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很多年前我在一本書里看到了一個觀點,解釋了“女性更年期的來由”。書中說道:“其他哺乳類動物都沒有更年期,會一直保持生育力至死方休,只有人類有一個很明顯的女性更年期,喪失生育機能的女性還會活很長時間。”給出的解釋是:人類的嬰兒生來弱小,撫養(yǎng)困難,年輕女性難以獨力撫養(yǎng)嬰兒長大,需要年長有過生育經(jīng)驗的女性的幫助——而后者如果自己還有生育力,則做不到這么舍己為人。個體犧牲自己,成全大的物種。這個說法我很難認同,但我也承認它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這就是我看到的我們身邊的現(xiàn)實。
升級為外婆的女人們,責無旁貸,肩負起育孫大任:不能再上班了——賺的錢還不夠月子中心和月嫂的;不能再過清閑生活了——養(yǎng)兵千日,用在一時,哪里還有這閑情逸致;必須順應女兒或者媳婦的教育理念——她是丫鬟佩鑰匙,當家做不得主。如果孩子在外地,現(xiàn)在又不流行把孩子送回老家,毫無疑問,她過去。如果丈夫還在上班,那就兩地分居——夫妻情誼在這時要服從大局。
當然了,未必完全如此。有些外婆或奶奶只出錢不出力;有些夠自私,硬是撒手不管;也有些兒女夠硬氣,自己撐下來……但不管怎么樣,長輩替兒女輩帶小孩,是常態(tài)。
中國始終是發(fā)展中國家,就業(yè)市場競爭極其激烈。尤其對產(chǎn)育期女性來說更加如此,無論育兒專家如何說“做3年全職母親,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但什么崗位會空置3年,給你重返的機會?許多女性開始以為是暫別職場,后來卻不得不發(fā)出“我們回不去了”的悲呼。如果她想力爭上進,或者僅僅是想不掉隊,她的家人——尤其是母親,義不容辭得幫助她。為此,她們得讓自己迅速老去,不追求名利雙收,不渴慕男歡女愛,自己作為人、作為女人的部分急速縮小到近乎零,唯有如此,才能全心全意實現(xiàn)“大后盾”這一人生角色。而老人在某種意義上,不再是人。
多少明星歌手在訪談中說過:“我懷念我的姥姥/奶奶,她從小把我?guī)Т蟆边@背后的無限心酸,還年輕的他們,不懂。
(摘自《羊城晚報》 圖/胡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