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寧
摘 要: 組織中考,考試機構有它的要求和意圖,即《數(shù)學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的要求,體現(xiàn)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對“四基”的考查意圖,同時還要認真思考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方法。對于我們老師來說,關鍵是怎么按照它的要求,領會它的意圖,幫助學生去適應、去“應考”的問題,就是怎么準確、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和相關的一些技能做好做對試卷上的題目。因此,知識掌握得越準確,技能越熟練,能力訓練越到位,能力越強,考試就越容易得高分。
關鍵詞: 初中數(shù)學 畢業(yè)復習 復習方法復習,首先要明確復習的目的,老師和學生各有各復習的目的:對老師而言,三年的付出、心血怎么才能(希望)使考試取得好的成績(效果)。對學生而言:既是學生初中三年來的學習情況的檢驗,又是為升學的選拔增加競爭的砝碼。對學校,考試的結果是學校辦學水平、教學質量最重要的體現(xiàn)。所以,學校、教師、學生、家長都非常重視初三畢業(yè)復習工作。不可否認,要取得最好的效果,教師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谶@一點,筆者對教師教學復習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一、準確把握復習的方向,提高復習的針對性、有效性和效率。
怎么才能提高復習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復習效率呢?當然首先是要解決好復習的方向問題,方向必須正確,方向偏了就會事倍功半,效果必然差;其次是措施得力。方向正確,措施得力,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組織中考,考試機構有它的要求和意圖,對于我們老師來說,關鍵是怎么按照它的要求,領會它的意圖,幫助學生去適應、去“應考”的問題,就是怎么準確、熟練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相關的一些技能做好做對試卷上的問題。因此,知識掌握得越準確,技能越熟練,能力訓練越到位,能力越強,考試就越容易得高分。
二、緊扣考試說明(考試大綱),回歸四基。
1.考試說明(考試大綱),老師一定要熟悉,一定要研究。不僅考試說明(考試大綱)要熟悉、深研,而且對考試的組織機構、命題人員也要熟悉和研究,這是中考命題的最重要的依據(jù),不符合考試說明(考試大綱)的試題是不會啟用的,這是原則、導向。緊扣考試說明,研究得越透,越到位就越能更好地把握復習的方向,復習的重點,以及復習的度。從而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做到事半功倍。
2.認真分析、比較近幾年的中考數(shù)學試卷命題的特點和規(guī)律,學生答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即原因診斷,預測和判斷今年的必考點、易考點、考點,制定好復習措施和策略。
3.夯實“四基”?!八幕钡膹土暿菙?shù)學復習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復習內容的主體,一定要落實好。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況且,初中畢業(yè)考試主要還是學業(yè)水平測試,重在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基本數(shù)學思想和基本思想活動經(jīng)驗。所以不要過分依賴復習資料,把教材甩在一邊,一味拔高,增加復習難度,這樣只能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不利于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效果一定不會好。
三、克服傳統(tǒng)而低效的復習方法,在提高復習效率上下工夫、做文章。
復習切忌全面開花,胡子眉毛一起抓。首先,要清楚地認識數(shù)學復習課與數(shù)學其他類型課(新課、習題課、講評課等)的區(qū)別。比如新課,新課是根據(jù)一定的教學目的,要學生認識、理解、掌握新知識,因此,教師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探究新知識,體驗和感受知識的發(fā)生和形成的過程,搞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通過學生參與,動手做,動腦思考,才能使知識過手過腦,成為自己的知識,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而復習課是知識的梳理、鞏固、深化和應用,在此基礎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復習目標。初中三年所學的內容面廣、點多、量大,要想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內遵循《數(shù)學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的要求,體現(xiàn)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掌握和運用好“四基”,提升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就要求老師在組織復習材料時一定要精選,按考試說明及近幾年考試中學生易出現(xiàn)的問題,選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有效性的材料。在復習過程中做到精講、善于歸納、總結解題規(guī)律、方法和原理,破題方向的分析(怎么入手),我們不僅要要求學生運用知識、技能解決這些問題,認真思考和領會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數(shù)學抽象,邏輯推理,數(shù)學建模,數(shù)學運算,直觀抽象,數(shù)據(jù)分析)的體現(xiàn)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具備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學生練習的選擇要精練,并要落到實處(有的教師貪多、搞題海戰(zhàn)術,給學生安排了很多練習,實際上學生根本沒有做,即使做了也是為了完成任務,效果極差)。
四、查漏補缺,確保效果。
教師對學生學習(復習)的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一個班的學生學情是不一樣的,就學習效果而言,有好、中、差三個層次。所以,要做好學情分析,共性的問題集體解決,個性的問題分類解決,培優(yōu)補差、分類提高。第一輪基礎復習和第二輪專題復習完后,要有意安排幾次綜合測試(模擬中考),老師一定要認真閱卷。認真分析,分析歸類學生在考試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這一點有的老師做得很不到位,考試次數(shù)不少、卷子發(fā)得不少,基本不改,更不分析,這種考試和做卷子基本上是無效的),然后認真評講。是知識的問題,教師應要求學生建立錯題本,通過教師評講,讓學生自己找到錯誤的原因,并記錄改正,過后,有意再練、反復練,直到原先的問題不再是問題。這樣,考試才能起到檢測的作用,真正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學生也才能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是非知識的問題,就要進行考試技巧的訓練,平時就應該嚴格要求,要求學生做題,先要看清題目,認真審題,題目不清、要求不明確不要急于去做,做了就是無用功,既費時(浪費了考試的寶貴時間)又無效;先易后難,簡單的題先做,難題,卡殼的題先放一下,后面有時間再做,能做多少算多少;答題書寫規(guī)范、表達清晰、卷面整潔,減少不必要的過失性失分,確保最佳成績。
五、注意考前學生的心理疏導,給學生減壓。
初三學生參加這種規(guī)模的考試還是第一次,考試的結果對自己影響也很大,多少還是有些緊張的。所以,這段時間不能因為學生復習效果不佳、成績不好,進步不大而埋怨,求全責備,說些增加學生心理壓力和心理負擔的話。相反,這段時間學生更需要我們老師多關心、關愛他們,和他們交流、談心,多鼓勵學生,用積極的心態(tài)克服困難,消除他們的心理負擔和壓力,樹立起信心。這樣,效果會更好些,讓學生將自己調節(jié)到最佳狀態(tài),輕松愉快地復習,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