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平
(四川省武勝縣人民醫(yī)院外三科,四川 武勝 638400)
結腸癌急性腸梗阻患者117例手術療效分析
李澤平
(四川省武勝縣人民醫(yī)院外三科,四川 武勝 638400)
目的 探討結腸癌伴急性腸梗阻患者外科手術方法,觀察Ⅰ期切除腫瘤與Ⅱ期切除腫瘤的治療效果。方法 我科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結腸癌腸梗阻手術患者117例,其中行Ⅰ期切除腫瘤腸吻合術89例,Ⅱ期切除腫瘤腸吻合28例。觀察Ⅰ期與Ⅱ期切除腫瘤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1、3、5年生存率。結果 Ⅰ期切除腫瘤89例,術后出現(xiàn)腸瘺5例,腹腔感染6例,圍手術期死亡2例。1、3、5年生存率分別為:100%、68.5%、38.9%;Ⅱ期切除腫瘤28例,術后出現(xiàn)腸瘺6例,腹腔感染7例,圍手術期死亡4例。1、3、5年生存率分別為:94.1%、23.5%、11.8%。結論 腸癌伴急性腸梗阻患者Ⅰ期切除腫瘤可改善患者預后,且可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結腸癌;腸梗阻; 外科治療
惡性結腸癌常并發(fā)惡性腸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MBO),患者腸梗阻的發(fā)生率為10%~28.4%。目前MBO的治療主要是外科手術[1]。MBO 多為機械性腸梗阻,內(nèi)科治療效果差,易復發(fā),外科治療是MBO 的主要治療手段,但手術方式一直存在爭議[2]。我院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MBO患者117例,分別行Ⅰ、Ⅱ期切除腫瘤,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科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結腸癌腸梗阻手術患者117例,其中行Ⅰ期切除腫瘤腸吻合術患者89例,男52例,女37例,年齡46~73歲[(63.2±3.6歲)],左半結腸51例,右半結腸38例;Ⅱ期切除腫瘤腸吻合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齡61~74歲[(68.3±4.2歲)],左半結腸19例,右半結腸9例。兩組年齡、性別、腫瘤TNM分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 .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予以禁食,持續(xù)胃腸減壓,應用廣譜抗生素等保守治療6~72 h,因梗阻加重或無明顯緩解而行急診手術治療。經(jīng)評估可耐受手術者為I期直接切除腫瘤并行腸吻合術,均未行預防性橫結腸/回腸造瘺;經(jīng)評不能耐受直接切除腫瘤并行腸吻合術者為I期切除腫瘤、近端結腸造瘺、關閉遠端結腸,3個月后行II期手術吻合。術中發(fā)現(xiàn)腫瘤位于升結腸和回盲部24例,橫結腸19例,肝區(qū)21例,脾曲13例,降結腸11例,乙狀結腸29例。Dukes 分期:A 期23例,B 期52例,C 期42例。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Ⅰ期切除腫瘤和Ⅱ期切除腫瘤患者的腸瘺、腹腔感染及死亡的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隨訪81 例,隨訪時間12~68個月,隨訪期間非腫瘤原因死亡10例。隨訪病例的總1年生存率98.6 %(70/71),3年生存率59.2 %(42/71),5年生存率32.4%(23/71)。Ⅰ期切除腫瘤與Ⅱ期切除腫瘤患者的1、3、5年生存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1 Ⅰ期組與Ⅱ期組手術療效比較 [n(%)]
表2 Ⅰ期組與Ⅱ期組生存率比較 [n(%)]
MBO指原發(fā)性或轉移性惡性腫瘤造成的腸道梗阻,是晚期癌癥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又分為機械性腸梗阻和功能性腸梗阻[3]。MBO 的病理生理機制是多因素、多方面的。腸道內(nèi)液體分泌-吸收平衡破壞是MBO 的關鍵性病理生理變化,梗阻部位的炎性反應進一步導致病情惡性循環(huán)[4]。臨床表現(xiàn)為水電解質平衡紊亂、酸堿失衡、感染、休克,病情嚴重時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終導致患者死亡。
外科手術是治療MBO患者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手術治療MBO 的癥狀緩解率為42%~8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9%~90%,病死率為9%~40%,復發(fā)率為10%~50%。手術治療可以幫助能夠根治腫瘤的患者盡量行根治性手術,不能根治腫瘤的患者盡量緩解癥狀,改善其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MBO 的手術方式包括根治性手術、姑息性手術、捷徑手術、胃腸造口術等,需根據(jù)患者的年齡、營養(yǎng)情況、腫瘤部位及分期選擇相應的術式[5]。
本組資料顯示:Ⅰ期切除腫瘤腸吻合術患者預后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Ⅰ期切除腫瘤組在術后防止出現(xiàn)吻合口瘺的發(fā)生是關鍵,我們采取術中充分減壓,切除腫瘤后經(jīng)闌尾根部或遠端回腸行近端結腸充分灌洗,排空梗阻腸段,以絡合碘消毒斷端,然后再行結-結腸吻合。充分游離,使吻合口無張力,保證吻合口血運良好。吻合后以絡合碘水加生理鹽水清洗腹腔,防止腹腔感染。術后加強支持治療,進行腸外和/ 或腸內(nèi)營養(yǎng)。Ⅰ期切除腫瘤組病例中僅有5.6%的患者出現(xiàn)腸瘺可以說明Ⅰ期手術是安全的。對于不能耐受Ⅰ期切除腫瘤患者,仍應采用分期手術或行短路手術以及永久造口術[6]。但MBO患者在第二次手術時可能因第一次手術的打擊而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化療藥物無法實施出現(xiàn)腫瘤早期浸潤,二次手術后患者仍預后不良。楊曉琳[7]等發(fā)現(xiàn)浸潤深度是影響術后復發(fā)轉移的危險因素。可能與浸潤程度越深,腫瘤細胞越容易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遠處轉移及腹腔播散種植有關。本研究中Ⅱ期切除腫瘤組病例中1、3、5年生存率分別為:94.1%、23.5%、11.8%,明顯低于Ⅰ期切除腫瘤組,腸瘺的發(fā)生率也高于Ⅰ期切除腫瘤組。
因此,我們認為在結腸癌伴腸梗阻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實施Ⅰ期切除腫瘤腸吻合是可以起到改善預后作用的,且可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我們通過以上方法,總體提高了結腸癌伴腸梗阻患者的治療效果。
[1] O′Connor B,Creedon B.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bowel obstruction in cancer patients [J].Expert Opinon pharmacy other,2011,12 (14):2205-2214.
[2] Dolan EA.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a review of current treatment strategies [J].Am J Hosp Palliat Care,2011,28(8):576-582.
[3] Yu SY,Wang JJ,Wang JW,et al.Consensus of experts on the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J].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2007,29(8):637-640.
[4] Kubota H,Taguchi K,Kobayashi D,et al.Clinical impact of palliative treatment using octreotide for inoperable 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 caused by advanced urological cancer [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3,14(12):7107-7110.
[5] 王志偉,高超英,張墨緣.結腸癌所致急性腸梗阻患者手術時機及術式的選擇對療效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13(4):325-327.
[6] Branger F,Thibaudeau E,Mucci-Hennekinne S,et al.Management of acute malignant large-bowel obstruction with self-expanding metal st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J].Int J Gynecol Cancer,2010,25(12):1481-1485.
[7] 楊曉琳,殷先利,郭戈楊.結腸癌根治術后復發(fā)轉移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1,8(5):104-106.
Investigation for 117 cases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ith colon cancer patients
LI Ze-ping
R615
B
1672-6170(2016)03-0121-02
2015-12-10;
2016-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