導者,通過運用大眾媒體積極參與有關“一帶一路”的討論,塑造有利于我國“一帶一路”的國際輿論,闡釋“一帶一路”的全球性意義,進一步放大各國互利共贏的思想,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營造有利的國內國際輿論環(huán)境。
[1]孫敬鑫.“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國際輿論環(huán)境[J].當代世界,2015(4):18-20.
[2]花建.“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增強我國對外文化貿易優(yōu)勢的思考[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5(4):14-21.
[3]孔德明.“一帶一路”宣傳中的八項注意[J].傳媒,2015 (22).
2096-0360(2016)14-0162-02
G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