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整理
?
臺灣地區(qū)要求電動自行車騎行者考駕照
文/本刊編輯部整理
臺灣交通部研議修法將電動自行車納為“輕型機車”,須通過考照、領有牌證才能上路。
電動自行車日益普及,全臺灣已超過18萬輛。電動自行車外觀與一般機車相似,雖有25km/h限速規(guī)定,卻有部分業(yè)者違規(guī)調高超過40km/h,加上不用考駕照、也不用戴安全帽,導致違規(guī)、肇事件數(shù)逐年增加,據(jù)交通部統(tǒng)計,2013年迄今共發(fā)生10起事故,造成10死3傷的悲劇。管理措施為提升電動自行車上路安全,交通部2016年底前將修法比照輕型機車,騎行者須考照、戴安全帽,否則予以處罰。
專家觀點:臺灣交通部路政司副司長王穆衡表示,目前電動自行車常見于觀光景點,違規(guī)、事故多,造成安全疑慮,因此著手強化上路規(guī)定,擬將電動自行車定義為“輕型機車”,2016年7月1日起電動自行車除強制胎紋檢驗,同時鼓勵戴安全帽。王穆衡指出,2016年底前將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納入電動自行車,未來比照機車須考照、通過路考才能上路,并強制戴安全帽,違者可處500元罰款,且須行駛于一般道路,須有駕照才能騎車上路。
民眾觀點:有民眾表示,曾于臺灣雙溪旅游時騎乘電動自行車,車速可達50km/h,也未強制戴安全帽,極具風險,支持交通部修法,但應進一步限制電動自行車騎乘范圍,避免與快車爭道,危及安全。
臺灣交通部指出,修正草案2016年底前出爐,2017年送交立法院審查通過即可上路,至于外觀與自行車相似的電動輔助自行車,仍定義為慢車。臺灣交通部指出,修正辦法適用所有新款電動自行車,違者可罰1200至3600元,并禁止行駛。
而針對業(yè)者規(guī)范,臺灣交通部于2015年5月3日并已公告修正“電動輔助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型式安全審驗管理辦法”,放大安全合格標章尺寸25倍,2016年7月起須于車牌處張貼,并禁止變更最大行駛速率,須提出“防止擅自變更速度上限”功能。
(編輯:季晨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