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芬:火辣辣的事業(yè)
創(chuàng)業(yè)名片:
胡廣芬,女,漢族,46歲,貴州遵義縣人,貴州省黨代表,貴州省遵義縣貴三紅食品公司董事長。榮獲全國婦聯(lián)第二屆“女性創(chuàng)業(yè)之星”、遵義市第一屆“女性創(chuàng)業(yè)榜樣”稱號。
創(chuàng)業(yè)故事:
從一個衣食無憂的全職太太,轉型為一個胼手胝足、奮力創(chuàng)業(yè)的女強人,胡廣芬用十七年的漫漫長路,向所有人證明:努力就有收獲,付出就有回報!
1989年,高中畢業(yè)的胡廣芬懷揣著夢想南下廣東,在一家美日合資的鞋廠打工,短短兩年時間,她就從一線工人一路做到了工廠副廠長職位,成為了小姐妹們傾羨的管理層。
1995年,胡廣芬返鄉(xiāng)結婚到蝦子鎮(zhèn),丈夫吳華友在鎮(zhèn)里開了家汽車修理店,一年收入20多萬元,在當?shù)厮闶歉辉<彝?,胡廣芬就在家當全職太太,閑著無聊就打打小麻將。可是這樣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一次在鎮(zhèn)里辣椒市場轉悠時,她發(fā)現(xiàn):遵義縣是貴州省最大的辣椒種植縣,種植總面積50多萬畝,但都是直接賣鮮椒,沒人辦辣椒加工廠,她認為辦一個生辣椒加工廠應該是很有前景的。把想法告訴丈夫,請求資助10萬元資金,丈夫覺得錢不多也就同意了。
說干就干,租廠房、訂包裝、購買原材料、建工廠……她沒想,投入遠遠超過預想,前前后后花掉近70萬元。
開工生產后,胡廣芬自己研究生產了兩種產品:一種是把鮮辣椒粉碎后,加入鹽和其它調料,再放入油鍋中去炸,搭配上花生仁和各種肉丁,味道又香又辣,是飯菜的調味料;另外一種是把辣椒切成段,和花生仁、芝麻一起炸,口感非常酥脆,能直接當零食吃。產品做好后,她聯(lián)系了在廣東打工的朋友,請他在東莞負責銷售,可是在廣東的銷路卻一直未打開,工廠干干停停,最多的時候積壓了60多萬元的貨。到2003年,她把家里120萬元積蓄花光,而且還欠下80萬元的外債,被大家罵成“敗家媳婦”。原本打算小打小鬧找點事干,卻不料耗光了所有家底,甚至連累了整個家族。
就在她寢食難安的時候,一個機會突然降臨。2003年底,蝦子鎮(zhèn)想引進一家辣椒加工企業(yè)。機會就這樣從天而降,當時蝦子鎮(zhèn)政府找上門來,不僅為她提供免費廠房,還要幫她打造10000畝辣椒基地。
突然有了政策扶持,胡廣芬又喜又憂,喜的是如果解決好銷路,前景誘人;憂的是現(xiàn)在僅有的少量產品都銷不出去,再簽下10000畝辣椒收購訂單,那更是難上加難。前思后想,她一咬牙,干!
2004年初,胡廣芬和農戶簽下了13000畝辣椒回收協(xié)議。胡廣芬?guī)е鴰讉€員工到四川、上海等地跑銷路,只簽到了幾十萬元的訂單,連收購辣椒原料的錢都不夠,繼續(xù)舉債,企業(yè)再次陷入困境。
2005年4月,胡廣芬突然接到了一家大型集團超市電話。原來,胡廣芬的銷售員曾把產品送給對方,他們品嘗后感覺很不錯,隨后來到遵義縣的工廠實地進行考察后,決定訂購她的產品。當時簽了一年的合同,每個月就是1500件的訂單。與集團超市簽約后,13000畝辣椒的銷售難題一下子解決了。為了適應不同地區(qū)顧客的口味,胡廣芬研發(fā)出系列產品,產品類型增加到50多種。品種齊全的辣椒制品,在遵義市場也慢慢打開了銷路。
從2003年10月第一批貨供給家樂福,淘下第一桶金開始。次年,產品進入東莞天天實業(yè)有限公司。接著,進入豐達實業(yè)有限公司……2010年,在遵義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老廠與遵義縣國投公司合作實施“年產10萬噸辣椒制品擴能技改項目”,2011年,貴三紅年產10萬噸辣椒系列食品異地擴能技改項目落戶三岔鎮(zhèn),并于2012年注冊成立新公司——貴州遵義貴三紅食品有限責任公司。2014年,公司引進全自動生產流水線,實現(xiàn)年生產辣椒食品5萬噸,年生產總產值1.4億元。2015年11月,公司啟動“新三板”的掛牌工作,預計今年7至8月掛牌上市。
近年來,貴三紅公司開發(fā)出油辣椒系列、剁辣椒系列、休閑禮品系列等五大系列六十多個品種,以其“口感獨特、香辣突出、百食不厭”等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如今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部分出口國外,公司產值逐年翻番,公司榮獲中國農產品加工業(yè)特色產品博覽會銀獎、貴州省名牌產品、貴州省著名商標。胡廣芬本人也先后榮獲 “貴州省第三屆創(chuàng)業(yè)之星”、“全國優(yōu)秀農民工”、“全國三八紅旗手”、“貴州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