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輝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小學教育階段的不斷深入,在小學教育中落實開展以學生為本的課程教材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育中,以學生為本的課程教材教學更是教學開展的重點內容。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教材教學就是指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重視對于學生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依托教材的課程內容,實現對于基礎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fā)展。本文就當前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教材教學的小學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其落實開展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以學生發(fā)展為本 課程教材教學 整體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05-01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我國小學階段的新課程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為了更好的落實以學生為本的課程教材教學理念,更好的實現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及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教育階段,小學教師,尤其是小學數學教師要從根本上擺脫傳統教育模式。對于當前我國小學課堂教育的束縛,轉變傳統的師本教育觀念、教育模式及教學方法,在新課程改革的引導下,實現充分利用課程教材落實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時代教學理念及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利用教材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豐富的教學資源,確保對于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不斷激發(fā)。
一、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基礎上,實行構建主義的理念教學
為了更好的發(fā)揮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教材教學對于數學課堂教育的重要促進作用,教師應該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基礎上,實行構建主義的理論教學,構建主義的理論教學注重知識在學生腦海里與外界相關內容的相互關聯,用人對于知識與外界內容的聯系建立,實現對于知識的更好學習。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在課程教材教學的影響下,教師要明確學生學習數學基礎的目的是為以后的生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明確目的的前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避免將數學知識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灌輸給學生,而是要讓學生根據自己以往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在腦海中同新學習的數學內容建立聯系,通過已經學得的數學經驗和知識,實現學生自身的數學知識網絡構建。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計算”這一課程時,因為其所涉及的數學知識包對于圓的認識、圓的半徑、直徑。圓周率等等,這些知識點不僅僅分布在數學教材中,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梢钥梢砸姷綀A的身影,比如自行車的車輪,汽車的車輪等等,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基礎上,讓學生深入的對“圓的面積計算”知識進行學習,尋找生活中有關于圓形的實際素材,引導學生對生活中存在的圓形進行仔細的觀察和了解,不斷的讓學生建立起對于圓的深入認識,讓學生在日后對于更加是深入關于圓的知識學習建立起知識構建體系,確保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發(fā)揮出構建主義理念教學的積極作用。
二、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基礎上,實行優(yōu)化數學教學設計的課程教材教學
通過對于學生在數學教育階段的知識學習能力和數學學習興趣的高低變化研究,不難發(fā)現每一位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對于新知識的接受速度快慢是建立在以往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高低上的,學生大都是在以往相關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再進行新的數學知識學習的。例如在進行分數乘法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對以前學習的整數乘法掌握較差,那么在分數乘法的學習過程中就很遇到很大的困難,對于分數乘法的運算始終不得要領;反之,則會容易很多。因此,教師必須要注重對于學生數學學習情況的了解和掌握,重視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并且引導學生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在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基礎上,不斷的優(yōu)化數學教學課程,實現對于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構建。要想實現數學教學設計的科學優(yōu)化,首先要對小學教育階段的數學教學目標進行明確,確保每一個知識點的“主題”都能夠與以前學過的數學知識建立起聯系,在這一基礎上,不斷的深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其次要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優(yōu)化設計,充分發(fā)揮出教師在學生主體地位課堂上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學習,實現學生自身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充分的發(fā)揮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創(chuàng)造性;除此之外,在進行數學教學的優(yōu)化設計時,教師在始終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依托于課程教材的教學理念,對于教材中的重點內容進行重點講解,積極的同學生進行交流,傾聽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一些看法,將“學生為本”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針對于學生普遍存在疑問的問題進行反復的講解。
三、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數學學習情境
為了更好的提高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教材教學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育中對于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促進作用,在依托于北師大版小學數學課程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數學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非常必要的。在小學教育階段,創(chuàng)設小學數學學習情境,是在新課程改革下的一個亮點。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設計、版面安排、插圖繪制等等都非常符合小學生年齡較小對事物充滿好奇的年齡特點,對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小學數學教材的中就引入了創(chuàng)設數學學習情境的理念,將數學知識放在一個豐富多樣的環(huán)境中讓學生們在其中進行知識的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無處不在,加深了對于數學重要性的認識,也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到了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除了課本教材本身的數學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還要根據每堂課所要講授的數學內容知識進行課堂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依托于課程標準,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學習特點進行深入了解的前提下,根據教師自身的教學特點,進行真實、具有積極意義的數學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例如對于“百分數”知識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該內容的情境創(chuàng)設,采用動畫技術對學校內的國旗升降臺進行模擬,將“周一,學校又例行舉辦了升國旗儀式,全體師生都在操場上注視著國旗緩緩上升,這時,國旗突然上升的過程中聽了下來,動畫拉近到國旗升降的桿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升降桿上有著長度標示16米,國旗正處于升降桿的中間8米處,問國旗已經上升的高度,占國旗桿高度的百分比是多少”這內容再現出來,將學生由簡單的除法知識,延伸到百分數知識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和分組討論,充分的落實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在這樣的基礎下,讓學生自己找尋到50%的答案。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教育中,要想貫徹落實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教材教學,就必須針對于其整體現狀進行分析,在以學生為本的基礎上,實行構件注意的理論教學,實行優(yōu)化數學教學設計的課程教材教學,創(chuàng)設數學學習情境,才可以確保其在小數數學教育中的良好開展,充分發(fā)揮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教材教學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永.教學目標如何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J].人民教育. 2004(Z2)
[2]張福生.深化課程教材改革 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上海市中小學課程教材改革的實踐與認識[J].課程.教材.教法.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