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
我經(jīng)常打電話給媽媽,只是想問她好不好,想知道她在干嗎。
但我媽一聽完我的問話,想也沒想就會說:“我在等你??!”雖然我媽媽這樣說并不是要給我壓力,但一聽到這句話,我立刻心跳加速,整個人都沉重起來。因為我并沒有回家的打算,只是想打電話問候一下,但如果我很坦白地說,她肯定會失望。
比起對子女進(jìn)行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感勒索的父母,我更想成為“被需要”的媽媽,能自動“引誘”子女回家。
我前幾天遇到一個男性朋友,跟他聊起讓長大成人的兒女自動回家的方法。
他說自己存了很多紅酒,兒子出生以后更是每年都買新酒?!澳阒牢覟槭裁疵磕甓即婢茊??”他用詭異的眼神看著我,我搖搖頭。
他得意地笑著說:“如果我兒子以后要談戀愛,要耍浪漫,他就會需要紅酒這種具有魔力的武器。他會跟我說:‘爸,我要約一個1986年出生的女孩,你可以給我一瓶1986年的酒嗎?這時候,我就可以把酒拿給他。除了紅酒之外,我還存了很多其他的東西,讓他不得不回來找我。”
我覺得他這個方法挺好。也許我也可以存很多的名牌包,若干年以后變得更值錢就不用多說了,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兒子要談戀愛送禮物,他得回來跟我拿包包,這樣也挺好的!
但換個角度想想,萬一他們想約的女孩不喝紅酒,不愛名牌包,怎么辦?又或者那些女孩把我們辛辛苦苦存的紅酒和名牌包騙走了,卻不跟我們的兒子談戀愛,那該怎么辦呢?
想來想去,還是多存點錢比較好吧!他們?nèi)绻肽缅X,總得要回家。
但我又決定在兒子18歲以后就放手,那么我存這么多東西干嗎呢?
想著想著,我的心都煩了,沒想到要成為被需要的媽媽還是很困難的。
忽然,我有點同情自己的媽媽了。
“在親子相處中只要你想抓住孩子,強迫他跟你相處,不管用情感還是物質(zhì),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壓力。只要關(guān)系有壓力,就不容易輕松,所以還是要找到讓大家都舒服的相處方式才行?!蓖踽t(yī)師試著把我?guī)С鏊伎嫉拿詫m。
啊,反正我的孩子到18歲就長大成人了,我沒事想這么多,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