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志剛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5-000-02
摘 要 思政教育乃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進路,同時亦是對當前社會存在的各類矛盾進行有效化解的方式之一。近年來,各種社會思潮不斷涌入,給思政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和沖擊,需要相關部門不斷加強思政教育工作。從現今國內對于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政教育方式來看,黨校教育乃是關鍵的載體形式。因此本文將從黨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入手,分析黨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 黨校 思想政治工作 指導思想 工作內容 工作機制
黨員干部群體乃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關鍵力量,其思想文化方面的先進性特質決定了其無可取代的社會主流價值踐行者地位以及正向價值引導地位?;诖耍瑢V大黨員干部群體進行效度化的思政教育工作,能夠切實提升其政治正確性以及理論素養(yǎng),因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我國在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黨校教育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不過需要看到的是,當前國內一些黨校在思政教育的開展與踐行過程中,暴露出一些不足,如思政教育模式過于陳腐,未能同時代與社會發(fā)展進程實現契合;思政教育方式欠缺創(chuàng)新等,前述現象的存在,直接影響了黨校思政教育的整體水平,有鑒于此,如何實現黨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其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一、黨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黨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是時代發(fā)展的必要,也是黨政工作的需要,還是學員思想狀況的需要,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是時代發(fā)展的必要
從當前國際社會的發(fā)展情況來看,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影響,國際競爭呈現出白熱化的趨勢,既有科學技術、資源、市場、經濟等方面的競爭,也有以思想文化內涵為主的軟實力的競爭,表現為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越來越頻繁,同時不同思想文化與社會價值觀的沖突愈演愈烈。在經濟新常態(tài)背景之下,國民經濟改革促成了對原有利益格局的再分配,因而帶來了一系列的全新問題與沖突。對黨校學員政治正確性培養(yǎng)最為有效的方式,便是藉由扎實的思政工作實現對其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
(二)是黨政工作的需要
對十八大精神的踐行,不應當只從社會建設和經濟發(fā)展的層面著手,更應當在日常工作中貫徹落實黨的指導性思維、政策與原則,推進黨的思想和作風建設、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從而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的穩(wěn)步發(fā)展前行?;谶@一現實戰(zhàn)略愿景的考量,我國需要一批具備各種專業(yè)知識、精通各項業(yè)務,并且思想素質過硬的黨員干部,而黨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為黨政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的有效途徑。
(三)學員思想狀況的需要
由于經濟發(fā)展和價值多元化,黨校學員的思想狀況也存在著一些差異,比如,有的學員把精力放在了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或者職位升遷,將參與黨校學習和培訓作為了結識朋友的機會,偏離了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有的學員以單位工作忙為理由,在黨校學習過程中經常請假,缺乏敬業(yè)精神;有的學員認為在黨校學習是為了遵從單位的安排,只是走走過場……為了保障學員思想的先進性,維持學員對我黨信念的堅定不移和對核心價值觀的堅持,黨校要針對學員不同的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他們的服務意識、提升他們的思想水平,成為合格的“人民公仆”。
二、黨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黨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首先,需要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其次,需要革新思想政治內容,再次,需要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機制。
(一)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思想意識呈現出了多元化、多樣化、多變性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教育、意識引導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國內改革發(fā)展任務極為繁重,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團結和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牢牢把握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zhàn)略定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各項工作。這應該作為黨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思想,并被不斷地推進和落實,總之,我們要保證,黨校的一切教學活動和科研活動,都應遵循黨的政治路線和黨性原則,黨校教師要隨時把握黨的理論成果,并及時在課堂上補充這些內容,使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終在科學的、正確的指導思想下開展。
(二)革新思想政治工作內容
從現今國內黨校思政教育的具體情況來看,主要表現為思政教育內容過于理論化和空泛化,所遴選的教學內容未能同現時代的發(fā)展實情緊密結合,使得廣大黨員干部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熱情難以被充分調動,因而影響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從黨校思政教育的大綱編寫與體例安排等方面來看,其人才培養(yǎng)計劃過于宏大,欠缺微觀指導性,使得黨員干部在學習過程中未能對學習目標保持清晰的認知?;趯η笆鰡栴}的考量,筆者認為,黨校思政教育應當充分考慮到參與學習的黨員干部的實際學情,進而在此基礎之上,合理地設計教學大綱、制定教學進度以及編排教學體例,同時在教學模式方面應當注重知識內容的實用性,通過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方式,使參與學習的黨員干部藉由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掌握對現實問題的合理應對與解決方法。除此之外,黨校思政教育必須同參與學習的黨員干部的工作實踐相結合,進而為其制定個性化的培養(yǎng)方案,從而切實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yǎng)。
(三)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機制
“從創(chuàng)時代”的到來對于黨校思政教育是全新的發(fā)展契機,各級黨校應當注重對傳統思政教育模式進行積極主動的創(chuàng)新,使思政教育能夠更為有效地提升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具體來說,思想政治工作要圍繞新時期建設體制的變革,形成黨政領導為首、有關部門參與的組織領導機構。建立服務機制,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經費和人員投入,廣泛宣傳,形成寬松協調的政治氛圍。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強化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這是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的基礎環(huán)節(jié)。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果如何,與教師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黨校要努力建立科學實用的考評機制,完善考核辦法,加大考核力度,定期對教師進行考核評價,可以從知識化、科學化、信息化等方面制定具體標準,評價教學活動,同時實行獎懲結合的評價方式,這樣能夠調動黨校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能使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有更深入的認識,如明確知識經濟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要做什么,怎么做,是否達到標準。
三、結語
綜上所述,黨校是黨員干部接受再學習的主要場所,它在黨政、黨建工作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認識到黨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新時期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進而使廣大學員的思想和素養(yǎng)得到提升,真正成為國家和人民需要的“公仆”。
參考文獻:
[1] 李國雄.以陳云“密切聯系群眾”思想為指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大慶社會科學,2016(02).
[2] 王國賢,魏宏,蔣智林,岳婭.試論新時期高校黨校功能拓展與作用發(fā)揮[J].普洱學院學報,2016(01).
[3] 郝彩艷.加強和改進企業(yè)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5(11).
[4] 蔡文婷,譚昌勇.淺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群眾路線觀[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01).
[5] 蘇軼群.體驗式教學在黨校教學中的價值及優(yōu)化路徑[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