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歷史觀
二戰(zhàn)前,泰國是東南亞唯一的主權(quán)國家。二戰(zhàn)時,它又沒有受到侵略,而且二戰(zhàn)后,它還抓住機會,獲取了不少利益??芍^是外交大贏家。
二戰(zhàn)前,泰國并沒有像越南、菲律賓、印度這樣成為殖民地,因為它處在印緬跟越南之間。印緬是英國殖民地,越南是法國殖民地。泰國夾在中間,利用英法之間的矛盾,從而獨善其身。
當時國際上認為,東亞三個國家保有主權(quán),中國、日本以及泰國。中國是太大,誰也沒本事一個人吞下。日本是因為明治維新,從綿羊變成狼。而泰國是因為聰明。
二戰(zhàn)爆發(fā)后,日本開始搞起了侵略,因為美國的物資限運,日本就盯上了泰國,泰國是主權(quán)國家,從泰國下手,可以消除美英法這些國家的注意,在泰國站穩(wěn)腳跟,右可以下新加坡,進菲律賓,左可以攻印度和緬甸。 于是,1940年,日本開始做泰國的工作,跟泰國簽了一個《日泰友好條約》。
泰國也有利用日本的意思。他處在英法之間,兩國時不時劃他的地皮。所以泰國想引日本到東南亞來,利用日本來搶回地盤。
日本抓住泰國這種心理,開始積極使壞,比如讓泰國進攻柬埔寨。因為柬埔寨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又已經(jīng)被德國打趴下了。于是,泰國出兵柬埔寨。這個時候,法國雖然敗給德國,但在海外還是有實力的,尤其是對付泰國,還是比較輕松。
法國的海軍殺到泰國的閣昌島,一頓猛揍,最終干掉了泰國海軍四分之一的船,擊斃三百多人,而法國只有一些水手受傷。打出了零比三百的戰(zhàn)績。
這個時候,日本出面了。要求大家談判,因為法國維希政府是個傀儡政府,聽德國的指揮。日本又是德國幫兇,所以最后法國反而割了地皮給泰國。這樣一來,泰國認為他們是勝利方,現(xiàn)在曼谷還有一座閣昌島海戰(zhàn)勝利紀念碑。
到了第二年,日本正式?jīng)Q定南下。首先就是登陸泰國。泰國還抵抗了一下,不過數(shù)小時后,就從了日本,宣布借道給日本。日本在東南亞選好了泰國這個立腳點,才開始偷襲珍珠港,全面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
此后,泰國跟日本的關(guān)系打得火熱,兩國簽了《日泰同盟條約》,泰國全境向日本開放。泰國軍隊幫助日本打仗。到了1942年,泰國直接向英美宣戰(zhàn),這樣泰國就加入了軸心國。所以,德國在歐洲有意大利,日本在亞洲也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不過,泰國也發(fā)現(xiàn),日本也真把他們當驢使,不但借他們的道,還征他們的物資,用他們的人。泰國這才知道,這是引狼入室了。
話說泰國發(fā)現(xiàn)跟著日本沒啥好果子吃了,他們也不白給,白天給日本出謀劃策,到了晚上,搖身一變,個個成了地下工作者,跟中國有聯(lián)系,跟美國也接觸??芍^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到了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泰國一聽,很生氣。當日本陷入深深的自責,認為自己坑了隊友時,泰國終于不想配合演戲了,跳出來表示當初對英美的宣戰(zhàn)不算數(shù)。美國從東南亞的局勢以及自己的需要出發(fā),接受了泰國的這個神說法。
二戰(zhàn)后,開始對日清賬。中國、菲律賓這些國家開始要求日本賠償戰(zhàn)爭損失。在這一群人里,赫然就有泰國的身影。
原來,泰國宣稱日本在泰征用了很多物資,沒給錢。還真不是訛錢來了,有賬本,清清楚楚。
日本這才明白,泰國也不是好忽悠的,當年拿的泰國群眾一針一線都記著賬呢。
日本當時被一大群人追債,現(xiàn)在這個曾經(jīng)的盟友都來要債,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最后,日本賠了150億日元了事。
都說弱國無外交,但泰國卻走出了有自己特色的外交路線。
(摘自“貓叔說史”微信公眾號 圖/黃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