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
北京塞車很嚴重,常常一塞就是四十分鐘,有時駕車行駛在漫長的環(huán)線上,一路暢通,然后就看見隔壁反向行駛的車道上有車追尾,或者是有車拋錨,將后面的車塞住了,向前行進一公里,塞得更加厲害,心里就想,塞在后面無法移動的司機一定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待在這兒不能動。
我們永遠不知道眼前的事可能是遙遠的與自己無關的另一件事造成的,并且因為這件眼前事使得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變化,甚至是巨變。有個電影叫《蝴蝶效應》講的就是類似的故事,之后因為我們生活的改變,又會波及別的人,從而改變他們的生活。
“天??!每日的塞車會改變我們的生活,甚至會決定我們的生活的!”——這樣的想法可是要不得,不然每天都會焦慮的。
我常常會充滿期待地看待每件事,這與樂觀和悲觀無關,主要是因為我的好奇,所以我期待,期待著知道我今天為什么會在這里,為什么是這樣地活著,更加期待知道我將會在什么地兒,將會怎樣地活著。
以前我開一輛銀色的“富康”,是法國“雪鐵龍”與中國合作生產(chǎn)的,車很小,但性能不錯。我很喜歡駕車出門,讓我有一種主宰的感覺,可是一塞車我就會很煩躁,因為這車很矮,視線無法看得很遠,也因為我不知道為什么會待在路上不能動?!扒懊婢烤拱l(fā)生了什么?到底要塞多久?”——這是每個塞在路上的人都會想 到的。
現(xiàn)在我換了臺不錯的車,BMW的X5,是一臺越野車。車架很高,行駛在路上,視線很遼闊,我的目光可以越過前面的一長串車,一直望向遠方,遇到塞車時我就可以知道為什么了——買車的時候我就這樣想著。
塞車了,我向遠方望去,充滿期待,可我失望了,心想還不如看不見,還能有些期待——也許只塞了一小段!如今看見了,不是一小段,也不是一大段,因為看不到頭,于是更加不知道我為什么會待在這里不能動了。
原來我們的期待與我們的改變是無關的,無論我們是否變高,眼界還是超不過想象。
(摘自《我的肩膀,她們的翅膀》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圖/黃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