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強
如果你是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不佳的外來務工人員,面對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巨額現(xiàn)金,究竟會不會動心?今年4月8日,湖南農(nóng)民彭孝良、胡國輝用行動作出了回答:“我們做夢也沒想到會撿到這么多錢,但不是咱的,咱不能要!”
彭孝良、胡國輝將撿拾到的現(xiàn)金交由警方,檢查總額為35.6萬美元。在警務室,3名埃塞俄比亞籍旅客面對失而復得的這筆現(xiàn)金,當即跪倒在地,激動地說:“謝謝,太謝謝你們了!白云機場最誠實,白云機場最棒!”
此事經(jīng)媒體報道后,許多人贊賞兩位農(nóng)民工拾金不昧,也有人嘲笑他倆“傻”,是典型的“一根筋”。
何謂“一根筋”?通常來講,特指某些人性格偏執(zhí)或固執(zhí)、死板不開竅、認死理不知變通、做事“一條道跑到黑”。辯證地看,“一根筋”是缺點也是優(yōu)點,能壞事也能成事,有褒義有貶義也有中性義。
就實際情形而言,那些善于為他人著想,寧可自己吃虧、吃苦、受委屈,也見不得他人落難、受苦、不如意的好人,大多就是“一根筋”。
好人為何常常“一根筋”?
他們恪守的信念輕易不會改變。這在那些見風使舵、見圈就跳的人眼里,未免不合時宜;在那些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人看來,也顯得實在愚笨。
認準的理兒一旦付諸行動,好人不怕一個人勢單力薄。有人問“當代雷鋒”郭明義:“你自己并不富裕,為什么還要去幫助別人?”郭明義的回答很簡單:“我確實不富裕,但一點幫助能夠讓病人及時得到救治,讓貧困家庭一解燃眉之急,讓失學兒童露出幸福微笑,這都是我能夠做到的,我為什么不做呢?”
認準的理兒一旦付諸行動,好人不怕被嘲笑,不會因為別人說三道四而改變自己。林肯說過:“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事業(yè)成就決不會超過他的信念。”善行的信念又何嘗不是如此!正是對善念“一根筋”的執(zhí)著,“做一件好事”才能升華為“一輩子做好事”。
《小窗幽記》有云:“舌頭無骨,得言語之總持;眼里有筋,具游戲之三昧?!庇纱丝磥?,好人之所以常常“一根筋”,就因為對好人來說,筋是原則,筋是力道,筋是拉得開、扯不斷。
客觀地講,人人都做“一根筋”并不現(xiàn)實,但一個健康和有希望的社會,應當給“一根筋”以生存、生長的土壤。其中道理并不復雜:“一根筋”的好人就像一把鹽,用咸味、殺菌之力防止和避免越來越多的人變成行尸走肉,進而導致整個社會變得腐爛不堪;“一根筋”的好人就像一道梁,用支撐、糾偏之力防止和避免越來越多的人“劍走偏鋒”,進而導致社會這座大房屋的整體傾斜和倒塌。
責任編輯 士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