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艷
摘 要:從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增強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活用分組教學,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三方面研究,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5-0029-01
當前,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成為了學校、教師和家長關注的熱點。在以前的教學中,由于教師始終采取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效。為了能夠提高中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要在教學工作中總結經驗,摸索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增強學生的興趣
生活情境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豐富英語課堂,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可以靈活地將英語知識運用到其中,這樣做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還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在以前的英語課堂上,學生口語練習的機會非常少,教師將側重點放在了語法知識的講解上,久而久之,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會逐漸降低,進一步影響到英語課堂的效率。比如,當教師要講解“A healthy life”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可創(chuàng)設這樣的生活情境:同學們,你們有吃早飯的習慣嗎?你們的早餐有哪些呢?有的學生回答:吃早飯,每天早飯會喝牛奶、吃雞蛋和面包;還有的學生回答:不吃早飯,時間來不及。在這個情境的推動下,教師順其自然地引出了本節(jié)課要學的內容,即A healthy life.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關心自身的健康問題,使學生認識到吸煙、喝酒、吸毒、不良飲食等對健康的危害,了解吸煙的危害及怎樣戒煙。通過單元學習,要求學生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學會幫助別人解決一些健康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在平時觀看電影、購物、逛公園等過程中是否會遇到吸煙、喝酒的人,然后再讓學生自我反省自身是否也有不良的生活習慣。通過這樣做,能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問題作為主線,以此來開展教學活動。在備課工作中,教師要準備一些與本節(jié)課內容相關的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合適的時間提出合適的問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問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準確分析問題,找到該問題的答案。然而在回答問題時,總會出現有的學生并不能及時說出問題的答案,這個時候教師不要放棄,而是要引導學生,給學生留出足夠多的思考時間,確保學生準確回答這一問題。從本質上來講,學生思考問題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比如,當教師講解“ Life in the future”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通過提問引導學生介紹家鄉(xiāng)的情況,進而導入城鎮(zhèn)生活,并引出本單元與建筑材料、交通工具相關的新詞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據以下的步驟來開展教學活動,并且提出相關的問題。首先,The teacher will ask the students to predict the future life in various aspects as to inspire their imagination and predicting ability.Q1:What will the future life be like?其次,The students are given several minutes to read through the text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changes mentioned in the text.Q2:Which changes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最后,The teacher can ask the students to carry out a discussion about the changes.Q3:Which changes are good and which are bad?在不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提出了不同的問題,以此來讓學生思考剛剛所學過的內容。在回答以上這三個問題的時候,教師要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保證每個層次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確保他們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三、活用分組教學,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所謂分組教學指的是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fā),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然后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比如,對于那些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將教學目標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上;對于那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將教學目標放在鞏固他們的基礎知識、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上。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以此來提高中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當教師要講解“ Friendship”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Master the basic words and sentences、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Friendship、Learn some new words about Friendship and friends.由于每位學生的接受能力存在著差異性,為此,英語教師要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同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其完成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后進生而言,教師可以讓其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教師可以讓其完成以上這三個目標。只有確定了合理的目標之后,每個層次的學生才會朝著自己的方向去努力。所以,教師要靈活運用分組教學,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結束語
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英語這門學科的特點,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以使學生輕松地接受英語知識,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王昭平.淺談英語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J].甘肅教育,2015(16).
[2]趙文榮.試論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構建[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