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偉,劉 立,韓正濤
(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北京100015)
液晶顯示器接地電阻測試技術研究
高宏偉,劉立,韓正濤
(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北京100015)
摘要:通過介紹液晶顯示器適用的新版信息技術設備安全標準GB4943.1—2011與舊版信息技術設備安全標準GB4943—2001中接地電阻測試要求的差異,闡述了信息技術設備接地電阻測試的詳細步驟,重點說明如何確定試驗電流和試驗時間,同時分析了試驗儀器的測試原理,總結給出了測試時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接地電阻;保護連接導體;保護電流額定值;過流保護裝置的額定值
接地保護是保障I類設備正常運行、防止發(fā)生觸電危險、降低干擾的重要安全措施。在I類液晶顯示器的安全檢測中,接地電阻測試是非常重要的測試項目,也是檢測保護連接導體接地連續(xù)性的重要試驗,設備中保護接地導體及其端子的電阻過大會影響設備的安全性能。隨著技術的進步,大電流的設備越來越多,而新的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標準又對接地電阻有了更嚴格的測試要求。本文從新舊標準中接地電阻測試的要求差異開始,結合實例詳細闡述了接地電阻的測試方法和測試儀器的原理,并提出多個接地電阻測試的關鍵性注意事項。
1新舊標準中的接地電阻測試要求差異
新版信息技術設備安全標準GB4943.1—2011已經實施,與GB4943—2001版本相比,二者的接地電阻測試要求存在部分差異,如表1所示。
根據表1的測試要求差異,同樣一臺被測設備,符合GB4943—2001接地電阻測試要求時,卻不一定能通過新版GB4943.1—2011標準中接地電阻試驗。例如,某臺被測設備為A型可插式設備,其輸入電流額定值為3A,熔斷器規(guī)格為T5AH250V,部分保護連接導體采用橫截面積為0.5mm2的單層絕緣導線。按照GB4943—2001進行接地電阻測試,試驗電流為4.5A(設備額定電流的1.5倍,設備的額定電流最小),試驗時間為60s,測試后接地電阻為0.043Ω。按照GB4943.1—2011進行接地電阻測試,試驗電流為32A(A型可插式設備保護電流額定值16A的200%),試驗時間為120s,測試后接地電阻為0.044Ω,橫截面積為0.5mm2的單層絕緣導線PVC絕緣層融化脫落,保護連接導體損壞,測試結果不合格。由此可以看出,新版標準對保護連接導體的接地電阻測試要求較舊版標準要更加嚴格[1-3]。
表1新舊標準中接地電阻測試要求對比
差異項目GB4943—2001條款2.6.3.2、2.6.3.3GB4943.1—2011條款2.6.3.3、2.6.3.4試驗中電路的保護電流額定值取以下3個中的最小值:1)設備的額定電流2)建筑物配線中過流保護裝置的額定值3)設備中過流保護裝置的額定值取以下幾個值中的最小值:1)對A型可插式設備,保護電流額定值是設備外提供的(例如,在建筑物配線中、在電源插頭中或在設備機架中)對設備進行保護的過流保護裝置的額定值,最小為16A2)對B型可插式設備和永久性連接式設備,保護電流額定值是設備安裝說明中規(guī)定的要在設備外提供的過流保護裝置的最大額定值3)對任何上述設備,保護電流額定值是在設備內或作為設備的一部分提供的用來保護需要接地的電路或零部件的過流保護裝置的額定值試驗施加位置測量應在電源保護接地端子和設備中按2.6.1條需要接地的點之間進行如果SELV電路是按照2.2.3.3要求的接地來進行保護的,測試部位是SELV電路的接地側與電源保護接地端子之間的連接電阻測試部位是保護連接導體,即電源保護接地端子與設備中按2.6.1條要求需要接地的點之間如果SELV電路或TNV電路是通過將被保護電路自身按照標準中2.9.4e)的要求接地來進行保護的,測試部位是被保護電路的接地側與電源保護接地端子之間如果電路是通過給被保護電路供電的變壓器繞組接地來進行保護的,測試部位是繞組的未接地側和電源保護接地端子之間試驗電流試驗持續(xù)時間試驗結果判定1)當電流額定值≤16A時:試驗電流:電流額定值的1.5倍試驗持續(xù)時間:60s結果判定:電阻不超過0.1Ω2)當電流額定值>16A時:(1)交流供電:試驗電流:電流額定值的2倍試驗持續(xù)時間:2min(2)直流供電:試驗電流:按制造廠商規(guī)定結果判定:保護連接導體兩端的電壓降不超過2.5V1)當電流額定值≤16A時:試驗電流:保護電流額定值的200%試驗持續(xù)時間:120s結果判定:電阻不超過0.1Ω。試驗后,保護連接導體不得被破壞2)當電流額定值>16A時:(1)交流供電:試驗電流:保護電流額定值的200%試驗持續(xù)時間:≤30A:2min30A
2接地電阻的測試方法
2.1接地電阻測試步驟
接地電阻測試的步驟涉及標準第2.6項多個子條款,進行測試時不僅需要注意判斷被測設備的接地類型、保護接地的種類、保護導體的類型,還要判斷保護連接導體的尺寸,以確定是否需要進行試驗。根據電源的供電方式、保護電流額定值確定試驗電流、試驗時間和試驗施加位置,進行試驗后判斷試驗結果是否滿足標準要求。完整的測試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接地電阻測試流程
2.2試驗電流和試驗時間的確定
由于現在被測產品種類繁多、結構復雜,所以判斷接地電阻測試的試驗電流、試驗持續(xù)時間就變得尤為關鍵。首先,要確定保護電流額定值,該額定值取決于設備的類型和過流保護裝置的位置。應先判斷設備屬于哪種可插式設備,例如A型可插式設備,B型可插式設備;然后確定過流保護裝置的位置,按照表1相關要求或條款2.6.3.3中a)、b)、c)的適用情況取最小值得出保護電流額定值。下一步判斷保護電流額定值是小于等于16A,還是大于16A。如果小于等于16A,則按照表1相關要求或標準2.6.3.4適用情況,試驗電流為保護電流額定值的200%,試驗持續(xù)時間為120s;如果保護電流額定值大于16A則判斷其供電方式,例如交流還是直流。如果是交流,則試驗電流為保護電流額定值的200%,試驗時間則是根據電流大小選擇標準規(guī)定的時間。如果是直流,則試驗電流和試驗持續(xù)時間按制造廠商規(guī)定進行測試[4]。
如果被測產品是按標準2.6.1b),且由通信網絡或電纜分配系統(tǒng)供電的,則根據標準要求,其試驗電流應為從此通信網絡或電纜分配系統(tǒng)中可得到的最大電流(如果已知)的150%,但不小于2A,試驗持續(xù)時間為120s。確認保護電流額定值對于確定試驗電流和試驗時間至關重要。
下面舉例說明:
例1:某設備為A型可插式設備,交流電網電源供電,金屬外殼,金屬外殼與保護接地連接,起保護接地作用,即金屬外殼為保護連接導體。
判定:此設備的保護額定電流為16A,則接地電阻測試試驗電流為32A,試驗時間為120s。
例2:某設備采用Ⅰ類結構變壓器,初級電路過流保護裝置為T4AH250V熔斷器,那么變壓器的接地保護電路部分即為保護連接導體。
判定:此設備變壓器部分的保護額定電流為4A,則接地電阻測試試驗電流為8A,試驗時間為120s。
例3:某永久性連接式設備,設備采用外接的40A斷路器作為過流保護裝置,金屬外殼與保護接地連接,即金屬外殼為保護連接導體。
判定:此設備的保護電流額定值為40A,則接地電阻測試試驗電流為80A,試驗時間為4min。
3測試儀器原理分析
標準要求是在試驗時間內測量保護連接導體通過試驗電流的電壓降,測試回路試驗電壓不超過12V,試驗電流可以是直流或交流。但是在測試電路中,只測試電源保護接地端子和需要接地的零部件之間的電壓降。并且應當注意,不能使測量探頭的接觸頭與設備導電零部件之間的接觸電阻影響試驗結果。
基于以上標準要求,接地電阻測試儀測試原理是恒流電源兩極引出的導線為被測導體施加試驗電流,用電壓表來測量被測導體兩端的電位差。接地電阻測試過程中使用的測試方法一般有兩種:二端法(見圖2)和四端法(見圖3)。
圖2 二端法測試原理
圖3 四端法測試原理
采用二端法進行測試時,電壓表檢測點在電流輸出端子兩端,測試回路中有接觸電阻和引出導線電阻存在,為了符合標準要求使這些電阻不影響測試結果,需要在測試前測量出接觸電阻(r1~r4)和引出導線電阻(R1~R2)的電阻值,待整個檢測完成后,用測試的電阻值減去接觸電阻和引出導線電阻的電阻值以得出最終的測試結果。這種測試原理在檢測時方法繁瑣,接觸電阻和引出導線電阻的阻值變化直接影響試驗結果,所以市場上的接地電阻測試儀基本不采用此方法。目前僅有少量品牌的接地電阻測試儀附加有二端法功能,但也都帶有補償功能,用于去除測試時接觸電阻和引出導線電阻的影響。
四端法是國際上通用的低電阻值測試方法,目前的接地電阻測試儀大都采用這種檢測原理。這種測試方法在進行試驗時,試驗電流施加回路與電壓檢測回路分開,電壓檢測端置于被測導體兩端,將接觸電阻r3和r4排除掉,利用電壓表輸入阻抗高的特點,電壓檢測回路中的接觸電阻(r5~r8)和引出導線電阻(R3~R4)可忽略不計,有效地避免了接觸電阻和引出導線電阻對被測電阻導體測試值的影響。
4接地電阻測試注意事項
1)接地電阻測試線應有承載高電流的能力,當測試電流較高時,測試線橫截面積較小會產生高溫,嚴重的會破壞測試線的絕緣,所以應采用橫截面積足夠大并且其絕緣耐高溫的測試線。
2)測試線與接地電阻測試儀測試端子的連接,一般采用U型插片和手擰螺紋端子連接,因為測試線經常因測試移動對短接處產生機械應力,多次使用后端子會出現松動,松動后的端子處接觸電阻會變大,在經過較高電流時會產生高溫,都會影響測量結果和儀器本身的壽命。
3)在進行接地電阻測試時還應注意儀器引出的兩個試驗夾子在夾緊被測樣品時應盡可能地擴大接觸面積,降低接觸電阻。因試驗電流較大,接觸電阻過大會產生高溫,造成被測導體的絕緣變形甚至絕緣失效,從而影響實驗結果。
4)如果接地電阻測試儀采用校準物為100mΩ的電阻進行功能性模擬校準,在進行校準時,接地電阻測試儀的測量結果處顯示為100mΩ,同時會報警提示測試不通過。標準中的要求是“電阻不超過0.1Ω”,即實際進行測試時結果為0.1Ω也是合格的。在實際檢測中如果測試值正好是100mΩ時測試儀報警,不應判 斷被測設備接地電阻測試不合格。應當仔細排除在進行試驗過程中影響測試結果的因素,如錯誤的試驗施加位置、接觸電阻的影響等。排除這些因素后,還應考慮接地電阻測試儀本身的測量誤差和設備計量后給出的測量不確定度,經過分析這些參考數據來判斷試驗結果是否滿足標準要求。如果是進行型式試驗測試結果為臨界值,還應考慮實際批量生產時的生產工藝是否能保證每臺設備均滿足標準要求。
5結論
通過對新舊兩版信息技術設備安全標準中接地電阻測試要求的對比,指出了新版標準測試要求的嚴格性,介紹和分析了測試方法與儀器原理,總結檢測經驗提出注意事項,對減少影響測試結果的因素,提高I類液晶顯示器安全檢測中接地電阻測試的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GB4943.1—2011《信息技術設備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應用指南[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GB4943.1—2011 信息技術設備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GB4943—2001《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4]費業(yè)泰.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閆雯雯
2016年3月23日—26日,廣播電視行業(yè)盛會——第24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2016)如期登陸北京,與往期相比,本屆CCBN2016的主題報告會、展覽會、BDF論壇等系列活動的氣氛更加熱烈,展現出轉型變革中的廣電行業(yè)努力探索、求新求變的積極態(tài)度。
CCBN2016展現廣電新面貌
《電視技術》編輯部
主基調:科技創(chuàng)新推動融合、轉型
在CCBN2016的主題報告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田進在題為“深化媒體融合 推動廣電全面轉型升級”的報告中指出,“創(chuàng)新引領發(fā)展,科技贏得未來”,應加快推進中國廣播影視科技創(chuàng)新,以科技創(chuàng)新推動廣播影視全面轉型升級,搶占網絡信息技術制高點,積極主動開展云計算、大數據、智能技術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的研發(fā)和應用,推動高新技術與廣電業(yè)務融為一體,實現從簡單相“加”到深度相“融”,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圍繞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融合發(fā)展,推動廣電全面轉型升級,主要談四個“強化”和四個“著力”。
四個“強化”:
一要強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科技創(chuàng)新重要思想,全面貫徹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指導方針。
二要強化對當代科技進步和媒體演變趨勢的認識和把握。
三要強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新需求新期待的服務意識。
四要強化加快廣電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時代感緊迫感。
四個“著力”:
一、著力實施深度融合戰(zhàn)略,打造“新視聽”。
二、著力推動廣播影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培育和激發(fā)新動能。
三、著力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讓科技創(chuàng)新成為推動廣電轉型升級的強大引擎。
四、著力構建適應新視聽產業(yè)發(fā)展與應用、管理與服務技術體系,帶動廣電全面轉型升級。
CCBN2016上的新科技
每年的CCBN都會出現很多新科技的身影,今年也不列外。除了大家熟知的云計算、大數據、全媒體等,一些非常新鮮的科技名詞,如VR、量子通信、HDR等,也在CCBN2016上紛紛亮相。
1)VR
在已經過去的2015年,國內VR資本市場幾近瘋狂,該領域投融資已經超過了10億元,VR概念股更是飆漲。同時,VR的概念也被當做刺激消費者購買的“噱頭”出現在可穿戴等多種移動終端上,VR作為一種全新的視聽手段,已經慢慢走入廣大消費者的身邊。2016年,被定義為VR元年,在此次CCBN2016大展上,自然也少不了VR的身影。
VR未來的健康發(fā)展離不開豐富的內容,電視臺方的積極探索必不可少。廣電內容領跑者之一的芒果TV于CCBN展當月在全平臺正式上線了《我是歌手》VR專區(qū),并在展會期間重點展示了國內首款裸眼VR視頻——《我是歌手4》,觀眾只需按住鼠標輕輕拖動電腦或者晃動手機,就可全角度了解到舞臺、歌手、觀眾以及現場等時空布局,如同來到歌手競演現場,非常過癮。另一領跑者上海東方明珠也在展會期間發(fā)布了自己的VR路徑規(guī)劃,即“VR內容原創(chuàng)-云平臺生產和傳輸-BesTVAPP終端展現”,最新的BesTVAPP啟航版已于3月22日發(fā)布,內設VR專區(qū)。未來幾年,SMG將逐步搭建VR內容生產分發(fā)平臺,充分利用集團內部大量的現場演繹資源,探索VR技術在各類互聯網內容分發(fā)渠道的應用實踐。
遼寧廣播電視副臺長車凱強則在主題報告會上介紹了遼寧廣播電視臺的VR產業(yè)布局,即VR頻道化,將傳統(tǒng)電視資源放入全景VR場景中播出,觀眾通過手機和專用VR眼鏡完全可以沉浸式地全景式觀看節(jié)目,場景中除了視頻外還可以插入各種圖片、表格、廣告等,增加多種互動,實現跨時空的交互體驗。在制作方面?zhèn)鹘y(tǒng)節(jié)目已有大量素材可以利用,現在的制作工具已經非常強大,互聯網上新媒體也提供大量創(chuàng)新工具和互動能力,根據不同節(jié)目形式,可以采用多種擴展的方法進行制作。在播出方面,這些增加的內容可以通過專門的伴播服務器在互聯網上進行播出,不需要專門的全國沿路,用IP傳輸到用戶的智能手機上,并和傳統(tǒng)節(jié)目嚴格同步。在觀看方面,用戶只需在手機上裝上專門的APP,使用價格非常低廉的VR眼鏡即可觀看,并且支持家庭多人同時觀看。VR眼鏡產業(yè)參與者眾多,可以為用戶提供各種個性化的選擇。
VR內容制作最大的變化之一是要完成360度全景視頻內容,這就對拍攝設備以及后期制作的軟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較常見的方式是通過多目攝像機捕捉真實三維空間的圖像信息,然后使用軟件將這些相機輸出的多張平面圖拼合成360度全景景觀,用二維的平面圖模擬真實的三維空間,從而讓觀看者擁有沉浸式的視覺體驗。CCBN2016上,七維科技展出的Go!Pano就具備這樣的功能,它既支持實時無縫拼接及實時預覽,也支持實時全景云直播及實時全景虛擬植入的360度全景合成軟件,而且兼容GoPro、Drift攝像機以及Red、Alexa等專業(yè)攝像機的多目拼接組合。記者在現場體驗了Go!Pano帶來的VR效果,視野中真假人物交錯,單調的展廳頂棚被虛擬成了演播室式的白色屋頂,但遺憾的是,真假景變換地不夠自然,很容易被人看穿。
如果說VR帶來的“身臨其境”有一半是來自視覺,那另一半則來自聽覺。MP3的締造者之一的FraunhoferIIS在CCBN上就帶來了專為VR服務的系列聲技術,涵蓋聲音捕獲、后期制作、傳輸以及還放的全過程,其中聲音還放技術FraunhoferCingo能夠結合頭部運動計算還放3D音頻內容,從而為聽眾營造了一個能夠從各個方向感知聲音的3D空間。展會現場,記者佩戴了使用該技術的SamsungGearVR設備及耳機,能夠清楚地感知汽車馬達由遠及近的聲音變化,也能夠根據蒼蠅的叫聲在360度場景中準確定位其位置,聲音的臨場感十足。
事實上,無論是內容和技術,VR的腳步才剛剛開始,未來,從VR內容表現、VR內容生成與制作、VR內容編碼、VR交互、VR內容存儲,到VR內容分發(fā)、VR顯示等關鍵技術等都需要相關的行業(yè)標準,更需要廣大從業(yè)者的積極參與和全行業(yè)的合理布局。
2)量子通信
我國的“十三五”規(guī)劃中提出了未來五年計劃實施的100個重大工程及項目,其中第3項就是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所謂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信方式,是近二十年發(fā)展起來的新型交叉學科,是量子論和信息論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其最突出的優(yōu)勢就是效率高且絕對安全。
CCBN2016上,記者欣喜地看到在量子通信這樣的國家級課題中,也活躍著廣電人的身影。在中國有線的展臺處,赫然開辟了一塊“量子通信揭開新興通信產業(yè)新篇章”的展區(qū),詳細介紹了廣電參與量子通信建設的成果:2014年8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簽署“京滬干線”任務書;2015年5月28日簽署《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通信合作協議》;2015年9月10日,廣播電視規(guī)劃院與中科大正式簽訂合同,與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共同參與推進國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范項目,規(guī)劃院方面將具體由NGB技術應用實驗室承擔,協助中國有線搭建量子通信廣電應用實驗系統(tǒng),提供比對測試、安全評估等專項研究和技術服務。
同時,該展區(qū)還以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對量子通信的基礎理論、應用方式以及在研的量子保密通信終端設備(GHz量子網關、高速加密機和量子VPN)、核心設備(百兆單光子探測器、千兆單光子探測器)及網絡設備(全通型光量子交換機、矩陣型光量子交換機)和網絡解決方案(可拓展組網集控站)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讓廣大參觀者一飽眼福。
2016年是量子通信攻堅決勝之年:全球首個廣域量子保密通信干線網絡——“京滬干線”,將于2016年內全線開通;我國研制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wèi)星,將于2016年內發(fā)射;我國將在全球率先實現“星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我們期待量子通信技術在中國這片技術沃土上真正地落地、開花、結果。
3)HDR
在電視機更新迭代飛速的今天,一項為提升畫質色彩的新技術——高動態(tài)范圍(HDR),能夠有效提升畫面明亮與黑暗區(qū)域的反差,實現更好的畫質表現,成為各終端廠商角逐的新戰(zhàn)場。
在此次CCBN展會上,索尼展出了4KHDR技術,不但現場實時信號可以輸出4KHDR圖像,在后期制作中也可以得到4KHDR素材,在現場還有SDR和HDR素材的直觀對比,方便觀者對4KHDR直觀的了解。
而杜比視界(DolbyVision)解決方案將HDR高動態(tài)和廣色域結合在一起,是目前較高端的HDR技術。杜比視界解決方案在內容制作端就需要符合HDR制作標準,再通過特定芯片和符合要求的顯示屏將其展現給用戶。目前,中國彩電企業(yè)中已經有TCL的量子點電視和創(chuàng)維的OLED電視支持杜比視界,在現場也展示了這兩款產品。
在AVS工作組的展位上,記者還看到了由海思制作的AVSSLFHDRDemo,測試畫面被縱向一分為二,使用了AVSSLFHDR技術的一側畫面色彩明顯更加豐富,更能夠吸引參觀者的觀看欲望。據了解,AVSSLFHDR由中國AVS數字音視頻編碼技術標準工作組制定,是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HDR解決方案,該標準已經可以在“機頂盒芯片+電視機芯片”支持,將進一步加快產業(yè)落地。其核心AVSSLFHDREOTF根據人眼對亮度的敏感特性來制定,可以很好地呈現人眼動態(tài)范圍內的視頻細節(jié),體驗效果與業(yè)界其他HDR方案相當。
4)TVOS2.0
近年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一直在積極大力開展智能電視操作系統(tǒng)(TVOS)等下一代廣播電視網關鍵技術的研發(fā)。TVOS2.0軟件版本的正式發(fā)布時間為2015年12月26日,從這個意義來講,其確為廣播電視領域的技術新兵。
目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工信部正在聯合組織,共同推進TVOS2.0產業(yè)化與規(guī)模應用示范。在此次CCBN2016大展上,TVOS2.0更是作為“廣播電視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展”的主體內容閃亮登場。該展全面展示了在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組織研發(fā)并發(fā)布的智能電視操作系統(tǒng)TVOS2.0軟件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以及組織實施國家“核高基”項目《智能電視終端操作參考設計開發(fā)及批量應用》和開展TVOS應用示范的情況。通過智能全媒體引擎、智能人機交互、智慧家庭等核心能力和有線、直播衛(wèi)星、地面無線、互聯網電視、IPTV及其融合等典型應用場景,較全面地演示了TVOS2.0軟件支撐廣播電視融合業(yè)務和智能終端創(chuàng)新的能力,展示了產業(yè)化進展和生態(tài)鏈的支持情況,描繪了TVOS的演進方向和路徑。
從2014年初開始,東方有線、江蘇有線率先開展了電視TVOS1.0應用示范。其中,東方有線已部署70萬多臺TVOS智能電視機頂盒。2014年6月22日,總局發(fā)文要求各地廣電網絡公司開展TVOS1.0規(guī)模應用試驗。2014年12月16日,陜西有線啟動了TVOS規(guī)模應用示范,積極推進TVOS智能電視終端在陜西全省的全面部署。2015年12月26日,TVOS2.0在長沙發(fā)布,湖南有線啟動了TVOS2.0應用示范,山東、江蘇等很多地方已經開始規(guī)?;褂谩4舜纬晒股线€展出了上海、江蘇、湖南在TVOS落地示范方面進行的諸多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TVOS開啟了廣電終端智能化的時代,它不再是個簡單的智能電視操作系統(tǒng)版本的概念,而是廣電智能終端的技術體系的概念。TVOS只有持續(xù)演進升級,才能滿足媒體融合發(fā)展和日益增長的用戶需求。
4K技術深度延展理念日臻完善
4K的需求源于觀眾對于視頻體驗越來越高的要求。在互聯網時代,人們追求清晰的畫面、仿真的臨場感以及震撼的視覺效果,因而4K勢必成為電視行業(yè)發(fā)展的熱點。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田進在CCBN2016主題報告會上也曾表示:“應加快推進各省地市電視臺主要頻道高清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4K超高清電視試點,進一步提升3D電視制作水平,為新視聽產業(yè)發(fā)展奠定技術基礎,打開未來成長空間。”
在市場的強烈需求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4K的技術理念在實現了深度發(fā)展。在本次CCBN上,4K不負眾望地在采集、制作、播出等環(huán)節(jié)推陳出新,4K生態(tài)圈初見倪端。但不同于往昔的是,真4K產品和支持TVOS的4K方案更為令人矚目,下面請隨小編一起回顧展會中的4K靚影。
1)4K去偽存真
“真4K”的概念一經提出,便在廣電行業(yè)中掀起了“真假李逵”的大討論。廠商們紛紛將重點轉移到以“真”示人,一時間涌現出眾多“真4K”產品。隨著時間的沉淀,4K技術有了長足發(fā)展,行業(yè)認知也不斷完善,這都使得“真4K”產品在市場上拔得頭籌,成為行業(yè)的主流。
創(chuàng)維真4K智能機頂盒支持包括TVOS2.0操作系統(tǒng)在內的最新版智能操作系統(tǒng),采用目前市面上最新4核64位高性能處理器,支持多路超高清視頻的解碼播放和顯示,可以深度定制開發(fā),協同處理直播電視、點播視頻、互聯網電視和跨屏互動內容等各種形態(tài)的媒體,產品內容更豐富,產品系統(tǒng)更智能。在現場體驗可以發(fā)現,這款產品外觀清新,支持4K極清畫質,換臺操作的響應非??欤嬛挟?、多屏互動等特色功能也令人驚喜。
浪潮真4K智能媒體網關提供高速互聯網和家庭終端互聯的所有功能。其主要具備了四大功能模塊:數據交互、智能路由、網絡接入與視頻分發(fā)。HMG2100S支持比1 080p高清4倍清晰度的4KP60(4K清晰度/逐行掃描/ 60Hz幀頻)10bit(色深)視頻解碼輸出,并可以支持多路HD轉碼和解碼能力,滿足家庭內多個視頻同時收看的需求;內置Cablemodem3.0/3.1模組,支持高達1Gbit/s下行帶寬,為有線電視運營商開展寬帶接入提供高帶寬服務能力;同時搭載支持802.11ac3×3MIMOWiFi模塊,可提供更快更穩(wěn)定的數據交互,以及智能路由服務。
晶晨半導體(以下簡稱Amloigc)64位真4K智能機頂盒SOC——S905榮獲CCBN2016產品創(chuàng)新杰出獎。S905是Amloigc2015年推出的行業(yè)首款真4K、64位智能機頂盒SOC,采用了28nmHPCHKMG工藝,S905集成了4核ARMCortex-A53CPU2.0GHz和5核Mali-450 750MHz+圖形處理器,支持4K60f/s視頻硬解碼和點對點顯示,以及H.265 10bit和AVS+等多種格式,支持HDMI2.0,HDCP2.2,同時采用eMMC5.0標準接口,并支持更高頻率DDR3 2133,可以完全滿足國際上定義的UHD-1超高清第一階段標準。
2)4K融入TVOS2.0
TVOS2.0在設計之初就將4K視為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4K技術也在積極打造融合TVOS2.0系統(tǒng)的相關方案。除卻上文提及的支持TVOS2.0的創(chuàng)維真4K智能機頂盒,還有很多廠商帶來了他們對4K與TVOS2.0相融合的新理念、新產品。
海思全4K芯片解決方案展示了從平移高清到端到端全4K的全系列方案,詮釋了海思“攜手TVOS,助力智匯廣電4K新時代”的參展主題。該運營商級的全4K芯片解決方案擁有高分辨率、高動態(tài)范圍、高量化精度、高幀率、廣色域等特點。支持TVOS2.0、Linux以及Android5X操作系統(tǒng)。設計了TVOS2.04KP60芯片解決方案,Hi3798CV200采用4核ARMA53CPU,多核GPU,支持4KP60 10bit解碼。
中興4KTVOS展示了在廣電領域的EPG及體驗,并以“真4K極致體驗”為口號。產品支持TVOS和Android系統(tǒng);H.256視頻編碼,4K分辨率輸出;采用DVB+OTT雙模;支持高級安全的條件接收系統(tǒng)。
3)4K生態(tài)圈初見倪端
在4K采集、制作、播出領域,老牌廠商們保持其優(yōu)勢,并在理念上更進一步,為建立4K生態(tài)圈打下堅實基礎。
(1)內容采集
索尼4K攝像機的全線產品及部分主流高清應用方案亮相CCBN。專門用于演播室、轉播車、大型活動直播的4K/高清系統(tǒng)攝像機HDC-4300,能夠以4K及超高速拍攝給觀眾帶來非凡的視覺效果和臨場感;XDCAM家族又添新成員PXW-X580,增加4K升級功能,將成為未來同時滿足4K、高清拍攝的主力肩扛式攝像機。4KHDR技術不但現場實時信號可以輸出4KHDR圖像,在后期制作中也可以得到4KHDR素材,在現場還有SDR和HDR素材的直觀對比,方便觀者對4KHDR直觀的了解。
松下VaricamLT4K攝像機、AJ-PX5000MC存儲卡式攝錄一體機、AJ-PX280MC手持攝錄一體機以及P2網絡應用解決方案備受好評。VaricamLT4K攝像機于今年2月10日在美國發(fā)布,參展CCBN2016是其全球首次展示。該攝相機配備Super35mm感光元器件,支持:EF卡口/PL卡口;雙原生觀光度ISO800與ISO5000;動態(tài)范圍擴展14檔以上;4K60p變幀及HD240p變幀等。
(2)節(jié)目制作
華為4K超高清制作與融合媒體云解決方案旨在幫助廣電媒體客戶構筑4K超高清視頻節(jié)目制作平臺,提升4K時代的核心競爭力。華為OceanStor9000是業(yè)界第一個支持6層4K超高清視頻編輯的分布式NAS媒體存儲解決方案,其InfoTurbo技術是為媒體行業(yè)量身打造的技術包;OceanStor9000單系統(tǒng)可達100Pbyte超大容量,可盤活近60萬小時4K媒體資產,單套系統(tǒng)可從3節(jié)點平滑擴展到288節(jié)點,1分鐘內完成節(jié)點擴展;華為存儲方案提供單一文件系統(tǒng)支持整個4K工作流,全IP化存儲方案節(jié)省素材拷貝時間,視頻編播操作可在一套系統(tǒng)內完成。1月份,華為攜手優(yōu)酷土豆在北京發(fā)布4K聯合實驗室,建立國內最大的4K內容服務平臺,向業(yè)界傳遞了構建4K視頻新生態(tài)的信心。截至目前,華為媒體解決方案已成功應用于中國中央電視臺、鳳凰衛(wèi)視、深圳廣電、北京電視臺、法國照明娛樂、泰國TrueVisions、印度TATASky等超過500家全球著名電視臺和影視機構。
大洋4K全業(yè)務鏈展區(qū)從4K包裝與合成、4K后期編輯制作、4K雷馳轉碼、4K圖文及播出的4K全業(yè)務解決方案的精彩。
新奧特4K解決方案區(qū)推出了全線4K產品,產品涉及4K多通收錄、采集、編輯、在線圖文包裝、背景大屏包裝以及4K播出,實現節(jié)目制作到播出全流程完整的解決方案。
Avid4K制作網絡系統(tǒng)展示了一套由支持原生編輯4K媒體的當家王牌視頻制作軟件MediaComposer,搭載強大專業(yè)視頻I/O接口Artist|DNxIO,配合高擴展性共享存儲ISIS1000/5500,所構建高效率低成本4K制作網絡系統(tǒng),為電視臺4K規(guī)?;谱麂伷降缆贰?/p>
(3)電視終端
除了消費市場上豐富的4K終端電視機之外,專門為運營商開發(fā)的定制機也愈發(fā)多起來。永新視博聯合富士康發(fā)布廣電定制4K智能電視機。永新視博基于多年的技術積累與市場經驗,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了下一代家庭智能路由網關,結合富士康集團4K智能電視機等終端,對網絡與內容做到可管可控,向用戶提供更優(yōu)質的有線與互聯網體驗。永新視博與富士康集團聯合發(fā)布廣電深度定制4K智能電視機,并簽署相關戰(zhàn)略合作協議,為中國有線網絡共同提供廣電定制版智能電視機,一起打造基于廣電有線網絡的可管可控智能4K電視機生態(tài)圈。
CCBN2016演講精粹
?國網公司副總經理曾慶軍:全國有線電視網的互聯互通
在“運營商國際峰會”上,國網副總經理曾慶軍發(fā)表了主題為《全國有線電視網的互聯互通》的演講,并在演講中首次提出國網CHIAN模式平臺,實現全國有線電視網絡從物理網絡、多媒體內容、創(chuàng)新業(yè)務、用戶終端等多維度的互聯互通,具體實施舉措包括:
1)骨干基礎網絡(一期):通過國網公司IP交換和內容分發(fā)網建設項目一期,完成骨干IP網升級,核心節(jié)點總帶寬提升至163Gbit/s,匯聚節(jié)點覆蓋10省,并建設CDN、DNS、安全等相關系統(tǒng);新建10個骨干直連點(NAP節(jié)點),與電信運營商網絡互聯互通;新建部分100GOTN傳輸系統(tǒng),增加全國干線網絡的整體吞吐能力;結合國干網已具備的4萬公里光纜及80×10Gbit/s容量的IP數據網,初步具備了聯通全國各省級有線電視網絡并提供互聯網寬帶接入服務的干線網絡傳輸能力。
2)云平臺建設(一期):在北京、西安等三地數據中心建設支持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池化與統(tǒng)一管理的云基礎平臺;每個數據中心與國干網、互聯網相連;通過云平臺提供的IaaS層基礎設施服務,初步具備支撐CHINA模式平臺下多種應用系統(tǒng)的運算、存儲及網絡能力。
3)構建國家級互聯網新媒體集成播控平臺進而打造“全國視頻云”平臺。作為國家級媒體資源總入口,“全國視頻云”平臺針對廣電網絡鎖設計的完善的內容審查、安全播出保障、版權保護等系統(tǒng),滿足了國家對電視屏幕的安全性要求?;谝曨l智能識別技術,可有效針對互聯網內容進行實施甄別,實現全時全網的、智能化的視頻服務可管可控。通過全國視頻云的頂層管控,可充分發(fā)揮廣電網絡獨具的綠色安全優(yōu)勢。
4)構建中央、省份兩級BOSS平臺,強化產品、用戶的全國統(tǒng)一管理。
5)抓緊用戶終端,以智能機頂盒為支點,打造電視屏的互聯網媒體導航平臺。
6)從戰(zhàn)略高度重視大數據技術的極致化應用。
7)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變革視頻廣告市場規(guī)則,實現收益最大化。
8)構建國家級智能電視設備APP應用集成分發(fā)平臺。
9)實現視頻娛樂服務與互聯網接入服務的有線無線融合覆蓋。
此外曾慶軍表示,今年國網的二期建設已經開啟,目前是與一期建設同步進行。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司副司長董年初:廣電媒體如何實現向新媒體轉型
在“媒體融合論壇”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司副司長董年初作了題為《傳統(tǒng)廣電媒體的融合之路》的主題演講,并指出要通過建立連接互動和協同創(chuàng)新、做好延伸服務,實現廣電媒體向新媒體的轉型。
第一是建立連接,連接是互聯網的本質,也是互聯網能夠加的根本原因所在。廣播電視是單向傳播,連接是廣播電視的短板,必須把這個環(huán)節(jié)盡快扶起來,這是基礎環(huán)節(jié)。
第二是建立互動,光連接沒有互動,產生不了新的傳播力,互動不形成規(guī)模也產生不了很大的價值,多大算是規(guī)模?就城市來講如果能產生100萬戶的連接用戶,算是規(guī)模。到省級層面上如果產生上千萬級的連接算是規(guī)模,全國性媒體必須上億的連接才叫規(guī)模。
第三是營銷多關心營銷,連接的潛在價值如果不去做營銷產生不了生產力,產生不了可持續(xù)發(fā)展力。
對廣播電視來說,融合就是要講協同創(chuàng)新,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個是傳播媒體跟新媒體一體化發(fā)展,不能兩張皮,現在廣播電視新媒體基本上是兩個部門,一定要想辦法把這兩個打通;第二個整個環(huán)節(jié)要建立一體的協同創(chuàng)新和融合,節(jié)目制作、節(jié)目傳輸、營銷體制機制的再造都要進行一體化的創(chuàng)新。這是廣電跨界融合協同創(chuàng)新最本質的內容。
延伸服務,就是互聯網的跨界融合,也是“電視+”。廣電做延伸服務,有這個基礎條件做,有這個能力做,也必須要做,光做媒體已經遠遠不夠。廣電有一定的基礎,一個是視頻內容,第二個媒體已經滲透到社會上生活的方方面面,廣電有這種做延伸服務的基本條件,是通過連接把媒體變成新興媒體以后向相關服務領域的延伸。
延伸可以有至少有兩個方面的事情可以做,一個是基于版權的延伸,一個好的節(jié)目內容可以做版權營銷,產生很多產品豐富產業(yè)鏈,第二個基于廣電品牌的延伸,廣電有權威性、公信力,利用這種能力介入智慧家庭、城市、社會、鄉(xiāng)村的服務,還能找到很多新的增長點。
廣電的延伸也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有利于社會發(fā)展,有利于改進人民福祉的業(yè)務可以做,可以延伸,對履行新聞媒體使命和責任的,可能造成負面影響的不能做。廣電是延伸服務的目的最終還是要回到提升廣電的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和引導能力上面。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整合廣電資源加快廣電云建設
在“廣電云與大數據論壇”上,杜百川指出,目前來說云比大數據對廣電要重要得多。廣電加快轉型升級,最重要的一塊就是云。
國內云服務的市場增長率變化較大,國內云的增長遠遠大于全球云的增長速度。云技術的采用本身就是一個廣電轉型的過程。比如說臺內,采用云架構實際上就是整合臺內資源的過程,建云的過程就是整合全臺資源的過程。再說臺間,區(qū)域性的云或者整體的、全國性的云一定會整合起來。中央、省和地方電視臺資源整合,按照區(qū)域建立若干個廣電云是必然趨勢,云架構的采用將加快中央、省和地方節(jié)目的制作能力、網絡傳輸能力和用戶傳播能力的整合,這也會極大地改變中央、省和地方電視臺的關系。傳輸和集成方面,網絡電視、IP電視、有線電視會逐步轉成一站式服務的方式,如果采用云技術,也會改變電視臺、節(jié)目集成商、有線電視、IP電視和網絡電視之間的關系。
整合廣電資源是建設廣電云的最佳途徑,所以廣電整合自身電視臺、有線、監(jiān)測等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建設廣電云是一個最佳途徑??梢钥吹?,云是未來一切業(yè)務的基礎,失去了這一基礎,廣電未來將一無所有。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家應急廣播中心主任高南軍:應急廣播體系建設與思考
在“CCBN2016公共服務論壇”上,高主任主要從四個方面對應急廣播進行介紹。包括公共服務對應急廣播的要求、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情況、國家應急廣播中心進行的一些的體系建設工作以及對今后應急廣播進一步發(fā)展提出了建議。
高主任梳理了近兩年應急廣播建設進展情況,一是成立了應急廣播中心,二是國家應急體系的運行維護,三是應急管理機構的業(yè)務溝通和協調。最后,他強調,應急廣播應該倡導大面積的理念,社會各界在已經取得成效的基礎上應繼續(xù)加強合作,加快實驗步伐,為早日建成統(tǒng)一聯動、安全可靠的國家應急廣播體系,為保障經濟社會發(fā)展,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共同努力。
CCBN2016企業(yè)之聲
大洋厚建:重塑媒體的生產流程是當下
“媒體融合”的關鍵
大洋公司副總裁兼厚建公司CEO 沈偉
“媒體融合”這一概念的提出距今為止已經兩年了,從最開始業(yè)界對概念的不斷接受,到今天業(yè)界對融合生產和融合運營的不斷探索,腳步從未停止。大洋公司副總裁兼厚建公司CEO沈偉先生認為,重塑媒體的生產、制作和輸出流程是當下“媒體融合”的關鍵。
沈偉先生提出,“媒體融合”的雛形,是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之間內容的交換和互通,傳統(tǒng)媒體完成的產品可以通過接口發(fā)布到新媒體平臺上去,同樣,新媒體的資源也可以作為傳統(tǒng)媒體的來源稿件。
近兩年,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媒體信息更加多元化,不再是單向的廣播內容,更多的是交互的、互動式的信息。作為媒體內容的核心,信息包在整個生產流程當中,所有的耦合都被打散,這就意味著,信息包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節(jié)點都可以到達任意的媒體平臺,而不在乎是原來傳統(tǒng)的渠道,還是新的渠道。從這個意義來講,“媒體融合”的核心不再是內容互通,重要的是,媒體內容應該以怎樣的形式生產出來,在哪些節(jié)點合適以怎樣的渠道輸出出去。換言之,在媒體生產的過程當中,怎樣通過現有的技術手段去重塑流程,這才是現階段‘媒體融合’的關鍵。”
舉例來講,以往只有使用專業(yè)的攝像機才能拍攝專業(yè)的電視節(jié)目,現在手機也能實現,雖然手機的攝像能力遠不及專業(yè)攝像機,但是在數量上卻擁有絕對優(yōu)勢。一個電視臺的專業(yè)攝像機量能達到成百上千,而用戶的手機量很容易就能達到百萬、千萬,甚至更多,通過對大量手機視頻數據的集中處理,也能夠得到專業(yè)的節(jié)目內容。同時,由于有了用戶的參與信息,能指導下一步的新聞生產工作,比如當了解到用戶對事件的哪個環(huán)節(jié)更感興趣就多拍攝相關信息,或者更多采用近景拍攝的方法等。除了集中式的處理,還可以實現專業(yè)的匯集輸出,以及基于大數據的定制性的輸出,比如定向性地推送針對用戶本身、用戶區(qū)域以及針對用戶興趣的新聞內容,從而讓用戶對新聞的認知“千人千面”。
在實踐中,大洋旗下控股企業(yè)厚建公司在媒體生產的流程再造方面一直是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著積極地探索:2010年后陸續(xù)推出了M2O新媒體綜合運營平臺、“叮當”APP自助生產運營平臺、“星秀”互動社區(qū)平臺等系列新品,并得到了業(yè)界的廣泛認可。
經過不斷探索,厚建公司集合互聯網領域的經驗,以及大洋公司自身在傳統(tǒng)媒體生產的雄厚經驗的雙重優(yōu)勢,不斷創(chuàng)新媒體的生產、制作和輸出流程,積極迎接“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
新奧特:融合成就未來
新奧特數字傳媒解決方案事業(yè)群舒文琦總監(jiān)(右)和產品與方案設計中心呂輝副總監(jiān)(左)
近來,“融合”一詞可謂風頭無兩,如何提升廣電面向媒體融合的綜合制播能力成為行業(yè)探討的焦點。2月份,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布《電視臺融合媒體平臺建設技術白皮書》更是拉開了融合時代的帷幕。作為參與起草白皮書的專業(yè)技術廠商,新奧特頗具心得,在CCBN2016上以“融合所向 媒體所想”八個字深度詮釋媒體融合。
新奧特重點打造的CDVAnywhere融合媒體解決方案區(qū)以開放、標準、靈活、創(chuàng)意無限為理念,展示了Newsphere融合新聞、Editsphere融合制作、Mediasphere全媒體內容庫、Distsphere融合發(fā)布、Opsphere融合運營、ONAIRPaas+云管平臺六大模塊。
1)融合·源起
談及融合媒體的建設背景,新奧特數字傳媒解決方案事業(yè)群舒文琦總監(jiān)認為,融合媒體是時代的產物,是媒體單位提高生產效率的捷徑。傳統(tǒng)的廣電制播網絡平臺(全臺網1.0時代)更側重于音視頻處理能力,以及文件化在臺內互聯互通的能力。在互聯網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傳統(tǒng)的制播網絡系統(tǒng)暴露了它的不足,不利于內容快速聚合、快速生產、快速分發(fā)以及用互聯網的思維完成內容運營。而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IT技術的媒體云平臺較傳統(tǒng)平臺更重視對外聯通、更注重傳統(tǒng)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fā)展,旨在將媒體屬性與互聯網屬性相融合。
針對展會主題“融合所向 媒體所想”的由來,新奧特產品與方案設計中心呂輝副總監(jiān)說道:“融合發(fā)展有著政策的導向,媒體要以內容和用戶為導向,互聯網飛速發(fā)展,傳統(tǒng)媒體業(yè)務模式的弊端愈發(fā)明顯,包括電視廣告下滑、用戶流失等問題突出,因而亟需通過融合的方式調整布局。作為數字媒體領域領先的內容生產及運營技術與服務商,我們有責任為媒體所想?!?/p>
2)融合·探索
新奧特融合媒體解決方案在新聞、制作、內容、發(fā)布、運營以及平臺六個方面實現融合,其優(yōu)越的性能受到眾多電視臺的青睞,并在不久前的兩會報道中有不俗的表現,助力江蘇、云南等臺通過公有云實現內容快速匯聚、篩選以及精準分發(fā),使兩家電視臺的媒體融合指數在全國名列前茅。
新奧特積極倡導重平臺、輕應用、富生態(tài)的新型融合媒體模式?!氨敬握箷诤厦襟w系列方案的創(chuàng)新點在于:讓平臺承載更多的能力,讓平臺上的應用‘瘦身’,把應用做精做細,實現產品的快速迭代,最終打造完善的生態(tài)結構?!笔婵側缡钦f。
此外,呂總從用戶、內容、平臺幾個方面特別介紹了Opsphere融合運營的無限前景,包括將粉絲轉化為價值的基于行為分析的用戶運營,把內容產品化、實現產品再造的內容運營,以及面向租戶的平臺能力運營等。
3)融合·展望
基于云架構的融合媒體平臺之所以興起,云的可再造利舊、可彈性擴展等特點功不可沒。針對今后發(fā)展,新奧特的技術專家們認為由互聯網向傳統(tǒng)媒體靠攏的態(tài)勢已成必然。此外,聚合、傳感、分析等多種技術手段將與融合媒體更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為智慧媒體錦上添花。
捷成世紀:應用驅動安全,安全保障業(yè)務
捷成世紀信息安全事業(yè)部 總經理 兼北京安信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技術官沈傳寶先生
信息安全是保障廣電融合媒體業(yè)務開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作為廣電行業(yè)內首個開展信息安全業(yè)務的公司,捷成安全通過多年來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實踐積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信息安全理念——應用驅動安全,安全保障業(yè)務。此理念在CCBN2016上一經推出,便聚焦了眾多關注,引發(fā)行業(yè)的熱議。
捷成世紀信息安全事業(yè)部總經理兼北京安信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沈傳寶先生提到:“目前信息安全在廣播電視領域已完成了從探索研究到實踐落地。在此過程中,捷成參與了行業(yè)標準的制定,分享其建設中央電視臺四級信息系統(tǒng)的寶貴經驗,為行業(yè)安全建言獻策?!?/p>
與早年的側重于電臺、電視臺內部安全保護有所不同,現今的信息安全專注于融合媒體云環(huán)境下的安全保障問題。云架構的主要特點即業(yè)務無處不在,而這恰恰導致原有的傳統(tǒng)安全“無從下手”。面對新的安全威脅,捷成安全從用戶業(yè)務角度出發(fā),提出以“應用驅動安全 安全保障業(yè)務”理念。
其一,捷成將業(yè)務作為安全保障的目標。安全的最終目標是未來保障業(yè)務,捷成安全基于多年來對廣播電視業(yè)務的深刻理解,根據業(yè)務安全的需求,打造安全方案。
其二,捷成根據融合媒體環(huán)境下采、編、播等業(yè)務的需求,制定相應的安全策略。不同業(yè)務決定了不同安全需求,采編業(yè)務關注時效性和內容安全、發(fā)布業(yè)務關注攻擊防護、播出業(yè)務關注業(yè)務可靠性等;捷成的應用驅動安全架構將行業(yè)的業(yè)務安全需求轉化成各種安全策略,通過云環(huán)境中的各種安全機制(如訪問控制、身份認證、入侵防護、防病毒等)進行實現,由云平臺進行統(tǒng)一調度。
其三,捷成的應用驅動安全架構實現了安全控制與可視化管理,云安全控制平臺向上提供與融合媒體系統(tǒng)的接口,向下進行安全資源調度和策略下發(fā),安全可視化將融合媒體架構下所有業(yè)務的安全狀況一一呈現。
沈總解釋道,應用驅動安全的核心在于:控制平臺根據業(yè)務的安全需求來調動各種安全資源,從而實現安全目標。捷成安全控制平臺能夠集成各家主流安全供應商的優(yōu)秀產品,保證了融合媒體匯集、生產、發(fā)布等全業(yè)務流程的可管可控,為用戶與各安全廠商架起了橋梁。目前,捷成已為多家電視臺搭建了基于融合媒體的信息安全平臺,備受好評。
在成績面前,捷成進取的步伐不曾停歇,沈總表示公司近來通過整合并購,將信息安全業(yè)務注入到北京安信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將安信華推向前臺,打造捷成集團四大業(yè)務板塊之一的安全板塊。除了繼續(xù)擴展在廣電行業(yè)的優(yōu)勢業(yè)務外,還將對政府、軍隊、運營商等提供相應的安全產品及服務。
博匯科技:為廣電安全保駕護航
博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陳恒
信息安全始終是廣電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經歷了由“廣電監(jiān)測專家”到“廣電安全專家”的轉型,經過一年的發(fā)展,博匯在廣電安全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和突破?
陳總介紹說,隨著DTMB的發(fā)展,對發(fā)射臺的監(jiān)測、監(jiān)管和運維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博匯推陳出新,新一代發(fā)射臺站統(tǒng)一運維平臺相比前一代產品有較大改觀,展示更直觀,更加突出了機房運維信號的數據可視化的市場需求。隨著省臺發(fā)射機數量的增多,博匯在有效管理發(fā)射機以保證數據采集的及時性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面向廣電的融合監(jiān)管云平臺是博匯的主打產品,在IPTV,OTT發(fā)展迅速的大背景下,博匯提出了融合監(jiān)管云平臺的概念,將各種監(jiān)測數據進行有效匯集、挖掘和處理并以可視化的方式展示,融合監(jiān)管業(yè)務的開展便于數據的收集、整理,同時體現出了業(yè)務部門融合監(jiān)管的效率。博匯推出的畫面云,實現了全IP化調度,使信號調度更自由、更直接。另外還有面向傳統(tǒng)網絡公司提出的安全運維監(jiān)控平臺,隨著OTT業(yè)務的開展,信號安全、節(jié)目安全、網絡安全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廣電總局已經針對網絡安全提出了一級、二級、三級等級防護,博匯也積極推出新品為廣電網絡安全保駕護航。在談到這一年來博匯在 “廣電安全”方面取得的新進展,陳總總結了兩方面工作:一方面隨著2015年地面數字電視的發(fā)展,博匯繼續(xù)將業(yè)務拓展到地面數字電視的安全播出,包括發(fā)射臺站的統(tǒng)一運維,以及對發(fā)射機狀態(tài)的監(jiān)測、節(jié)目同播率的監(jiān)測,以及單頻網信號傳輸的監(jiān)測。另一方面,針對網絡播出互動平臺的運維推出的面向互動業(yè)務的監(jiān)測,對信令傳輸進行監(jiān)控,及早識別用戶的收視體驗,發(fā)現和排查網絡的非法干擾及安全方面的隱患。
目前,云計算已經進入了2.0時代,云計算2.0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開發(fā)和運維的融合,在運維監(jiān)控領域,博匯非常注重設備數據和運維的結合。為此,博匯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工具集,該工具集可以方便地幫助用戶判斷或輔助監(jiān)測云平臺及云服務器,對運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排查。數據方面,博匯利用現有的云存儲,將數據進行分布式存儲,對處理速度和數據的可靠性都有較大程度的提升,比單臺服務器或單陣列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博匯在擁有小規(guī)模私有云和大規(guī)模已有云上部署應用的經驗的基礎上,注重云上軟件的開發(fā)應用。未來,隨著云技術的發(fā)展和用戶對服務認知度的提高,博匯將在自己的私有云上提供系統(tǒng)服務,用戶可自由獲取數據和服務,進一步提升博匯的用戶服務質量。
Studyonmeasurementtechnologyofresistanceofearthingconductorsusedinliquidcrystaldisplay
GAOHongwei,LIULi,HANZhengtao
(National Testing and Inspection Center for Radio and TV Products, Beijing 100015, China)
Abstract:The differences in resistance of earthing conductors test requirements between th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licable safety standard GB4943.1—2011 and the old version GB4943—2001 is introduced, it expounds the detailed steps of test of resistance of earthing conductor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especially on how to determine the test current and testing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test principle of the instruments is analyzed, and the points for attention during the test are presented.
Key words:resistance of earthing conductors; protective bonding conductors;protective current rating;rating of an overcurrent protective device
中圖分類號:TN948
文獻標志碼:A
DOI:10.16280/j.videoe.2016.04.027
收稿日期:2015-11-02
文獻引用格式:高宏偉,劉立,韓正濤. 液晶顯示器接地電阻測試技術研究[J].電視技術,2016,40(4):135-138.
GAOHW,LIUL,HANZT.Astudyonmeasurementtechnologyofresistanceofearthingconductorsusedinliquidcrystaldisplay[J].Videoengineering,2016,40(4):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