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蘇敏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 215000)
從象征主義的角度分析小說《逃離》中的《法力》
唐蘇敏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 215000)
愛麗絲?門羅的短篇小說集《逃離》主要以普通、平凡的小說為特色,但是,表面之下,作者將象征主義運用到小說上,這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人物和情節(jié)。通過分析其中一篇小說——《法力》中的象征主義,《逃離》的主題更加明確。在《法力》中有三個方面表明了象征主義,分別是書信、法力和人物。它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并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
象征主義;逃離;法力;愛麗絲?門羅
愛麗絲?門羅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2013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她的作品獲獎頗豐,尤其是短篇小說集《逃離》。愛麗絲?門羅同時也是加拿大的著名作家,主要以短篇小說的驚人奧妙而享有盛名。
這部小說集獲得了布克國際獎,布克獎是世界文壇上影響最大的獎項,同時也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在《逃離》中,門羅用八個短篇故事向公眾展現了平凡又真實的西方女性世界。(李燕 2014)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在不同時代潮流中窺視西方女權主義的痛苦與成長。門羅通過反思小說中的女性角色來詮釋男性主導社會中女權主義的遭遇和女性表面之下的斗爭。
《法力》是《逃離》中的最后一篇小說,包括五個部分,“讓但丁休息會”“穿水手衫的姑娘”“頭上的空洞”“方塊、圓圈、星星”“窗臺上的蒼蠅”。文章是以日記的形式來寫的。主角之一的南希嫁給了醫(yī)生威爾夫。奧利是威爾夫的表弟并且和南希成為了很好的玩伴。某天,南希將奧利介紹給她最好的朋友泰莎。奧利發(fā)現泰莎有一項特殊的法力,那就是泰莎可以輕易地說出消失的人或事的原因,看到或預測出普通人不能做到的事。奧利瞞著南希假裝以愛的名義和泰莎進行交往,但是泰莎真誠地并深深地愛著奧利。幾十年后,威爾夫去世了,老年南希發(fā)現泰莎住在醫(yī)院,泰莎告訴她奧利可能死了,否則會過來找她。但是偶然間,老年南希遇到了老年奧利,奧利告訴南希他已經親手安葬了泰莎。奧利說他和泰莎同居并參加魔術表演,但是后來泰莎生病了,她的能力消失了,別人也不再相信她的能力,生活因此很窘迫。南希懷疑他的話但最終一無所獲。所有的一切對于南希和讀者都成為了未知之謎。
“象征主義起源于19世紀末法國,是一種重要的文學思潮和流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盛行于很多歐洲國家和每一個藝術系?!保ㄐ齑笪?2013)“象征主義開始于Les Fleurs du mal( 《惡之花》 1857)的誕生,作者是著名的怪才Charles Baudelaire波德萊爾”(姜蕊 2013)。圖像和符號是象征主義的代表形式。當圖像或事件或其它分立項目呈現的意義超出其目標本身時,它就進入象征的境界。象征可能有時候在作品范圍內,但是象征的本質是有擴張的可能性并且擴張到超出藝術客觀本體的世界?!拔膶W中,象征主義與象征緊密相關。沒有象征,象征主義無法實現其寓意、旋律和節(jié)奏的審美追求?!?/p>
1.書信的象征主義
書信在《法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穿水手衫的姑娘部分中有描述。一共有四封信,南希寫給奧利、奧利寫給南希、南希寫給泰莎、泰莎寫給南希。在給奧利的信中,南希寫到,她很驚訝從來沒收到過奧利的來信同時還發(fā)現奧利在《星期六夜晚》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并用“平淡無奇”和“小”來描述湖港。更重要的是,這篇文章揭露了泰莎的特殊法力。在信中,南希指責奧利“用一種很傲慢的方式”來做這些事,南希對此特別生氣。從信中可以看出奧利試圖躲避南希并且隱藏他經常與泰莎約會的真相。對于奧利的這種“逃離”,其中的一個理由是奧利私底下有一個計劃:當南希帶他去泰莎的房間并發(fā)現泰莎的特殊法力后,奧利計劃以此來致富。另一個理由是,南希是個聰明的女孩“有時候能看透奧利——她很聰明”,奧利害怕南希會暴露他的真實意圖并破壞他的計劃。
盡管南希寫到她沒期望能再次收到奧利的回信,奧利還是回信了,主要是解釋他為什么發(fā)表那篇文章,“對于泰莎是作為研究主體,對于自己是作為本行的紀實記者”。奧利沒有提到他向泰莎示愛或者與之約會,甚至沒有一個詞是關于泰莎的。這些揭示了奧利對泰莎的愛是虛假的。他僅僅是利用泰莎來發(fā)掘更多的特殊法力的信息。所以他此刻的解釋成為另一種形式的逃離,逃離他真實的自我。
南希同樣給泰莎寫了信,信中提到她們曾經度過的美好時光。她告訴泰莎“奧利當然不是壞人”,“坦率地講,沒有比愛上奧利更糟糕的命運了”。這些話暗示南希對奧利有著曖昧的態(tài)度。某種程度上,她在逃離內在的感受,過會將討論它。
泰莎非??斓鼗貜土四舷?,并將與奧利結婚的消息告訴了她。這些暗示了也許是完整的故事太長了,泰莎不想去解釋它,所以這封信最終只有四行。這些短促語句暗示泰莎可能知道了奧利的真實意圖但是因為已經愛上了奧利而不打算承認這個事實。這可以看做是自我欺騙或者是一種逃離。
2.法力的象征主義
泰莎擁有特殊法力,在第一部分——“讓但丁休息會”中第一次描述了泰莎的能力。當南希帶著奧利來到泰莎房屋前,他們看到“中等年紀的一男一女,和他們的車一樣破舊但不破爛,沿著路四處張望著”。這邊沒有直接描述泰莎的法力,但暗示了人們找她的理由。在南希相互介紹完奧利和泰莎后,南希請求泰莎“告訴奧利他口袋里裝著什么,先從右邊的開始”。“泰莎沒有看就說到,’我預測是他的錢包‘”。隨后泰莎確鑿地說出了奧利口袋中的每樣東西。奧利完全驚訝于泰莎的法力。參觀完泰莎的房間后,他們看到一名站在泰莎的房屋前的男子“可能六十幾歲,厚厚的肩膀,嚴肅的面孔,穿著淺薄的夏季西裝,克里斯蒂帽子”“人們從數英里遠外來看她”。從這可以看出,泰莎的法力在小鎮(zhèn)上有一定的名氣,但沒有更加出名。但是奧利發(fā)現法力后,他決定寫篇關于此的文章并發(fā)表。法力在這里象征著誘惑。從那時起,奧利已經癡迷于它,他和泰莎以魔術師身份謀生,這在第四部分——“方塊、圓圈、星星”中被提到。“他們與催眠師、蛇女、骯臟的獨白者和羽毛脫衣舞者同臺”。但是很多年后當老年南希和奧利再次相遇后,南希“說她一直在觀望和等待看到比引起轟動的那篇文章更多的作品。這表明他是一個好的作家”但是奧利“一時莫名其妙了一會,仿佛他不記得她在說什么。然后他搖了搖頭,似乎他很驚訝,并且說那是幾年前,幾年前”。奧利講了他和泰莎的生活但是當“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時,哈里?杜魯門擔任總統(tǒng)。這似乎起初是泰莎僅得了流感”。所以泰莎的法力在戰(zhàn)爭期間不再受歡迎,這也間接地象征人們在那個時期是愚昧和失業(yè)破產的,因為他們在和平時代崇尚迷信,戰(zhàn)爭時候就拋棄它”。泰莎的法力最終開始消失了,小說中這樣描述到:“但是無論是什么法力都不再可靠”。
在第五部分——“窗臺上的蒼蠅”,泰莎“在把手放在梳妝臺或移動窗簾前看到他們在他們的地方,她知道他們在那兒,用的是她感知事物的方式”。隨后奧利“立刻明白這對她意味著什么,這肯定是一種解脫,雖然他不能完全感受她的快樂。這是因為他也快要忘了一些事情,那就是他曾經相信她的法力,現在他僅對她和他自己著急,著急于他們的偽造本應該很好地工作”。泰莎的法力是生活的關鍵,當法力消失時,他們不能做任何事。這里可以看出法力僅僅是一種工具,他們用法力來躲避真相。
3.人物的象征主義
《法力》中的人物都是小鎮(zhèn)上普通的人,但是平凡的他們揭露了同樣的主題——逃離。這里我會分析南希和奧利的性格。他們實際上暗戀著彼此,但是甚至直到小說結尾,他們都沒有在這一生時間里明確地表達出來。
在第一部分——“讓但丁休息會”,作者采用日記的形式,日記的主人是南希。開始時,南希記錄她每天的生活,主要是與其父親的生活。她在四月一號騙了她的父親和威爾夫。威爾夫對南希的欺騙非常生氣,幾天后,當威爾夫邀請南希去兜風時,她同意了并且毫不遲疑地答應了威爾夫的求婚。隨后奧利出現了,“是比我大7個月,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他和我似乎還是個孩子,而威爾夫不是”。接下來的日子里,奧利和泰莎經常待在一起,威爾夫則在醫(yī)院里忙碌著。南希在日記里大量描述了奧利:“奧利有著柔軟的雙手,聰明、有教養(yǎng)”,“奧利非常專心,辦公時態(tài)度嚴肅認真,同時他對別人也很開朗、詼諧(但并不滑稽),他甚至會適當改變說話方式?!贝送?,當奧利贊揚金妮很聰明時,南希的反應帶著一些嫉妒?!拔蚁胝f的是如果她真是聰明的女孩,奧利并不關心這種事,如果她不是,那她只是在偽裝,奧利同樣不關注?!蹦舷T谌沼浿袑懴铝怂妓?,沒有告訴別人,甚至是她的丈夫。她和奧利找到了一些共同點,在一起時相處也更加自然,“父親踱步到陽臺上,同我和奧利一起坐著,我們搖晃著身體,做個傾聽者”?!拔液蛫W利保持沉默,因為我們知道這種情況下他不關心我們的看法”。
之后的奧利怎么樣了?在第二部分——“穿水手衫的姑娘”,“他有很多機會見識到擁有陽光個性的南希多么放蕩,這種個性出現在一些少女書籍中,南??赡茏x過這些并銘記于心。”奧利同樣對南希有著曖昧的心情,但是南希已經訂婚了,他不能從南希那得到更多,所以他放棄了,或者更準確地說,他將感情深藏心中。
生活充滿著神秘。愛麗絲?門羅相信即使平凡的生活不能被清晰準確地解釋,但就是這些瑣碎的事讓生活變得如此精彩和無限(Holcombe 2005)。
借助于象征主義,門羅如實呈現出各種復雜關系的逃離:社會的衰退和戰(zhàn)爭的后果。同時她反映出那段時期中人們的心理——面對不可控的生活災難時的孤獨感與無根性。
[1]Chadwick, Charles. [查爾斯?查德威克], 象征主義[M].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1989.
[2]Holcombe, Garan. [伽藍?賀]"Alice Munro",Contemporary Writers [M].London: British Arts Council,2005.
[3]Li, Y. [李燕],《逃離》—西方女性主義的自我救贖。[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30(1).
[4]Xu, D. W. [徐大文],Dream & Illusion- - Symbolism in The Great Gatsby. [J],外語論壇,2013.
唐蘇敏,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方向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