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國祿
走進山東高密,隨便一問,很多人都知道單政達這個人,很多人都能說出單政達的一些故事。這個豪爽型的標準山東男人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使我迫不及待地想走近他。
童年受貧窮,養(yǎng)成大愛心
單政達,1969年1月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在他的記憶里,父親因右傾路線被打成右派,從五蓮縣的一個鄉(xiāng)村小學回高密老家務農,母親由于地主成份隔三岔四被背上大牌子到大隊部接受批斗。幼小的單政達看到瘦弱的父親帶著高帽子被紅衛(wèi)兵押著低頭認罪,嚇得躲到墻角大氣都不敢出。那時候,母親和姐姐一到生產隊勞動就把單政達鎖在家里,因為街上鄰居的孩子一見到他就打他,邊打邊喊“打倒地主仔子”。后來,母親不放心,就干脆帶著單政達一起到地里干活,那時候,母親和姐姐在前面鋤地,幼小的他就得背著筐子在后面撿草。粉碎“四人幫”后,單政達的父親重新返回離家90多公里外的五蓮縣某山村小學教書去了,當時交通嚴重落后,往返一趟就得步行4天,老實巴交的父親只能勉強照顧自己,根本顧不上家里,那時為了一元錢的學費,母親得省吃儉用提前籌措半年。到了深秋,同學們都換上長褲子了,單政達卻穿著短褲上學。在單政達幼小的心靈中,他念念不忘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有好多好心人悄悄地幫助過他和他們家。他從小就想學雷鋒,做好人,但是因為父母的歷史原因,他沒辦法學雷鋒,因此,他立定了一個志向,長大一定要做個頂天立地的好人。
1986年9月,初中畢業(yè)的單政達由于家里實在沒有能力支付上高中的入學費,就含淚參加了工作,并以優(yōu)異成績考到了縣廣播局,后調至夏莊團委工作,期間靠自學獲得了中專、大專學歷。
商海學雷鋒,橫空一面旗
1991年,參加工作沒幾年的單政達毅然辭職下海經商,成立了萬邦商貿公司。說句實在話,單政達當初下海,只是想為鄉(xiāng)親們做幾件力所能及的事。他這個人不怕苦,好動腦子,通過幾次上西北、下廣州,搞金屬、販衣服,幾年下來,就和母親一起在縣城中心繁華位置蓋了一處600多平米的臨街商業(yè)房。當時的縣工業(yè)物資公司主動找單政達合作,聘他當副總。在單政達的積極努力下,許多緊俏商品如:冰箱、彩電、鋼材、木材被運進高密。很長一段時間里,單政達的能耐,成為小縣城里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許多他不認識的人見了他都主動打招呼,問他好。在為鄉(xiāng)親們辦了幾件好事之后,單政達找到了尊嚴,找到了自信,找打了樂趣。
2003年,單政達在高密風景區(qū)購置了一處韓國商人遺留的別墅,并新建了一處1000平米的商業(yè)樓房,開始經營起一家海鮮酒店。單政達雖然開始掙錢了,可是勤奮吃苦、樂善好施的本質卻從未敢丟,他每天起早貪黑趕集采購,且都會從早市帶回幾袋蔫了吧唧的野菜和已經發(fā)臭的小魚蝦。廚師們不明白,單總為什么每天把那些大爺大娘根本賣不出去的野菜和小死魚買回來再扔了。每當這時候,單政達都會笑著說:誰家沒有老人,他們都這么大年紀了,為了生活還得去挖野菜、撈小魚賣,他們不是在做生意,他們只是為了吃飽飯,為了活著,你們廚師節(jié)約點就有了。如果是雷鋒,也肯定也會這么做的。
在單政達的酒店樓下,只要有避雨過夜的乞討人員,他都會送上熱水和饅頭,天冷還瞞著家人,把棉大衣拿出來送給他們。哪怕是到羊肉攤喝羊肉湯看見討飯的,他都會余外給人家買上一碗。他酒店周圍修自行車的、補鞋的、擺小攤的,說起單政達來,都會不由得伸出大拇指,稱他為人和善、心地善良。到現在,只要是單政達看見街上有乞討的,一定會買上一些面包火腿腸送給他們。
開酒店期間,每到下午三點多鐘,周邊的幾位乞丐定會按時來到酒店,酒店服務員會將收拾好的一些能吃的飯菜用方便袋包好送給他們。服務員一開始都不敢接近乞丐,慢慢的,隨著堅持和習慣,大家也就習以為常了。
經濟搭平臺,高唱雷鋒戲
幾年的商海打拼,單政達積攢了一些積蓄,又添置了新房新車,操勞過度的單政達在家人的勸說下,將酒店承包給了別人??墒牵欢螘r間后,他發(fā)現現在的人隨著物質生活的迅速膨脹,精神卻越來越空虛了,雷鋒、誠信這些詞語也幾乎沒人提了,單政達再次徹夜難眠。關鍵時刻,他做出了一個誰都不敢相信的決定——收回年租金12萬元的營業(yè)房,改做“志愿者之家”。
家人們急了,朋友們驚了,都說單政達犯病了,可是單政達心里比誰都明白,用他的話說“錢是生帶不來死帶不去的,夠吃夠喝的就行了,過去那么艱苦都挺過來了。現在什么都有了,我們要學會感恩啊,能犧牲我自己換來全市87萬人民的精神文明,我認了,也值了”。這些話聽起來像是臺詞,但是單政達就是這么說的,而且說的很認真!我信!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沒有志愿服務活動專車,單政達花13萬買來了專用大面包車;沒有辦公設施,單政達掏錢買來10臺電腦和辦公桌椅裝備了十幾個辦公室;沒有器材,單政達又出資10余萬元買來了高檔照相機、攝像機、數碼放映機等等。自2008年開始,加上每月的辦公經費和扶貧助學款項,單政達個人投資已遠超100萬元。
隨著對雷鋒文化的認知,單政達摸索出了很多有利于志愿服務發(fā)展的新思路,并開始從單一型服務迅速向多元化邁進。他在全國率先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志愿服務網站,開辟了“志愿服務月冠軍”、“志愿服務積分榜”等諸多實用型板塊;成立了“志愿者微基金”,只要是志愿者有困難,他一定會出手幫助,目前,還有100余萬元資金正在幫助多個志愿者創(chuàng)業(yè)中。在高密隨處可以見到志愿者的身影,隨處可以得到志愿者的服務。雷鋒,成了高密志愿者最響亮的文化名片。
五萬志愿者,紅遍高密城
今天,在單政達的感召下,高密市學雷鋒志愿者協(xié)會已有會員5萬余人,協(xié)會信息室內的會員檔案袋已經塞滿了整整4個大鐵皮櫥。隨著協(xié)會的發(fā)展,已有黨總支、關工委、團委、婦委會等12個對口職能科室,衛(wèi)生、環(huán)保、教育、企業(yè)等60余個分會,五老、青年、巾幗、雛鷹等300余支大隊中隊,9處中國夢社區(qū)志愿服務站,4處留守兒童之家,600余處實名志愿服務點。單政達還推出了很多志愿服務鼓勵機制,他協(xié)調上級黨組織從優(yōu)秀志愿者中推優(yōu)入黨,幾年來,經組織考核,已有9名積分達到五星級的優(yōu)秀志愿者發(fā)展成為中共黨員,17名積分為四星級的志愿者發(fā)展成為入黨積極分子?,F在,由原來的到處招募志愿者到了今天的必須有2名2年以上老志愿者介紹才能享有注冊登記成為正式志愿者的新格局。
多年來,單政達組織志愿者們以各種形式參加過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如愛國教育、社區(qū)建設、抗震救災、無償獻血、植綠護綠、圓夢大學,以及春運、創(chuàng)城、扶貧、助學、雙擁、助殘、看望老黨員、保護母親河和服務各類國內、國際體育賽事與大型會議。目前,已看望省內外貧困學童8000余人,幫助特困、殘疾家庭400余戶,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600余場次,幫助243名大學生圓了大學夢,全市各分會、中隊每月志愿服務活動總計達10000小時以上。打造的“2小時課堂”、“影像工程”、“金鳳凰工程”、“雷鋒少年軍?!薄ⅰ袄卒h益站”、“雷鋒車隊”、“影光閃耀”等16個志愿服務品牌已在紅高粱大地上開花結果。為云南紅河自治州的孩子送學習用品,為西藏昂仁縣孔隆鄉(xiāng)小學的孩子送新棉衣,穿上新棉衣的孩子們感動的在黑板上用藏漢兩種文字寫著“高密志愿者我愛您”,中國首善陳光標題寫“向高密市志愿者學習”。
由于單政達的不懈努力,中組部、民政部、司法部、團中央、中國社協(xié)、中華雷鋒文化促進會、《雷鋒》雜志社等領導親臨協(xié)會調研指導,志愿服務得到了省市各業(yè)務指導單位的表揚和肯定。所帶團隊被授予“山東省青年志愿服務先進集體”、“山東省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協(xié)會團委書記也光榮的出席了共青團山東省十三屆代表大會。特別是協(xié)會黨總支所創(chuàng)“1+X+1”的社會組織黨建服務模式,得到了中組部領導的表揚和肯定。
在單政達的努力下,高密市志愿者協(xié)會依托雷鋒生前的老連長虞仁昌創(chuàng)建了全國首個“雷鋒媽媽連”,雷鋒媽媽們每天堅持在學校門口為孩子們的安全保駕護航。成立了全國首批“雷鋒驛站”讓市民走到哪兒都能看到雷鋒的影子。由《雷鋒》雜志社命名的“雷鋒書屋”讓全市的留守兒童和農民工工地都有了屬于自己的精神樂園。注冊建設的全國首個民間雷鋒紀念館,讓雷鋒精神在紅高粱大地上生根發(fā)芽。成立的山東省首個“私家車互助救援大隊”,為市民開車上路解除了后顧之憂。成立的山東省首家“雷鋒少年軍校”,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系在一起。已有4年歷史的“雷鋒車隊”已成為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設的品牌。打造的山東省首批“中國夢社區(qū)志愿服務站”為社區(qū)居民實現三代互動、共享天倫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政達是與非,家人有話說
我特意采訪了單政達的愛人顧芙蓉:“老單做志愿者,學雷鋒,您家人都同意嗎?”我一問完,就看見她眼圈發(fā)紅幾次低頭哽咽,她說:“我們愿不愿意不管用,只要老單開心、高興就行?!彼f,單政達忙的幾乎沒有時間和她與孩子說句話,更不用說是給孩子輔導作業(yè)了,原本想順上路子就好了,沒想到越干事越多,陪孩子到80公里外的青島海邊看看,都是一種奢望。“去年暑假好不容易計劃出去玩一周,開車走出高密了,他接到市里的電話二話沒說又拉著俺和孩子折了回來。他每天晚上12點之前幾乎沒睡過,每天要處理太多太多的事務,還要協(xié)調好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孩子有時看著他趴在電腦前累得難受,幾次強行給他切斷電源?!彼龂@了口氣說,因為老單是個公眾人物,他們做什么都得縮手縮腳的,就怕人家說著,給他抹黑。
單政達愛人介紹,志愿者太多了,老單又好面子,不光是市里若干單位找他,志愿者也光找他,不是市里有事,就是志愿者個人有事,幾乎每周都有個求助電話,不是誰誰住院了,就是誰誰受傷了,“我是真擔心累壞了老單,我是真想和別的志愿者幫他去處理一些事物,可是有些事情離了他還不行?!彼f,就連小區(qū)不供暖也都找他,他就自己再花錢請客托關系給小區(qū)供暖?!罢f實話,拿點錢幫幫人家無所謂,看著他一天天頭發(fā)都變白了,我心里很難受,老單身體不好,我和孩子曾經堅決不讓他做了,他也答應了,可是不到3天看著那么多事情需要處理,他又急病了,說真心話,我現在支持老單學雷鋒不圖別的,只要他高興,我和孩子們也都認了?!?/p>
上三年級的孩子:我爸爸癡了,光把錢給人家花,我奶奶也說他是個大癡吧,不過我還是很喜歡爸爸,因為他是個好人,我的同學們也都說我爸爸是個好人。
好人,是單政達家人和家鄉(xiāng)人民對他的最好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