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迪明
“舞臺上只有小角色,沒有小演員?!边@是前蘇聯(lián)著名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在其名著《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中所說的一句名言。的確,戲劇藝術是綜合藝術。一臺戲的成功,主角固然十分重要,但配角的作用不可忽視。最典型的是,北京人藝上演的《茶館》和《雷雨》,每個角色都可圈可點,最終才久演不衰。還有,京劇樣板戲,更是每個角色都是精挑細選。如《紅燈記》,錢浩亮的“李玉和”十分出彩,可是,李玉茹的“奶奶”,劉長瑜的“鐵梅”同樣精彩。還有《沙家浜》,“指導員”、“阿慶嫂”、“胡司令”、“刁德一”哪個表演不是精彩紛呈?一個只有“主角”,沒有“配角”的“戲”,是無法吸引觀眾的,無法取得成功。
在第七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jié)的參演劇目《驕楊》中,我飾演了“孫嫂”這樣一個小角色,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配角”,戲不多,也就兩場戲、兩段唱,但給專家和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獲得了好評。對于我來說,沒有別的經(jīng)驗可談,唯有認真而已。
《驕楊》是一部歌頌革命歷史人物楊開慧烈士的黃梅戲。黃梅戲《驕楊》和其他劇種塑造的“楊開慧”有所不同, 她首先是“毛澤東的愛人”,是革命者的家屬,其次,她才是“革命者”。這種“人性”的“力量”顯得難能可貴和感人,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而孫嫂是楊家老資格的傭人,對楊家忠心耿耿,可以說既是楊開慧的生活保姆,又是她的精神支撐。因此,孫嫂在《驕楊》這臺戲中,戲份不是很多,但卻非常重要,對完成楊開慧的形象塑造起著映襯和烘托作用。
從行當上劃分,孫嫂是老旦。黃梅戲舞臺上,老旦戲不多,無多少先例可循。我在舞臺上是以花旦和青衣為主打,飾演老旦是第一次。如何演好孫嫂這個角色?對于我來說,比演好楊開慧還富有挑戰(zhàn)性。要演好孫嫂,先得了解人物。像孫嫂這樣的普通婦女,她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但又有正直和善良的一面。她忠心于楊家,但她心里卻有自己的主見。因此,在敵人的淫威面前,她不得已交代了,但她的交代避重就輕,有所保留;在楊開慧面前,她隱瞞了一些事,但事后她又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慚愧。當敵人要把楊開慧押赴刑場時,她能站出來阻止,但當敵人威脅她陪葬時,她又嚇得哆嗦。
為演好孫嫂,我主要從“唱”、 “做”兩方面下功夫。戲曲是演唱的藝術,黃梅戲尤其如此。孫嫂形象能否立得起,關鍵是唱腔。黃梅戲老旦的唱腔和花旦有很大不同?;ǖ┲v究的是唱腔的柔美,而老旦講究的是厚重。一個是三月的桃花,美艷光鮮;一個是九月的石榴,風韻沉靜。這就要我改變以往的演唱的成熟路徑,去尋找老旦的發(fā)聲位置和韻味。通過借鑒其他劇種老旦的演唱技巧,我在實踐中,逐漸揣摩出孫嫂演唱的要領,一要樸實,因為孫嫂畢竟是個農(nóng)村婦女,她首先是樸素的;二要大方,因為孫嫂畢竟在楊家干了幾十年,經(jīng)過了一定的文化熏陶和見識,和足不出戶的農(nóng)村婦女不同;三是響亮,孫嫂雖不是共產(chǎn)黨員,但她至少同情革命,對毛澤東和楊開慧從事的事業(yè)是支持的;四是悲痛,在監(jiān)獄特殊的環(huán)境,孫嫂精神上經(jīng)受的打擊也不小,加上她說了違心話,做了違心事,因此,在唱這幾句時我就用了“陰司腔”表示了自己的懺悔:“千年的鐵樹泡了心,百年的老紅木爛了根。孫嫂我今天做了虧心事,只有到閻羅殿里受酷刑?!苯酉聛淼臄⑹龀~改用老平詞的“二行”轉“三行”,這樣更符合孫嫂這個人物。
除了唱,在念白上,我也非常注意人物的身份,盡量用小白,并且做到發(fā)聲靠后。如告訴楊開慧毛潤之沒有死的那句臺詞,就純粹用了安慶話,既顯出了孫嫂的思想單純,又體現(xiàn)了她對毛潤之的尊重和欽佩。
“做”是戲曲演員塑造人物的最基本的手段。在古裝戲中,老旦有老旦的程式動作,但現(xiàn)代戲卻沒有。因此,在塑造孫嫂這個人物時,我在人物動作上,盡量借鑒影視的表現(xiàn)手段,以生活化的動作為主,包括臺步、身段,包括情緒的起伏,內(nèi)心的變化,都盡量接近生活,做到自然,貼切,既忠實人物,又忠于藝術。在舞臺的實際效果上,也取得了成果,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肯定和稱贊。
因此,作為一個演員,不管你演什么,關鍵是“用心”。在舞臺上真的沒有“小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