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
裝飾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黑白裝飾畫是裝飾繪畫的一種,是以黑白兩色來描繪現(xiàn)實世界。新藝術運動時期,插畫藝術家比亞茲萊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黑白裝飾畫,他通過黑、白造型的巧妙變化與點、線、面的組合來描繪事物形象。黑白團塊色彩意識,結合平面化的效果與強烈的節(jié)奏感,使裝飾畫更富于象征意味及表現(xiàn)意義。
黑白裝飾畫概述
裝飾畫作為一種裝飾性的藝術形式,起源于早期洞窟壁畫藝術。從原始時期洞窟壁畫到現(xiàn)代各國、各民族豐富多樣的裝飾畫,我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裝飾美的創(chuàng)造是人類的一種潛能。裝飾繪畫的分類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從色彩上又可以分為有色系與無色系。有色系是指綜合運用到紅、橙、黃、綠、青、藍、紫,或是單獨使用其中的任何一種顏色。 “無彩色”,是指純的黑、純的白、以及由純的黑——純的白,過程中所形成的各個階段的灰色都屬于 “無彩色”,也即是無色系。黑白作為裝飾繪畫的一種色彩區(qū)分意義上的一種藝術形式,黑白裝飾畫也是按照對稱、均衡、對比、節(jié)奏、韻律、調(diào)和等形式美的規(guī)律,運用變形、夸張、抽象等的方式,進行藝術加工與處理。
黑白裝飾繪畫的藝術特征
黑白裝飾畫創(chuàng)作是采用最單純的黑白二極色,運用對比等的手法把黑、白巧妙組合與畫面中,創(chuàng)造出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相結合的畫面效果。
1.色彩
老子曰:“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使人之行仿。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聾 ”?,F(xiàn)代社會生活中充斥各種絢麗色彩,這些色彩造成了人類對于視覺色彩的疲勞,從而降低了人們對于色彩美的判斷力,人們逐漸事物對于色彩美的追求。黑、白色給人以簡潔單純的視覺美感,如冬天般的寧靜來平衡者五光十色的、喧囂的色彩世界,讓我們在這個喧鬧的世界中獲得心靈的滿足與享受。
2.造型
黑白裝飾畫的造型特征是以“美”和“變”為基礎。黑白裝飾繪畫造型元素包括點、線、面。它是按照韻律、節(jié)奏、對比、統(tǒng)一等的形式美的法則來表現(xiàn)視覺美的形象,通過變形、夸張等的繪畫技巧來描繪一幅具有獨特美感的裝飾畫??傊诎籽b飾畫要求造型對象簡潔、單純、明快,藝術性較高。
3.構圖
黑白裝飾畫的構圖,是指在一個視覺空間內(nèi),有意識地安排形象的位置、大小、主次、對比等關系,從而形成有機的整體藝術效果。黑白裝飾構圖有理想化、次序化的基本特點。
比亞茲萊的黑白裝飾畫
1.線面結合的魅力
比亞茲萊在其裝飾畫作品中大面積留白與大面積涂黑,并結合流暢細膩的線條,使得大塊的黑和白并不僅沒有沉悶和空洞感,反而增加了裝飾藝術表現(xiàn)的節(jié)奏與韻律。例如《舞者的報酬》中莎樂美猙獰的表情,描述出了她那邪惡、變態(tài)的內(nèi)心,那黑色長袍上層層向內(nèi)收斂的玫瑰成了她內(nèi)心的標志,那滴落在地上并以凝固形式而造成的垂直造型的黑色血液讓人不寒而栗。黑白色塊的結合運用、直線與曲線的對比協(xié)調(diào),將那夸張、對比、曖昧的表情描繪到極致,呈現(xiàn)出了一幅形態(tài)極盡婀娜卻又極富諷刺意味的畫面。
2.頹廢精神的體現(xiàn)
十九世紀時期的英國,到處彌漫著一股頹廢情調(diào)。比亞茲萊深受時代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畫面中透露著詭異與頹廢的追求,并極具象征、諷刺的意味。“ 惡與悲中的美”是頹廢主義者極致的追求,他們宣稱要“發(fā)掘惡中之美”,比亞茲萊在其裝飾畫中也極力宣揚德萊爾的 “ 悲哀中提煉金子” 、“悲哀當作唯一的真理”的思想。黑頭發(fā)、黑色面罩、黑色的烏云,白色毒藥、白色的血液、白罌粟……比亞茲萊將黑、白色調(diào)、線條與塊面精妙運用,將怪誕與感性擰在一起。比亞茲萊的充滿頹廢、曖昧、色情、怪誕、扭曲畫面體現(xiàn)出了一種極致扭曲的愛。
3.到日本浮世繪的影響
十九世紀英國藝術界對日本浮世繪藝術的熱衷達到新高度,這一時期的環(huán)境對于比亞茲萊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比亞茲萊在其裝飾畫作品中簡化形體、運用線條來勾畫輪廓、并加入了日本風格的裝飾紋樣來充實畫面。如作品《黑斗篷》,莎樂美層疊的服裝設計源自于日本十九世紀初畫家春江齋北英《武士服飾圖》;人物面部、頭飾以及服飾均是采用抽象的線條來表現(xiàn)體積,而且未加描摹的空白背景營造了空間感;不完整的或不規(guī)則的方式來構圖,畫面中未完成的空白處則增強觀者的想象力,增添裝飾趣味性。
小結
繁雜社會生活中,各種色彩充斥著人們的視覺感受,使人得到暫時的心理視覺上的滿足,而作為色彩極色的黑、白色在裝飾畫中合理的安排、布局,卻能使人們得到心靈上的慰藉,舒緩緊張,壓抑的心理感受,找到一方只屬于自己的精神土地,使我們能更直接地領悟到那掩藏在色彩表象之下的靈魂。黑白裝飾畫,美在神韻,美在意味,美在給人以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