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要]灰姑娘型故事在世界各地的流傳范圍廣泛,而其中的男性形象少有探知。本文從王子形象的破除、未婚夫的分類、未婚夫癡情的原因、灰姑娘受到迫害的原因四方面解讀灰姑娘型故事中的男性形象。
[關鍵詞]灰姑娘 男性形象
[中圖分類號]I10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0-0106-02
古今中外,灰姑娘型故事反復出現有著廣大的心理層面原因:當代社會,家中寵兒,隨著童話的從小灌輸,人人培養(yǎng)著公主,或者預備成為脫胎換骨后的灰姑娘。但是作為一個經典童話故事,其暗含用美貌換取婚姻,要求灰姑娘有巨大的忍耐力才能承擔起完成婚姻的考驗,卻是鮮有人愿意面對的。著名民俗學者劉曉春總結灰姑娘的母題:傳統(tǒng)的灰姑娘型故事為后母型與命運轉折型的復合,同時為少男少女的成年考驗,即通過考驗即可以成人和結婚。而灰姑娘的基本情節(jié)為:灰姑娘受到繼母及其異胞姐妹的虐待,喪失原有的小姐身份,成為傭人;通過超自然的幫助參加舞會或節(jié)日慶典;在慶典中認識王子,卻丟失識別身份的信物;最后完成身份的驗證。而本文從較少探知的男性形象來解讀灰姑娘型故事。
一、王子身份的破除
我們通過梳理灰姑娘型故事中出現的王子形象,發(fā)現實際其身份多種多樣:
如唐代筆記小說《葉限》,男主人公為海島的陀汗王,而本人并沒有出現在節(jié)日的慶典上。通過葉限精巧別致的鞋子(其輕如毛,履石無聲),希望捕到主人,一探究竟。此時陀汗王便有奇幻之心。隨后在和葉限結婚后,又起貪念,向魚骨(葉限的神奇力量源泉)討要珠寶??梢娖湫蜗髮崉t國家級別的貪得無厭之輩。甘肅東鄉(xiāng)族的《白羽飛衣》中,神奇的相助者是一位老人家,而與繼母一起逼婚的是黑胡子男人,最后和繼母一起變成了煙熏色的小鳥。格林童話《沒有手的姑娘》中,沒有企圖侵占家產的繼母,卻存在一個無能而貪婪的父親,受惡魔的誘惑親手砍下了女兒的雙手。惡魔數次逼親不成,即使在其嫁給國王后,還數次陷害沒有手的姑娘及其兒子?!秼I扁和婭郎》中,是由于姐姐的陷害,妹妹被父母扔到深山,花鞋被巖鷹叼走,巴貴射鷹得鞋,尋找主人。結成夫婦后,姐姐繼續(xù)陷害妹妹致死,而巴貴則設計將姐姐關進豬籠,變成五指豬娘。神奇力量幫助妹妹復活。
當前中國主流的灰姑娘型故事中,王子由貴族的身份,變?yōu)槌晒Φ纳倘?。作為愛情故事的主角,就注定這位商人的主要時間是充裕的,也就意味著,他是空閑的,才有大把的時間談戀愛。而目前中文世界里,當前用來形容這種階級差明顯的愛情流行詞匯就是“霸道總裁”。其百度指數在2015年達到媒體指數的峰值,即媒體當天發(fā)布“霸道總裁”94次;而搜索指數則從2011年到2014年的緩慢增長,到2014年7月13日這一周,出現第一次高峰搜索,達到3600次,而目前最高的一次峰值檢索則是在2015年8月9日這一周。霸道總裁一詞,首先出現在同名言情小說中,隨后興起于電視劇,典型的代表為張翰所飾演的各種角色。而現實生活中,則常用于代指為自己公司進行宣傳的主要負責人,如京東的劉強東。這種新興的電商與傳統(tǒng)的商品廣告的推廣對象,將原本推銷(過多的)產品形象放棄,而選取了代言人的形式。
因而,王子角色的身份在各個階層都有所體現,實際則是未婚夫的美化形象。而和灰姑娘不同的是其自由選擇婚姻的權利,即可以幫助異性收獲幸福。這種強大的男權文化下,女性只能依存,并遵守男性審美的價值體系和審美(即美貌、善良和能干)。而灰姑娘型故事中,丈夫的真實身份,上到國王、王子、貴族,下到平民,都是地位比女性要高,可以說,在男權社會,男性本身即代表著地位和經濟獨立。因而在故事的具體敘事上,模式則為傳統(tǒng)的“落難女子與多情王子”。
二、未婚夫的分類
劃分未婚夫的根據不是人品,而是根據故事的情節(jié)進程。未婚夫作為男性,其外貌沒有精確描述過。由此可以看出,對于未婚夫的研究主要不是依據其外表,而是根據其行動,其真實的品質是在實際行動中體現的。
一類是只負責等待、派人尋找灰姑娘的簡單化的王子或國王,他們沒有在灰姑娘發(fā)生困難、展現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遵循道德原則,使人不被本能所控制)時給予相應的幫助,相反,則在和灰姑娘的婚姻中,后續(xù)扮演了邪惡的親人角色。如《葉限》中的國王,婚后妄圖利用葉限的神奇力量,但只得到一次滿足后便失效??梢韵胂?,葉限日后的婚姻生活,如沒有體現更有價值的可能,實際應該是被國王所嫌棄的。
一類是在更為簡單的灰姑娘故事中常見的王子類型,在與灰姑娘結婚后,故事便停止。在此類故事中,王子單純地扮演著灰姑娘的拯救者。如《白兔姑娘》,同樣是因為白兔姑娘每天在家中干活、容貌美麗,便接受其為妻,使得灰姑娘從守寡待死的困境中逃離。
一類是在灰姑娘發(fā)生困難時持續(xù)幫助、甚至是復仇的丈夫。如《婭扁和婭郎》中的巴貴為妻子復仇,此時我們也可以認定,巴貴對于灰姑娘的愛情是真摯的,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愛情。
三、未婚夫癡情的原因
癡情未婚夫有不可復制性,而他們選擇灰姑娘的原因:一是源于找鞋子的緣由,鞋子為一對,為適宜的定情及驗證婚姻的信物。劉曉春認為以鞋驗證,與長江中下游的婚俗有關。鞋在中文世界里與諧同音,安徽蕪湖,在婚娶時會夫婦換鞋,意為“同鞋——同諧”。京族男女相愛后,男方托媒人將自己編寫的情歌和花履送往女家。如果女方拿出的木履能夠左右配對成功,即為天作之合;如果左右無法匹配,則驗證失敗,不能結合。由此可見,未婚夫首先與灰姑娘兩廂情愿后,是根據相應的民俗,由媒人或他人尋找,進行驗證女方家庭意愿和其他意見的過程。
而在《葉限》的故事中,則出現了未見其人,只根據鞋子尋覓的特殊情形。法國人沙里昂記敘了東亞的一座女人島獨特的習俗。此島距離日本不遠,僅有女人。每年一月有日本船登島交易。船到后,船中人數通知女王。女王則安排同等人數女子迎接,并各攜標有記號的鞋子一雙,胡亂扔在沙灘上后離開,隨后,船上男子按鞋索人。即使是丑陋的男子拾到了女王的鞋,女王也不能拒絕。我們不探討此習俗出現的原因和其正確性,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此習俗在保證當地人的生活秩序方面,有著重要作用。而未婚夫用鞋尋人,以鞋驗婚,實際是受社會約定俗成的習俗影響。而當今社會,以鞋驗婚只能發(fā)生在婚禮現場,所以此重要民俗的衰落,都是在指向,灰姑娘型故事的重要因素在發(fā)生異變,未婚夫癡情的原因更多偏向了下面一條。
二是未婚夫通常因為本我(id,受到快樂、滿足的支配,并作為動力。所追求的為性潛能,其他各種原始欲望,吃喝和各種舒適。本能、生物性的部分,即食色性也)的原因選擇灰姑娘為妻:美貌、善良,同樣也是男性審美的體現,這也是有的學者認為灰姑娘的本質實際是用美貌換取婚姻的原因。
四、灰姑娘遭受迫害、虐待的原因
其原因依次為:姐妹和繼母的欺凌、母親的缺失、父親形象的缺失。在研究中,我們發(fā)現灰姑娘受到的迫害,都是來自親人(父母、姐妹),他們或主謀或從犯。
經常出現的主謀為繼母和異胞姐妹,究其原因,一是因為異胞姐妹的處境最為相似,同樣到了適婚年齡,爭取優(yōu)質的丈夫。一方采取極為殘忍的迫害手段對待親人,是有著極為深刻的心理原因,即同類內訌和怨恨。在灰姑娘故事中,灰姑娘都是被描述成為美貌的,用美貌吸引了未來丈夫的注意;并且顯然,其姐妹是不具備這一特點的。除此之外,灰姑娘本身是心靈手巧的,其制作的鞋,作為愛情的信物,通常象征著本人的審美和女性魅力(刺繡);而其姐妹往往也是沒有此項能力的。即灰姑娘本人是滿足社會道德要求的,符合優(yōu)質適婚女性的各種要求的?;夜媚镫m然本人處于家庭的不利處境中,當傭人或被追殺,反而形成了自己的人格,能夠比自己的姐妹的心理更加成熟,形成獨立見解。哲學家舍勒在《道德建構的怨恨中》認為:“怨恨的根源都跟一種特殊的將自己的價值判斷和別人的攀比有關,并且這種價值攀比往往是在等級內進行的?!碑敱炔贿^別人時,如相貌丑陋、知識不如人、才能也不如別人時,即產生的是怨恨。同等級的人才會發(fā)生攀比,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位置是固定的,才會履行自己特別的義務?;夜媚锏慕忝没蚋改?,都安于自己的現成的位置,但是當他們安置灰姑娘的位置時,卻發(fā)現灰姑娘無論心理和行動上都已經逾越了其被他們界定的規(guī)范(自主選擇婚姻,自己在神奇力量的幫助下完成難題),同時逾越家庭、社會規(guī)范(逃婚等)。而其親人都是在自我價值的內部實現,然而在同等級的攀比中一旦發(fā)現了有人逾越了守株待兔的自我價值,隨即引發(fā)道德建構上的怨恨,以及相應的迫害行動。
二是來自繼母的虐待。古代社會,夫為妻綱,子為母綱。這也就意味著,家庭的主導地位是以男性為主的。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灰姑娘故事中未婚夫和未婚夫母親的態(tài)度和選擇通常是一致的,因為母親在喪夫后是要由兒子繼承家產的,而且她也要聽從兒子的話,但只有一種例外,只有在兒子十分孝順的情況下,母親的家庭地位高于兒子。
而當繼母喪夫后,全部家庭成員為女性時,繼母掌握財產的分配權,隨即成為家庭地位最高的成員,在分配家庭財產時,必然遵循排擠他生女,從而保障親生女權益的最大化的原則。當這種“女兒國”的情況出現時,則暫時摒棄了男權文化,完全按照倫理順序排列,出現問題的原因則是因為家庭財產不能保證公平的分配。
而中西方古代社會由于排斥了女兒的繼承權,未婚女兒成為家庭的受供養(yǎng)的一方,她們最終爭奪的是豐厚的嫁妝,以選擇合適的夫婿繼承家業(yè)。沒有嫁妝的灰姑娘出現時,通常是通過自由戀愛的。當相互的利益出現了沖突時,繼母一方首先是勝利方,體現出的人性則是衣著光鮮靚麗,持續(xù)地剝削、虐待灰姑娘;而灰姑娘則是在忍辱負重中,努力逃離所處的壓力源,不然就會面臨繼續(xù)當傭人或者逼婚嫁給魔鬼、黑胡子男人等等。
還存在一種情況,即使親父親健在,卻也迫于繼母的淫威,默許灰姑娘被虐待和欺凌。在古代,父親在妻子死后,迫切需要繼母來照顧家庭和其他孩子,在東西方大抵都是如此,因而在各種文學作品中都有相關的后母形象為惡魔、巫婆等的存在。父親在此類灰姑娘故事中的形象要么是弱化不寫,要么是性格軟弱,從沒有在根本上給予灰姑娘任何幫助,但從根本上反而是始作俑者。
而在很多灰姑娘故事中,母親經常會變?yōu)樯衿娴南嘀撸荷衽!ⅧB等等。這樣的情況都說明灰姑娘的母親已經死亡。根據流行病學理論,在流行病學轉變之前,人類的主要疾病負擔來自于傳染病、母嬰健康和營養(yǎng)問題;而人口的主要死亡率則來自嬰兒死亡率和母嬰死亡率。至此,我們可以推斷的是灰姑娘的母親往往是驟然離世,使得孤女獨自存活。父親男性形象的弱化,導致其他女性形象的爭斗,最終只好由另一位男性結束爭斗。
至此,灰姑娘的主要情節(jié)可以總結為,面臨成年的少女,反抗成為家產的一部分,從而自己選擇婚姻,成功超越自己的階級?;夜媚锏男睦沓墒煸缬谏沓墒臁6夜媚锏哪割}有繼母虐待型為主和親人迫害型為輔。男性形象在灰姑娘故事中雖然并不重要,卻是故事的始作俑者和最終難題的答案。
【參考文獻】
[1]弗拉基米爾雅可夫列維奇普羅普.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J].中華書局,1996.
[2]劉曉春.多民族文化的結晶——中國灰姑娘故事研究[J].民族文學研究,1995.3.
[3]葉舒憲.結構主義神話學[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總社有限公司,2011.
[4]http://index.baidu.com/?tpl=trend&word;=%B0%D4%B5%C0%D7%DC%B2%C3.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