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威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醫(yī)醫(y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益氣活血復方聯(lián)合西藥治療冠狀動脈慢血流臨床觀察
楊威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醫(yī)醫(y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摘要]目的探討益氣活血復方聯(lián)合西藥治療冠狀動脈慢血流的臨床效果。方法將冠狀動脈慢血流患者112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56例采用西藥治療,觀察組56例采用益氣活血復方聯(lián)合西藥治療,比較2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臨床病癥、心電圖改善情況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治療后2組超敏C反應蛋白、平臺板運動試驗陽性率、冠狀動脈血流幀計數(shù)均顯著降低(P均<0.05),而左室射血分數(shù)、BCFV、脂聯(lián)素、HCFV、CFR均顯著增加(P均<0.05)。觀察組超敏C反應蛋白、平臺板運動試驗陽性率、冠狀動脈血流幀計數(shù)、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而左室射血分數(shù)、BCFV、脂聯(lián)素、HCFV、CFR、心電圖改善率、臨床病癥改善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益氣活血復方聯(lián)合西藥是治療冠狀動脈慢血流的有效方法,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指標,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益氣活血復方;西藥;冠狀動脈慢血流
冠狀動脈慢血流是臨床常見病,是指冠狀動脈造影中未發(fā)現(xiàn)明顯病變而在遠端血流明顯灌注延遲的情況,心絞痛或非典型胸痛患者的冠狀動脈慢血流發(fā)生率為5.5%~34.0%[1]。目前,冠狀動脈慢血流的發(fā)生機制尚不十分明確,臨床治療以藥物為主[2]。西藥治療冠狀動脈慢血流較為常見,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臨床病癥,改善血流狀況,但藥物不良反應較多。益氣活血復方是一種純中藥制劑,可有效改善機體左室收縮和舒張功能,明顯減輕左室重構,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3]。本研究探討了益氣活血復方聯(lián)合西藥治療冠狀動脈慢血流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診治的冠狀動脈慢血流患者112例,經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狹窄低于40%,校正的TIMI幀數(shù)計數(shù)后確診為冠狀動脈慢血流,排除患有器質性疾病、血液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疾病、腫瘤疾病、藥物過敏的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齡45~72(57.4±6.0)歲;體質量41~73(53.8±4.2)kg;病程2~10(4.8±1.2)年。觀察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齡43~71(57.0±5.6)歲;體質量40~72(53.1±5.9)kg;病程2~11(4.7±1.0)年。2組年齡、體質量、病程、性別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取得患者家屬同意,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
降低FBG、HbA1c及餐后血糖水平,但治療組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降低效果更明顯,提示中藥與瑞格列奈聯(lián)合應用有助于增強降血糖效果,而更大程度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則有助于保護胰腺功能、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治療后2組HOMA-β水平并無明顯變化,但HOMA-IR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治療組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更明顯。HOMA-β水平無明顯變化可能與觀察周期較短有關。
綜上所述,瑞格列奈聯(lián)合玉液湯可有效降低氣陰兩虛型T2DM患者的空腹、餐后血糖水平,提高胰島β細胞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這對改善T2DM患者預后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Thamer C,Stumvoll M,Niess A,et al. Reduced skeletal muscle oxygen uptake and reduced beta-cell function:two early abnormalities in normal glucose-tolerant offspring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 Care,2003,26(11):2126-2132
[2]王新軍,于文. 2012年糖尿病診療指南——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J].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32(3):211-214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輯[S]. 1993:28-31
[4]楊玉芝,馮琨. 糖尿病規(guī)范化管理及最新指南[M].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9:312-315
[5]Li YB,Chen XH,Xu W,et al. Induction of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ment of B cell funcion[J]. Diabetes Care,2004,27(11):2597-2602
[6]史麗娜. 短期胰島素強化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22):2474-2475
[7]宋盼愛,肖力,楊玉艷,等. 蛋白激酶Cδ對高葡萄糖刺激的HK-2細胞p66Shc磷酸化及線粒體轉位的影響[J]. 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93(44):3542-3546
[8]周強,陳波,黃海櫻,等. 抵抗素聯(lián)合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在2型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J]. 中國熱帶醫(yī)學,2013,13(6):728-731
[9]夏瑢. 中醫(yī)三焦氣化理論的應用研究——對糖尿病病變機制的再探索[J].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8,26(3):532-534
[10] 沈艷,唐紅. 糖尿病中醫(yī)辨證分型與體重指數(shù)、胰島素水平及血脂的相關性研究[J]. 中醫(yī)藥信息,2014,31(1):19-21
[11] 李文東,田風勝,呂樹泉. 玉液湯藥物配伍的現(xiàn)代藥理研究探要[J]. 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1,25(2):3-5
[12] 程玥,張雪,陳淑嫻,等. 玉液湯對2型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J]. 中藥藥理與臨床,2015,25(1):20-22
[13] 樊蔚虹. 最新方劑手冊[M]. 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8:325-329
[14] 戴紅,鄒小娟,劉傳芃,等. 玉液湯及其拆方對糖尿病大鼠血脂與胰島素水平影響的相關性研究[J]. 時珍國醫(yī)國藥,2015,14(2):309-311
1.2方法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包括硝酸酯類藥物、阿司匹林、調脂類藥物、營養(yǎng)心肌及對癥支持治療,療程2個月。觀察組采用益氣活血復方聯(lián)合西藥治療,西藥用法同對照組,益氣活血復方組方:丹參45 g、黃芪30 g、枳殼15 g、桃仁12 g、全蝎3 g、蜈蚣2條,每日1劑,濃煎取汁200 mL,分2次服用,療程2個月。
1.3觀察指標2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改變情況[超敏C反應蛋白、平板運動試驗陽性、冠狀動脈血流幀計數(shù)、左室射血分數(shù)、靜息狀態(tài)下冠狀動脈舒張期降值血流速度(BCFV)、脂聯(lián)素、大冠狀動脈擴張狀態(tài)下舒張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HCFV)、冠狀動脈血流儲備(CFR)]、心電圖改善情況、臨床病癥改善情況、不良反應情況。
1.4療效評定標準
1.4.1心電圖改善效果[4]顯效:患者心電圖缺血性ST段壓低或T波倒置恢復至正常,或較治療前顯著改善;有效:患者心電圖缺血性ST段壓低或T波倒置有所改善;無效:患者心電圖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總有效=顯效+有效。
1.4.2臨床病癥改善效果[5]顯效:患者心絞痛癥狀降低2級或癥狀消失,不需要服用硝酸酯類藥物;有效:患者心絞痛癥狀降低1級,硝酸酯類藥物用量減半;無效:患者心絞痛癥狀無改善,甚至惡化,硝酸酯類藥物用量未減,甚至增加??傆行?顯效+有效。
2結果
2.12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變化情況比較治療后2組超敏C反應蛋白、平板運動試驗陽性率、冠狀動脈血流幀計數(shù)均顯著降低(P均<0.05),而左室射血分數(shù)、BCFV、脂聯(lián)素、HCFV、CFR均顯著增加(P均<0.05),且觀察組各指標改善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組別nBCFV/(cm/s)治療前治療后冠狀動脈血流幀計數(shù)/幀治療前治療后HCFV/(cm/s)治療前治療后CFR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5622.07±0.5624.46±1.93①36.59±5.7627.68±4.35①55.12±2.6468.29±3.022.49±0.312.79±0.40①觀察組5622.14±0.7226.03±2.18①②36.51±4.2820.34±2.96①②55.09±2.5078.31±4.652.48±0.263.01±0.17①②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2組心電圖療效比較觀察組心電圖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心電圖療效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2=6.235,P=0.013。
2.32組臨床癥狀比較觀察組臨床病癥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臨床病癥療效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2=5.973,P=0.015。
2.4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2=7.292,P=0.007。
3討論
冠狀動脈慢血流是臨床常見病癥,是指除外溶栓治療后、冠狀動脈成形術后、冠狀動脈痙攣、冠狀動脈擴張、心肌病、瓣膜病等因素,常規(guī)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未發(fā)現(xiàn)冠狀動脈存在明顯病變,卻發(fā)生血流灌注延遲的現(xiàn)象,患者多有吸煙史,以男性、血管直徑大者居多[6]。體質量指數(shù)(BMI)升高是冠狀動脈慢血流的危險因素[7], 其可能參與慢血流發(fā)生的病理生理過程。脂肪組織是一活躍的內分泌和旁分泌器官,能分泌大量的細胞因子和生物活性介質,如瘦素、脂聯(lián)素、白細胞介素26、腫瘤壞死因子2A等,這些因子通過多種途徑引起動脈內皮的損傷、細胞的遷移增殖和脂質的沉積,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進展,而冠狀動脈慢血流極可能是動脈粥樣硬化早期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8]。而早期的冠狀動脈彌漫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可以增加血管阻力而導致其血流緩慢。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和機體功能的減弱,老年人成為了冠狀動脈慢血流的高發(fā)人群[9],且近年來,冠狀動脈慢血流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明顯的增加態(tài)勢,嚴重影響著公眾的身體健康。目前臨床治療冠狀動脈慢血流的方法有多種,以藥物治療為主[10]。
西藥治療冠狀動脈慢血流的效果較好。常規(guī)西藥治療包括硝酸酯類藥物、阿司匹林、調脂類藥物、營養(yǎng)心肌及對癥支持治療。硝酸酯類藥物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對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都有擴張作用,能減輕心臟的前后負荷,能增加心內膜下供血,使冠脈血流量重新分配[12]。阿司匹林是一種應用廣泛的解熱、鎮(zhèn)痛和抗炎藥,在體內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反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這與TXA2生成的減少有關,可用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作[13]。調脂類藥物是用來調脂類藥物降低血液中不良的脂蛋白,提高有利的脂蛋白,有助于阻止脂質對血管壁的浸潤,保持動脈壁原有斑塊的穩(wěn)定性,防止形成血栓的藥物[14]。營養(yǎng)心肌可以營養(yǎng)修復損傷心肌,有助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狀況,進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病癥。
益氣活血復方是臨床治療冠狀動脈慢血流的一種新方案,方中丹參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肥胖及高脂血癥的有效藥物,可加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臟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擴張冠脈,增加心肌血流量,擴張外周血管,血流增加,提高纖溶酶活性,延長出、凝血時間,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變學特性,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作用。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15]。黃芪能顯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細胞總數(shù),促進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殺菌能力,能明顯增強細胞免疫,具有強心作用,使心臟收縮振幅增大,輸出量增加。枳殼具有破氣、行痰、消積的功效。桃仁具有祛瘀血作用,有舒張血管作用,還有抗炎作用和抗過敏作用。全蝎屬于平肝息風藥、祛風藥,具有息風鎮(zhèn)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蜈蚣具有息風鎮(zhèn)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之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益氣活血復方聯(lián)合西藥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指標,心電圖改善率和臨床病癥改善率均顯著提升,說明益氣活血復方聯(lián)合西藥的治療效果要好于單用西藥的治療效果,且較少引發(fā)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肝腎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分析原因,可能是中藥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改善機體的血流狀況,提高身體閾值,有助于降低西藥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益氣活血復方聯(lián)合西藥是治療冠狀動脈慢血流的有效方法,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指標,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樣本量較少,需要進一步擴大;觀察時間較短,仍需要進一步延長。同時益氣活血復方聯(lián)合西藥是否可以徹底治愈冠狀動脈慢血流,仍需要進一步探討。
[1]Hawkins BM,Stavrakis S,Rousan TA,et al. Coronary slow flow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correlation[J]. Circ J,2012,76(4):936-942
[2]徐朝,王勝煌. 冠狀動脈慢血流藥物治療研究進展[J]. 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5,30(1):81-83
[3]崔惠娟. 益氣活血復方治療慢性心衰療效評價的臨床研究[J]. 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6(21):32-33
[4]陳林,王天松,何喜民,等. 補陽還五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冠狀動脈慢血流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 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4,28(10):88-90
[5]馮其茂,董耀榮,趙穎,等. 益氣活血復方聯(lián)合西藥治療61例冠狀動脈慢血流療效觀察[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33(6):747-750
[6]張磊,董曉雁. 冠狀動脈慢血流現(xiàn)象影響因素分析[J].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3,29(8):594-596
[7]王蘇,孫濤,孫俊平,等. 冠狀動脈慢血流現(xiàn)象影響因素研究[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11):1048-1050
[8]蔣艷,雷小勇. 細胞因子在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J].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0,10(21):4198-4200
[9]高玉龍,王春梅,朱小玲,等. 冠狀動脈內半劑量替羅非班對老年急診介入術中慢血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4):346-348
[10] 李軍,馬長生. 冠狀動脈慢血流現(xiàn)象的研究進展[J]. 心血管病學進展,2010,31(3):356-359
[11] 張風雷,袁燕,鄭曼,等. 冠狀動脈慢血流現(xiàn)象病理生理機制及藥物治療進展[J]. 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30(23):3727-3729
[12] 劉崢榮. 硝酸酯類藥物治療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觀察[J]. 醫(yī)學信息,2011,24(5):2572-2573
[13] 王成,王鵬飛,金衛(wèi)東. 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lián)合治療冠狀動脈慢血流療效觀察[J]. 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2,15(12):1857-1859
[14] 王舒. 2011~2013年我院門診調脂類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 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4(6):81-84
[15] 禮海,張艷,馬金. 益氣活血復方聯(lián)合運動療法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組織MMP-1及Ⅲ型膠原表達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31(7):955-960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0.013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8849(2016)10-1066-03
[收稿日期]2015-10-08 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