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風娟
[摘要]“四個全面”是黨當前治國理政開啟的新篇章,它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明了現(xiàn)實路徑。如果說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共同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鳥之兩翼、車之雙輪”,那么全面從嚴治黨就是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它為實現(xiàn)各個目標保駕護航。從嚴治黨的關鍵是要提高黨員群體的法治思維,保持黨員優(yōu)良工作作風。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團結群眾、組織群眾、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客戶端”,其實現(xiàn)法治化可以在貫徹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強化機關黨員法治思維方面起核心作用。在全面從嚴治黨語境下,針對目前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求,探析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中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從嚴治黨;黨組織;法治;對策
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發(fā)揮的核心,它作為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紐帶,是黨一切工作的基礎?;鶎狱h組織建設關系到黨先進性、廉潔性、科學性的提高。加強黨組織建設能有效保障黨組織隊伍切實發(fā)揮領導作用,帶領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第一次提出要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黨組織,確保黨組織更好的肩負著執(zhí)政為民、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新時期,“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其中“黨和法的關系是一個根本問題。黨和法的關系處理得好,則法治興、黨興、國家興。處理得不好,則法治衰、黨衰、國家衰。”因而全面從嚴治黨成為黨加強自身建設的關鍵,“全面從嚴”也成為國家機關黨組織建設的新常態(tài)?;鶎狱h組織的法治建設可以看作是法治型政黨在基層的發(fā)展和延伸。進行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是在適應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環(huán)境下,促使廣大黨員干部能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提高依法辦事、依法行政能力。因此,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必須依據(jù)黨內法規(guī)法紀推進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督促領導干部帶頭尊崇法治、掌握法律和捍衛(wèi)法治,不斷提高黨領導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強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的必要性
在全面推行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大背景下,加強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對其提出的時代訴求。201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頒布的《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強調,“各級黨委(黨組)要嚴格落實從嚴治黨責任,認真履行抓班子帶隊伍職責,堅持以嚴的標準要求干部、以嚴的措施管理干部、以嚴的紀律約束干部,加強對領導干部行駛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庇纱丝梢?,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在社會基層領導工作治理的代表,肩負著落實國家具體法治工作的重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組織保障。必須始終把加強黨的基層組織法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全面配合國家的法治工作。
加強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歸根到底是基于人民群眾對法治中國的期望。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建設過程中,人民群眾永遠占據(jù)主體地位。堅持法治根本上是為了服務人民、造福人民和保護人民。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公平意識、法律意識、民主意識以及權利意識等不斷提高,進而對實現(xiàn)公正法治的和諧社會提出更高的期望?;鶎狱h組織作為國家與人民群眾間的橋梁和紐帶,更有責任和義務去貫徹實施國家法治政策,為廣大人民群眾構建完善嚴謹?shù)姆ㄖ苇h(huán)境。新時期人民群眾對法治的訴求,致使基層黨組織務必自覺尊重憲法和法律權威,依法履行職責義務,支持國家法治工作。
此外,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把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作為新形勢下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新要求和新部署。如果說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是重在強化機關黨員的學習分析能力;推進創(chuàng)新型黨組織建設,目的在于不斷更新黨員工作者的工作理念,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新平臺;強化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旨在提高機關黨組織和黨員服務意識。那么,進行基礎黨組織法治建設可以看作是黨建工作科學化的新命題,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的應有之義,同時也是對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黨組織的補充和保障。因而,加強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要求立足于全面依法治國的環(huán)境中,塑造深層次的法治組織文化,促使廣大黨員干部能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提高依法治黨,依法行政能力。
二、目前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就是要依據(jù)黨內法規(guī)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實現(xiàn)嚴格黨員管理,培育具有法律素質,能運用法律思維處理問題的黨員隊伍,鍛造一支本領過硬,依法行政的干部隊伍。在這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各地基層實際,克服各種因素的阻礙,厘清各主體之間的關系,把法治工作全面精準落實。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當前法治環(huán)境有待完善、個別黨員自身法律意識淡薄等原因,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面臨著各種問題的困擾。
(一)個別黨員法律意識淡薄,法治思維欠缺,依法辦事能力不足
目前在基層黨組織中,黨員干部總體的法治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不斷提高。但仍有個別黨員長期存在思想上的惰性,平時不注意法律知識的學習和普及,只是一味接受傳統(tǒng)的文件學習、會議學習方式,缺乏學習法律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旦遇到問題,由于缺少對法律知識和法律手段的掌握,他們很難運用法律思維進行處理和解決問題,依法辦事能力明顯不足。而且,法律意識淡薄容易滋生黨員工作作風上的腐敗,進而出現(xiàn)以言代法,以權壓法,蠻橫專權等現(xiàn)象。黨從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到反對“四風”走好群眾路線;從“老虎”“蒼蠅”一起打,到黨政、高校、國企巡視全覆蓋,就是要用黨規(guī)黨紀,法律法規(guī)來全面約束黨員工作者的行為,武裝黨員的黨規(guī)法律意識。盡管國家對黨員思想意識、個人素質、工作作風等都嚴格要求,但在基層黨組織中,不乏有個別黨員只是盡量避免觸及,缺少對法治的信仰和敬畏,加劇了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的困難。
(二)法治體系建設不夠完善,法治環(huán)境仍需改善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由法制體系建設向法治體系建設的轉變,體現(xiàn)了黨執(zhí)政方式的全面創(chuàng)新。法治體系的內容相較于法制體系更加明確,涵蓋了法律規(guī)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jiān)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guī)體系。各個內涵之間關系更加協(xié)調、統(tǒng)一,從而構成一個呈縱向的動態(tài)法制運轉系統(tǒng)。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基礎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但目前實際操作運行過程中,法治的權威尚未在社會成員中完全樹立,法治體系建設存在漏洞。例如在立法階段,還存在著“部門立法”現(xiàn)象,影響立法質量;執(zhí)法部門也尚未建立聯(lián)動機制,各執(zhí)法機構間權責不清,造成不文明執(zhí)法、選擇性執(zhí)法、牟利型執(zhí)法、司法判決執(zhí)行難等問題;而且由于缺少統(tǒng)一標準的監(jiān)督考核制度,造成在法律實施過程中很難對執(zhí)法者作出合理的激勵或獎懲。
此外,“正確看待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面有效地轉變政府職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是我國當前法治建設中亟需解決的問題??貦嗍欠ㄖ苇h(huán)境的立足之地,即必須從法律和制度上對各級國家權力的實際掌握者加以有效制約與控制。當前,基層黨組織受國家法規(guī)黨紀的約束和治理,雖在其權力的制度設定和職能與機構設置方面進行各種限制,但由于我國的法治體系并不完善,法律知識的普及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仍有缺陷,法治環(huán)境也仍需改善,還不能給基層黨組織的法治建立一個完整準確的標準和模式。
(三)基層法制工作機構和人員隊伍建設薄弱
法制工作機構職責就是負責各級政府部門的法制工作,是各級機關組織在實施依法行政工作方面的參謀、助手和行政事務方面的法律顧問?;鶎狱h組織進行法制化建設,必然離不開法制機構或相關法制部門的協(xié)助和監(jiān)督。無論是承擔行政執(zhí)法指導和監(jiān)督責任,檢查法律法規(guī)的執(zhí)行情況,還是承擔行政執(zhí)法培訓和行政執(zhí)法資格管理責任,都需要黨組織法制機構自身具有深厚的法律知識。目前我國基層黨組織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仍處于不斷探索前進和不斷積累經驗的階段,其發(fā)展現(xiàn)狀與承擔法律“參謀”、“顧問”的工作不相適應。特別是專業(yè)的法制人員呈現(xiàn)欠缺的狀態(tài),致使基層實際負責法治工作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隊伍的業(yè)務能力存在偏差,依法辦事水平有待提高。且法制機構的設置與工作隊伍也處在磨合適應階段,兩者不能實現(xiàn)有效的統(tǒng)籌規(guī)劃、指導監(jiān)督和組織協(xié)調,這都對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造成困擾。一些基層黨組織由于法制機構、法制人員、工作經費等不到位,造成法制宣傳、培訓、指導、督查等方面的工作往往力不從心,基層依法治理工作力量顯得尤為薄弱。
三、關于加強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法治學習,優(yōu)化法治環(huán)境
知法、懂法、用法,是任何一名黨員干部當下必須所具備的基本素質,黨員干部需從法治認知、法治認同到法治信仰三個階段來逐步提升自己的法治思維?;鶎狱h員工作者是弘揚法治文化的主體,要提高黨組織依法執(zhí)政和依法辦事的能力需要他們的全力推進。因此,在基層黨組織中,必須加強法治宣傳,運用多種形式的宣傳方式,拓寬黨員工作者學習法律知識的渠道??梢酝ㄟ^組織建立相應的法治學習和法律培訓機構,精準直接地給黨員干部灌輸法治思想和法律知識,樹立基層黨員工作者的法治信仰。同時,要建立與黨員工作者法律知識學習相關的考試考核制度,用考核的方式檢查和督促基層黨組織學習法律的積極性。此外,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需確保各項決策和改革措施的科學化、程序化和民主化,塑造一個優(yōu)良的法治環(huán)境,將傳統(tǒng)的人治思想,特權思想全部從個別黨員的意識中祛除。黨組織領導工作要嚴格依照法律授權來行使權力,提高基層法治質量。
(二)完善制度機制,構建高效統(tǒng)一的工作平臺
完善的制度可以隨時鞭策和激勵基層黨員工作者遵守紀律、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制度本身要有程序性,為基層黨組織的工作和活動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據(j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的講話中指出,“要增強制度執(zhí)行力,制度執(zhí)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對于基層黨組織來說,制度不在于多,在于精,在于務實管用。其制定過程必須廣泛聽取黨員干部意見,增加制度的認同,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首先要建立權責明晰、行為規(guī)范、運轉協(xié)調的工作運行機制,保障基層法治建設有條不紊的進行;其次要建立科學民主、權責統(tǒng)一的決策機制,增強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中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最后還要完善準確及時的信息公開機制,保障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時刻接受組織內外的監(jiān)督考察。通過構建高效統(tǒng)一的工作平臺,促使基層黨組織法治工作實現(xiàn)“行政提速、服務提質、制度提效、隊伍提素、形象提升”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建立評估體系,嚴肅考核監(jiān)督
全面從嚴治黨語境下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目前并沒有一個固定統(tǒng)一的模式,各地方的差異性造成黨組織建設資源的多樣化。當前隨著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入,各地基層黨組織建設呈現(xiàn)各自的特色,在法治化建設上形式互相借鑒,趨勢開始走向統(tǒng)一。建立法治評估體系,需要高素質的評價主體,可由行內專家負責,包括遴選的政府官員、執(zhí)法官員以及專業(yè)的法律專業(yè)人士等,提高評估基層黨組織建設法治建設的質量和水平。此外,還要形成合理的評價指標,采取正確的評價方式,整合評價技術,建立一套包含法治理念、法治隊伍、法治能力、法治內容和法制體制等綜合評估體系?;鶎狱h組織法治化建設離不開內部與外界的雙重監(jiān)督,通過法治工作的透明化,引起業(yè)內外的共同關注,既可以得到業(yè)內的指導幫助,又可以在外界群眾的監(jiān)督評價下積極推進。
總之,加強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是著眼于建設法治中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其本質還是立足于人民群眾對法治社會的訴求?;鶎狱h組織作為推進法治建設工作的關鍵,要充分發(fā)揮紐帶作用,將人民群眾的法治訴求落實于實際的工作過程,運用法治方式解決基層矛盾糾紛,切實實現(xiàn)依靠法律服務人民、保護人民和造福人民。因此,基層黨組織法治建設必須充分考慮過程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基于人民群眾實際生活需要,時刻與國家法治政策相適應,遵循法治工作科學化原則,合理配置法治資源。通過不斷積累經驗,求實創(chuàng)新,解決矛盾,以保持基層黨組織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緊緊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方世南.全面從嚴治黨語境下的法治型黨組織建設研究[J].創(chuàng)新,2015(09).
[4]陳寶成,徐顯明.形成法治體系才是法治國家建成時[N].南方都市報,2011-03-11.
[5]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5-02-03.
[6]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全文)[EB/OL].[2014-05-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28/c.1110904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