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 天
作品色彩亮麗,線條流暢,勢如雄獅昂首,張力十足,寫照出中華民族的精氣神。屈原行吟澤畔,叩問長天,無悔愛國憂民;稽康隱居山林,登高攬勝,撫琴舒嘯,盡顯魏晉風(fēng)度;岳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不失英雄本色;魯迅憤世嫉俗,批判吶喊,無愧民族之魂。評品“嘯天”,四者盡在其中矣!
—— 崇樸堂
金蟬如意
吳恭讓
蟬,擇高而棲,飲露而生,品行高潔深受古人的推崇與喜愛。玉蟬佩戴于身,以示身份的高雅與尊貴;死后口中含玉蟬,表現(xiàn)出對于新生的崇敬與向往。在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賦予了蟬更多的美好寓意,如:金蟬如意、腰纏(蟬)萬貫、一鳴驚人等等。
金蟬如意,這是中國人對蟬深層內(nèi)涵的至高評價。此題材多以雕件的形式出現(xiàn),天然奇石表現(xiàn)出的當(dāng)真是少之又少,而象形金蟬更可謂是鳳毛麟角。這方天然奇石,形象逼真、生動傳神,讓金蟬的形態(tài)特征盡顯無余,在石座映襯下更是惟妙惟肖,金蟬所蘊(yùn)含的生機(jī)蓬勃而出。黃金的石色,夢幻般的猶如商周玉器工藝特征的迷人線條,不僅不落俗套,反而彰顯了金蟬的靈動與富貴,令人如醉如癡。使人不由得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工造物奇、美、珍,誰如意?唯金蟬。
中國結(jié)
張鑫
根根金黃色的脈絡(luò),被賦予了生命之源。千回百轉(zhuǎn),交織著希望;上下穿梭,演繹著夢想。在你身上,看到的是黃河水潺潺,高山巍巍峨;在你身上,富含著最純粹的文化精髓,體現(xiàn)著華夏兒女生生不息的智慧源泉。中國結(jié),穿越億萬年,與石結(jié)緣,編織出最特殊的語言: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jié)。
瑞 獸
張陽丹璐
平生好險,威猛無比。皮色光滑,金黃的外衣似金鍍,有皇家風(fēng)范。頭身棱角分明、身形矯健,許是仙人的坐騎。其爪鋒利,亦能辟惡。
如此瑞獸,請于家室,不僅吉祥、美觀和威嚴(yán),且具威懾妖魔、清除災(zāi)禍的功效。
蟬鳴夏語知一葉
在很多雅石底座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
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本身就很空靈的主題
要恰如其分地去保持其原有的空靈感
和不被周邊物件干擾
這就對設(shè)計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石本身顯得很繁麗
其中的葡萄瑪瑙顆粒均勻起伏有致
更是有難得的俏色
定奪出最自然流線的葉形走向
開始了如果讓其不顯人工匠氣的支撐設(shè)計
因?yàn)槠淙~面細(xì)節(jié)繁多
故在整體思路上就須避開與其同量的搭配
簡約串聯(lián)其葉所需要的延伸
一支稍帶老枝的枝干
曲折下彎
一向往左尋找支點(diǎn)
一向往右撐住葉片后方
先保證力學(xué)上的穩(wěn)固
更在頂端做了一個卡槽
以讓其能更穩(wěn)固與不會突兀
至此簡約的造型既已達(dá)成
并保證了葉片的懸空感
底部只用一木襯板
更是為了讓枝葉和地面保持一種分離感
最后是在于點(diǎn)睛之筆的蟬
此處作為一個落板支撐點(diǎn)
如果單純讓細(xì)枝落地
不免有失輕重與危機(jī)感
于是在此處添加了生動的搭配
兩片小葉與一只蟬
不僅減輕的指點(diǎn)落板時的重量
反而為大枝的突顯增色不少
一眼看去,石中女子像極了敦煌壁畫里的仙女,細(xì)細(xì)的脖子,修長的身形,揚(yáng)起波浪般的裙擺,含情脈脈,仿佛即將脫石而出,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此石色彩艷麗,線條凸出,有強(qiáng)烈的視覺沖擊感,畫面與壁畫中人物如出一轍。
如夢如幻、欲脫石,似神似仙、飛向天。
—— 吳鴻芳
對 話
張陽丹璐
烏龜:你為什么弓著背?我的殼是我的家,哪里都能歇腳,那你呢?
人:沒看見我一天也在為了我的『家』忙碌嗎?早出晚歸,這背一天天就被壓力壓彎了。
烏龜:你們?nèi)祟惢畹锰哿?,活著就要開心快樂。
人:快樂?我們?nèi)祟惉F(xiàn)在基本只剩下欲望了。
烏龜:圓滿自足,無欲無貪,才能充分地活在快樂的滿足中。我去曬太陽了,你繼續(xù)追求『欲望』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