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媛 吳 非
?
老年口腔修復常見問題與對策
王媛1吳非2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口腔修復臨床上的常見問題與治療對策。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入院的200例口腔科老年患者按疾病分類分為若干組。參考相關文獻并結合患者住院或門診病歷對所有患者的疾病分類和治療對策等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活動義齒修復共78例(占39.0%),牙缺損或缺失修復50例(占25.0%),牙合曲線不良30例(占15.0%),牙間食物嵌塞22例(占11.0%),咬合垂直距離過低20例(占10.0%)。結論老年口腔修復臨床上的常見問題多種多樣,但其中以活動義齒修復及牙齒缺損缺失所占比例最多;對于老年口腔修復的診治,臨床上通常采取對癥對因治療,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操作。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應注意治療與護理、治病與預防相互配合,最大程度緩解患者傷痛體驗,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關鍵詞】老年口腔治療牙齒
生活中口腔疾病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原因,多數(shù)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種類和程度的口腔疾病, 為維持老年人咀嚼、消化、語言等功能,對于老年人口腔修復是十分必要的[1]。由于老年人口腔情況復雜, 往往多種口腔疾病并存,為探討老年口腔修復臨床上的常見問題與治療對策,將我院100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入院的200例口腔科老年患者按疾病分類分為咬合垂直距離過低組、牙合曲線不良組、牙間食物嵌塞、活動義齒修復及牙缺損或缺失修復組。本研究在患者及其家屬或監(jiān)護人知曉情況下行回顧性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人口腔疾病患者的臨床診斷標準,且均需行口腔修復對癥治療,同時排除:①消化系統(tǒng)腫瘤患者;②神經(jīng)精神類疾病患者等。其中,咬合垂直距離過低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65~89歲,平均年齡73.8±6.2歲;牙合曲線不良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66~88歲,平均年齡74.1±6.6歲;牙間食物嵌塞組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齡63~85歲,平均年齡71.8±7.2歲;活動義齒修復組男性38例,女性40例,年齡62~87歲,平均年齡74.4±7.5歲,上半口義齒修復18例,下半口義齒修復18例,全口固定義齒修復28例,贗復體修復14例;牙缺損或缺失修復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齡61~88歲,平均年齡71.9±8.2歲,患牙共104顆,其中上頜磨牙24顆、下頜磨牙26顆、上頜尖牙28顆、下頜尖牙26顆。
1.2治療方法
1.2.1咬合垂直距離過低:首先去除咬合創(chuàng)傷和軟組織損傷,其次在患者適應范圍內恢復合理的咬合垂直距離。咬合垂直距離是一個生理范圍,所以功能的恢復往往大于解剖結構上的復原。
1.2.2牙合曲線不良:必須行修復前咬合調磨,通過義齒修復進一步解除咬合創(chuàng)傷, 恢復正中咬合位穩(wěn)定性及TMJ對稱性。由于穩(wěn)定的咬合關系是咀嚼功能恢復、咀嚼效率提高的基礎,故而對此類患者還要特別注意糾正其不良咀嚼習慣。
1.2.3牙間食物嵌塞:由于老年人對自身口腔情況的感知和敘述往往不太清楚及準確, 因此要求醫(yī)生在修復缺牙的同時, 務必注意到對有食物嵌塞部位的防嵌設計。
1.2.4活動義齒及牙缺損缺失修復:通過X線片診斷作為基礎來治療及修復老年人活動義齒及牙缺損缺失。針對患牙進行針對性修復,是否保留殘根殘冠及安裝活動義齒均需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而定,對于不能耐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采取保守療法,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治療,同時減少齲齒的發(fā)生。
1.2.5綜合問題:老年人口腔修復的主要目的是恢復咀嚼功能, 保障正常飲食, 以維持身體健康。因此當患者缺牙較多影響咀嚼, 而全身狀況又不可能接受較復雜的口腔治療時, 可保留殘根殘冠先行覆蓋義齒修復, 待患者狀況允許時再行殘根殘冠治療。盡量簡化操作:老年人不耐受復雜操作;義齒設計簡單實用,便于摘戴;避免設計過小的可摘局部義齒(防止松動牙脫落墜入氣管或誤吞);無法配合治療的老年患者不予勉強修復, 以免發(fā)生意外。
1.3檢測方法[2]患者口腔修復臨床常見問題統(tǒng)計情況:由試驗人員參考患者住院及門診病歷,收集并統(tǒng)計患者疾病類型數(shù)據(jù),整理成表。
1.4統(tǒng)計學方法Epidata3.1錄入數(shù)據(jù),SPSS 19.0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老年人口腔常見問題采用百分比檢驗。
2.結果
患者口腔修復臨床常見問題統(tǒng)計情況詳見表1。經(jīng)百分比統(tǒng)計,活動義齒修復共78例(占39.0%),牙缺損或缺失修復50例(占25.0%),牙合曲線不良30例(占15.0%),牙間食物嵌塞22例(占11.0%),咬合垂直距離過低20例(占10.0%)。
3.討論
在口腔醫(yī)學和材料科學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針對老年人的口腔修復問題臨床上可選擇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和人性化。由于老年人長期的口腔疾病問題,對其自身生理心理都具有很嚴重的影響,對于老年人口腔修復問題及其治療關乎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所以明確老年口腔修復常見疾病及問題并進行針對性診治具有重要治療意義及社會意義[3]。老年口腔修復的主要問題有咬合垂直距離過低、牙合曲線不良、牙間食物嵌塞、活動義齒的使用修復、牙缺損缺失修復等,所以對于老年人口腔修復問題需要把握以下兩點原則:第一,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4]。由于機體的衰老及自身疾病的因素使得部分老年人無法耐受治療帶來的創(chuàng)傷, 所以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是關鍵;第二,以功能修復為主,解剖結構復原為輔。老年人口腔疾病是困擾老年人進食及消化的主要原因,解除或緩解其咀嚼吞咽語言表情困難是第一目的,整形美觀是第二目的[5,6]。
表1 患者口腔修復臨床常見問題統(tǒng)計情況
為探討老年口腔修復臨床上的常見問題與治療對策,將我院200例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數(shù)據(jù)顯示,活動義齒修復共78例(占39.0%),牙缺損或缺失修復50例(占25.0%),牙合曲線不良30例(占15.0%),牙間食物嵌塞22例(占11.0%),咬合垂直距離過低20例(占10.0%)??梢钥闯觯诶夏耆丝谇粏栴}上,活動義齒的安裝和修復及牙缺損缺失占有極大的比重,而其他口腔修復問題如牙合曲線、咬合垂直距離及食物嵌塞等問題發(fā)生情況并不多見。綜上所述,老年口腔修復臨床上的常見問題多種多樣,但其中以活動義齒修復及牙齒缺損缺失所占比例最多;對于老年口腔修復的診治,臨床上通常采取對癥對因治療,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操作。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應注意治療與護理、治病與預防相互配合,最大程度緩解患者傷痛體驗,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賀劍.128例老年口腔修復問題的臨床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19):83-84.
2吳茫茫.老年患者口腔修復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5,42(8):38-39.
3蔡蓉.老年口腔修復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23):26-27.
4顧芮境.48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復問題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6):135-136.
5鐘俊華.老年患者口腔修復的臨床治療效果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3,19(11):1706-1707.
6許愛梅.老年口腔修復問題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9(27):58-59.
作者單位:1.沈陽和平華頤綜合門診部(有限公司)口腔科1100012.遼寧醫(yī)藥職業(yè)學院口腔技術教研室110101
作者簡介:王媛,女,口腔科主治醫(yī)師(中級),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口腔修復
doi:10.3969/j.issn.1672-4860.2016.02.032
收稿日期:201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