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某些農村初中,有厭學行為的學生比例為54.6%。分析其原因、探討其對策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農村初中學生厭學心理現狀
在當下農村初中,有一部分學生不能較好地適應學校生活,消極對待學習、逃避學習。
從心理學角度說,厭學心理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的心理反應,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逃離學習。
二、農村初中學生厭學心理成因
(一)社會原因
當今社會,學習已不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徑,餐飲業(yè)、房地產業(yè)等蓬勃發(fā)展,給無數并無很高知識水平的人創(chuàng)造了走向致富的佳徑。
多年來,無數農村學子高考棄考,在很大程度上沖擊著農村初中學生的心理。上學無用似乎成為一個無奈的現實,某些農村孩子讀完大學往往不能解決就業(yè)問題,淪為打工一族,與沒有受過很多教育的人干著同樣的工作。
(二)家庭原因
1.客觀上:父母長年在外打工,無暇顧及留守少年。
農民工即便有些人謀求到了一份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可是路途遙遠,鞭長莫及,往往不能顧及留守在農村的孩子的教育、心理等次級需要。
2.主觀上:父母賭博等不良生活習慣。
農村社會可供娛樂的項目很少,閑暇之際的一些為人父母者迷戀上了打麻將等賭博活動,無心顧家,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心理,似乎養(yǎng)育子女只要讓其吃飽、穿暖即可,把孩子送進學校,一切都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
(三)學校原因
1.學校教學氛圍不佳。
很多農村初中的校長,并非業(yè)務型領導,業(yè)務能力欠缺,自然也不會把教育教學當做學校的首要任務。
2.教師的學術能力有限。
有些教師至今仍以保守而落后的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整節(jié)課聽下來昏昏欲睡,讓很多學生越來越怕學。很多教師不具備相關心理輔導方面知識,只以考試成績?yōu)闃藴试u價學生,忽視學生心理健康,尤其是潛能生,導致“學不好—不想學”的惡性循環(huán)。
(四)學生自身原因
1.小學的學習基礎較差。
小學的學習基礎較差,而學習是一件循序漸進的事,沒有扎實的基礎,后面的學習很難有效。
2.學生的個體差異。
雖然有教育專家提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學生個體之間是存在相當的差異的。有的學生擅長學習書本知識,有的學生擅長運動,有的學生擅長藝術。
3.學生迷戀網絡等不良嗜好。
網絡游戲的光怪陸離,網絡交友的新鮮刺激,比之課堂知識的枯燥無味,對于初中生來說自然是無法抗拒的,于是沉溺于網絡不能自已,厭惡學習課本知識。
三、農村初中學生厭學之對策
(一)努力營造崇尚教育的社會氛圍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關心、愛護教師隊伍是全社會應盡的職責。加快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單純依靠教育部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形成強大合力。
(二)加強家校合作
1.開辦家長學校。
提高家長的素質,提高他們教育子女的水平勢在必行。他們往往忽略了精神層面的教育,導致孩子包括厭學等心理困擾的出現,等到發(fā)現苗頭不對時,又只能以責打等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開辦家長學校,傳授給他們科學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做子女的人生路上的合格引路人。
2.把家訪建成一種長效機制,落實到位。
每個學生厭學的心理原因不盡相同,有必要與家長進行個別溝通,了解真相,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家校合作,不留死角。
(三)加強學校建設
1.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學校管理心理學指出學校管理者的管理方法是激勵還是挫傷師生的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的教學氛圍。從一定程度上講,一個好校長就是一個好學校,反之亦然。狹隘地從一個學校的角度看,校長的人格、工作思路等基本上決定了學校的發(fā)展方向。
無數名校成功的典范告訴我們一個好校長有多么重要,其可以領頭創(chuàng)建良好的校風,如春雨般滋潤學生的心田,而“潤物細無聲”。
2.努力創(chuàng)新推廣優(yōu)秀的教育方法,營造良好課堂心理氣氛。
課堂心理氛圍也影響著教學活動的開展,課堂教學是教師、學生和教學情境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的活動過程。課堂教學的效果不僅取決于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還取決于師生交往的心理背景,也就是課堂心理氛圍。在不同的課堂心理氣氛中,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會有明顯的差異。
3.加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知識培訓。
目前,大多數農村初中都已配備了兼職的心理健康教師,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這項工作今后還須落到實處,持續(xù)、深入、有效地開展。
(四)學生方面
1.因材施教。
客觀上來講,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高下,并不能決定其人生的成功與否。對于那些因各種原因實在無心向學的學生,最起碼要讓他們學到做人的良知。從學校走出去的學生學業(yè)能力上或許未必人人盡善盡美,但在心理上要盡量引導,促其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面對人生、社會。
2.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
很多網絡游戲讓涉世未深的學生欲罷不能,這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清除學校周邊的黑網吧,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多運用網絡的正能量。
出現在部分農村初中生身上的厭學心理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社會的、家庭的、學校的、學生自身的,我們也應該多管齊下、對癥下藥,有些可以通過教育工作者的努力達成,有些則需要呼吁全社會的關注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