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健
在森林生態(tài)管理里中由于人類、植物、有害生物、環(huán)境條件和天敵等各組分之間存在著相當復雜的關系,所以其中任何一因子的變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整個森林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在防治上要從生態(tài)學觀點出發(fā),在管理上要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蟲害發(fā)生的條件,減少或不用化學農藥,保護天敵,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園林生態(tài)的穩(wěn)定。
一、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1.森林病蟲害監(jiān)測預報工作基礎薄弱,有的地方還不能及時、準確地掌握蟲情并發(fā)布預報和指導防治。2.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新技術研究和現(xiàn)有科研成果推廣力度不夠,在防治時因大面積噴灑化學農藥導致病蟲抗藥性增強、污染環(huán)境、殺傷天敵形成惡性循環(huán),生物防治因技術和資金所限還沒有推廣開。3.林業(yè)內部部門之間缺乏協(xié)調,各個生產環(huán)節(jié)之間嚴重脫節(jié),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種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規(guī)劃設計也不認真考慮病蟲害防治,預防機制差,使病蟲害防治工作長期處于被動局面。4.檢疫工作不到位,相當一些產地檢疫跟不上,加上缺乏檢疫檢查站,調運檢疫嚴重失控,控制危險性病蟲害傳播不力。5.防治經費短缺,整體抗災減災能力低下,具體表現(xiàn)是基礎設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測報、防治、檢疫儀器設備和交通通訊工具等,病蟲害的防治率低(病蟲害防治率最高年份2000年也僅達到73%),先進適用防治技術的研究與推廣跟不上。
二、森林蟲害進行化學藥物除治與預防處理
1.積極籌集資金、加大投入。積極爭取各級財政的資金投入,為徹底除治危險性病蟲害奠定基礎。
2.營林措施。要盡快完成工程治理范圍內所有枯死木、瀕死木清理工作,對林地剩余的其他風折木、砍伐后遺留下來的剩余松樹枝椏也一并清除,按有關技術方案要求,全面進行藥物除害處理,要求松褐天牛除治死亡率達到 100%;完成工程治理范圍內的所有枯死側枝清除和除害處理工作,要求松褐天牛除治死亡率達100%;完成因郁閉度大、需要進行衛(wèi)生伐的全部作業(yè)。將所有松木枝椏和松木藥物處理后按方案要求集中指定地點燒毀。
3.化學藥物處理。開始掛設天牛成蟲誘捕器:完成林內噴灑16%蟲線清乳油,名木古樹每木注射16%蟲線清乳油等化學防治松褐天牛。
三、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過去我們防止病蟲害主要依靠化學農藥,雖然這種方式當時的效果很好,但是時間久了之后病蟲會存在抗性的問題,農藥殘留也會對土壤造成污染。不過現(xiàn)在,可以利用有益生物來徹底治理森林病蟲害了。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減少資金投入、節(jié)約能源,而且不會對林木的生長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能夠長久的發(fā)揮防治作用,這是今后防治林木病蟲害工作的主攻方向,使用的微生物制劑包括昆蟲病毒、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等。我國的微生物制劑,尤其是白僵菌,其產量和使用面積名列世界前茅。但是,微生物制劑的生產設備以及生產工藝都比較老舊,因此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個規(guī)范標準,使得制劑的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在實際使用環(huán)節(jié)存在效果差等諸多情況。在防治林業(yè)病蟲害的過程中,以蟲治蟲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投放花絨寄甲卵卡,用來治理松墨天牛,效果顯著。這種方式不僅具有生物防治的一般優(yōu)點,益蟲還能持續(xù)繁殖,長久的發(fā)揮作用。其他防治方法還有利用益鳥或其他動物對病蟲害進行控制。自然界有不少的動物是以害蟲為食的,如灰喜鵲、穿山甲、蛙類、壁虎、蜘蛛、蝙蝠等。在楊樹林中,可以用懸掛人工鳥巢的方法來吸引啄木鳥、大山雀等益鳥,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林木病蟲的產生密度。
2. 化學防治
在林區(qū)發(fā)生大面積的病蟲害時,或者是要對蟲源基地進行消滅時,常采用化學防治的方法。在我國,采用化學防治方法的林業(yè)面積占到了整個防治面積總量的70%?,F(xiàn)在使用的農藥都是低殘留的高效農藥,適當的使用農藥來防治林業(yè)病蟲害,可以實現(xiàn)比較好的效果。最近幾年,云南省開始采用飛機噴灑農藥噴霧的形式來防治病蟲害,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降低勞動成本,而且防治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在實際的林業(yè)防治工作中,還發(fā)明了不少簡單易行的撒藥方式,例如涂毒環(huán)、涂毒筆、往蛀孔中插毒、捆扎毒繩、捆扎藥紙帶、撒毒土、撒毒餌、注射藥液、塞藥片等,這些方法的防治效果都很好。
殺菌劑的種類很多,主要有殺藻劑、殺病毒劑、殺細菌劑。其中甲醛、五氯酚可以噴灑在植物表面來殺死病原物,低濃度的有機氯、有機硫、波爾多液、有機磷、石硫合劑等可以保護林木不受病蟲侵害。能夠對病原物的擴散起到抑制作用的有苯萊特、多菌靈、托布津等。這些化學藥劑的應用方式主要有噴灑植株、種實消毒、土壤消毒等。
3.物理防治
在防治病蟲害過程中,可以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安置高壓滅蟲燈或者是黑光燈來捕殺成蟲。可使用熱處理、超聲波等方式對林木插條或者是林木種子進行處理,能很好的消滅蟲害和病原物,如47~51℃溫水浸泡桐種根1h,可防治泡桐叢枝病。利用松毛蟲下樹越冬習性,在松毛蟲春季上樹前在樹干上扎上塑料帶,可阻止越冬幼蟲上樹,減輕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