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用全局觀念和系統(tǒng)思維謀劃改革,推動新一輪改革大潮涌起。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吹響了改革開放新的進軍號。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由習近平任組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的總體設計、統(tǒng)籌協(xié)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改革實踐的深入帶來了改革理論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戰(zhàn)略思想,使黨的改革方略達到全新高度。至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已召開二十四次。
把握大局、審時度勢、統(tǒng)籌兼顧、科學實施 2014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他強調,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具備有利條件,具備實踐基礎,具備理論準備,也具備良好氛圍,要把握大局、審時度勢、統(tǒng)籌兼顧、科學實施,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堅定不移朝著全面深化改革目標前進。對改革進程中已經出現(xiàn)和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和問題,既敢于出招又善于應招,做到“蹄疾而步穩(wěn)”。
把抓落實作為推進改革工作的重點 2014年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二次會議,他指出,起跑決定后程,2014年工作抓得怎么樣,對起好步、開好局意義重大。要把抓落實作為推進改革工作的重點,真抓實干,蹄疾步穩(wěn),務求實效。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對重大改革尤其是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改革決策,要建立社會穩(wěn)定評估機制。要大力宣傳推進改革的新進展新成效,準確解讀出臺的改革政策舉措,為全面深化改革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提高改革針對性和實效性 2014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三次會議,他指出,改革要堅持從具體問題抓起,著力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把有利于穩(wěn)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的改革舉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他還指出,財稅體制改革不是解一時之弊,而是著眼長遠機制的系統(tǒng)性重構。要推進人的城鎮(zhèn)化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戶籍制度,加快戶籍制度改革。要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完善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yè)保障,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tǒng)一管理,設立知識產權法院。
一起為改革發(fā)力 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四次會議,他指出,2014年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要真槍真刀推進改革,為今后幾年改革開好頭。各地區(qū)各部門要狠抓工作落實,實施方案要抓到位,實施行動要抓到位,督促檢查要抓到位,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宣傳引導要抓到位,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效,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共同為改革想招、一起為改革發(fā)力。
高度重視改革方案的制定和落實 2014年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五次會議,他指出,要高度重視改革方案的制定和落實工作,做實做細調查研究、征求意見、評估把關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嚴把改革方案質量關,嚴把改革督察關,確保改革改有所進、改有所成。他還指出,現(xiàn)階段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慮推進中國農業(yè)現(xiàn)代化問題,既要解決好農業(yè)問題,也要解決好農民問題,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農業(yè)現(xiàn)代化道路。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 2014年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六次會議,他強調,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形成了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需要深化改革。各地區(qū)各部門務必抓緊抓好,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推動改革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互動 2014年1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七次會議,他強調,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fā)展,無不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和智慧。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解放思想、積極探索,鼓勵不同區(qū)域進行差別化試點,善于從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
實踐證明改革的領導有力、機制有效 2014年12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八次會議,他強調,2014年領導小組確定的80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此外中央有關部門還完成了108個改革任務,共出臺370條改革成果。實踐證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是堅強有力的,推進改革的決策機制、統(tǒng)籌協(xié)調機制、督辦督察機制、宣傳引導機制也是有效管用的。
強化各級黨委(黨組)責任擔當 2015年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九次會議,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黨的一項重要工作,各級黨委(黨組)都要強化責任擔當,黨委(黨組)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要充分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要統(tǒng)籌謀劃、協(xié)調推進中央和地方改革。需要中央先定調子、劃底線的,要按照統(tǒng)一部署及時給地方交底;需要地方先探路子、創(chuàng)造經驗的,中央要及時給予授權,有效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2015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第十次會議,他強調,要科學統(tǒng)籌各項改革任務,協(xié)調抓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改革舉措,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推出一批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2015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十一次會議,他指出,必須從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地位和重要作用,拿出勇氣和魄力,自覺運用改革思維謀劃和推動工作,不斷提高領導、謀劃、推動、落實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統(tǒng)一思想 2015年5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十二次會議,他指出,要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自覺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統(tǒng)一思想,正確把握改革大局,從改革大局出發(fā)看待利益關系調整,只要對全局改革有利、對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有利、對本系統(tǒng)本領域形成完善的體制機制有利,都要自覺服從改革大局、服務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問題,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做好。endprint
發(fā)揮改革試點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 2015年6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十三次會議,他強調,試點是改革的重要任務,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試點能否邁開步子、趟出路子,直接關系改革成效。要牢固樹立改革全局觀,頂層設計要立足全局,基層探索要觀照全局,大膽探索,積極作為,發(fā)揮好試點對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
“三嚴三實”貫穿改革全過程 2015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十四次會議,他強調,領導干部是否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重要檢驗。要把“三嚴三實”要求貫穿改革全過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大力弘揚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精神,理解改革要實,謀劃改革要實,落實改革也要實,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干家。
增強定力、保持韌勁 2015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十五次會議,他強調,2015年以來,各方面改革繼續(xù)呈現(xiàn)蹄疾步穩(wěn)、縱深推進的良好態(tài)勢,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取得新突破。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韌勁,加強思想引導,注重研究改革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鍥而不舍、堅韌不拔,提高改革精確發(fā)力和精準落地能力,扎扎實實把改革舉措落到實處。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fā)展 2015年9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十六次會議,他強調,以開放促改革、促發(fā)展,是我國改革發(fā)展的成功實踐。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要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zhàn)略,堅定不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定不移引進外資和外來技術,堅定不移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為經濟發(fā)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重視基層探索實踐 2015年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十七次會議,他強調,中央通過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須鼓勵和允許不同地方進行差別化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越重,越要重視基層探索實踐。要把鼓勵基層改革創(chuàng)新、大膽探索作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好改革方案同實際相結合的問題、利益調整中的阻力問題、推動改革落實的責任擔當問題,把改革落準落細落實,使改革更加精準地對接發(fā)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眾。
為科學發(fā)展提供持續(xù)動力 2015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十八次會議,他指出,我國發(fā)展走到今天,發(fā)展和改革高度融合,發(fā)展前進一步就需要改革前進一步,改革不斷前進也能為發(fā)展提供強勁動力。在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過程中,要發(fā)揮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導性作用,增強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改革行動能力,著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著力推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依靠改革為科學發(fā)展提供持續(xù)動力。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5年12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十九次會議,他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各項改革任務、制度建設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目標聚焦、向構建發(fā)展新體制聚焦。會議強調,2016年改革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協(xié)調推進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部署的改革舉措,堅持“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貫徹落實五大發(fā)展理念,把具有標志性、引領性的重點改革任務抓在手上,主動出擊,貼身緊逼。不管是落實已出臺的改革,還是推出新的改革舉措,都更加需要披荊斬棘的勇氣、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厲風行的作風。
搭建主體框架 2016年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二十次會議,他強調,全面深化改革頭3年是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3年,今年要力爭把改革的主體框架搭建起來。要牢牢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各項目標,落實主體責任,理清責任鏈條,擰緊責任螺絲,提高履責效能,打通關節(jié)、疏通堵點、激活全盤,努力使各項改革都能落地生根。
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 2016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二十一次會議,他強調,各地區(qū)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全局意識、責任意識,把抓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堅定改革決心和信心,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扭住關鍵、精準發(fā)力,敢于啃硬骨頭,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
推動落實新發(fā)展理念 2016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二十二次會議,他強調,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勝利,很關鍵的一條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落實新發(fā)展理念。要圍繞形成有利于落實新發(fā)展理念的體制機制,加大改革力度,直面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下面臨的矛盾和挑戰(zhàn),對準瓶頸和短板,精準對焦、協(xié)同發(fā)力,努力在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推動發(fā)展平衡、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開放水平、促進共享發(fā)展上取得新突破。
朝著“兩個有利于”方向前進 2016年4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二十三次會議,他指出,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發(fā)展新動力方向前進,也要往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向前進,注重從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體現(xiàn)在經濟社會發(fā)展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第二十四次會議,他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質是一場改革,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為提高供給質量激發(fā)內生動力、營造外部環(huán)境。各地區(qū)各部門要把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擺上重要位置,堅定改革信心,突出問題導向,加強分類指導,注重精準施策,提高改革效應,放大制度優(yōu)勢。
責任編輯:田旭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