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珍球
?
掃地,不止那么簡單
□楊珍球
▲萬瑋 攝
曾經,我問過一位同事:“你們教室為什么一直那么干凈?”“很簡單,你關注什么,什么就枝繁葉茂?!?/p>
后來,我又和另一位老師聊起了同類話題:“大家覺得你班上的衛(wèi)生工作還需要改進?!薄笆堑?,我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管它?!?/p>
究竟有哪些事情值得我們關注呢?類似掃地這樣的小事,或許很難進入一些老師的日程安排??墒窃囅耄绻覀儼褣叩禺斪髡n程來做,在不同的階段,它又會對學生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第一階段:堅守崗位,培養(yǎng)責任心。讓每個孩子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意愿選擇一項任務,如拖地后清洗拖把,課后清理講臺,離開教室時提醒同學擺好桌椅等,所認領任務的期限以一個學期為單位。若學生在任務的執(zhí)行中遇到困難,可以在班級議事會上提出,全班共同討論解決方案,決定處理對策。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只需做三件事——以身作則、適當提醒、時時鼓勵,讓孩子學會堅守自己的崗位,學會遇到困難盡量靠自己的力量解決,鍛煉他們的耐力與責任感。
第二階段:向外延伸,嘗試合理規(guī)劃。在執(zhí)行清潔工作的過程中,最難做到的一點是什么?不是掃,而是保!假如有一個同學當天不是值日生,他就不注意班級衛(wèi)生,那么又怎么會有一個干凈整潔的教室呢?我們不妨帶著孩子一起思考,如何規(guī)避這種困局。我們可以將一天中與教室衛(wèi)生相關的事務列舉出來,進行梳理后再分配到個人,孩子們共同執(zhí)行,相互監(jiān)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清潔工作的難度。在這個過程中,也能讓孩子學會擔當,明白對于一個人來說,最大的挑戰(zhàn)不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而是協(xié)助他人做好更多的事情。
第三階段:向內伸展,掃除負面情緒。既然責任到人,那么每個孩子都可能會遇到管理或被管理方面的不愉快事件。如果他們得不到及時疏導,就可能心生抱怨,變得消極。但我們必須正視一個問題:開導孩子只能暫時解決眼前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學會正確處理交往中遇到的問題。不妨定期開展“心理垃圾大掃除”課,讓他們認識到抱怨解決不了問題,鼓勵孩子們主動向彼此敞開心扉,在坦誠溝通中化解矛盾,引導他們形成自我“掃除力”。
環(huán)境,不論是衛(wèi)生環(huán)境,還是班級文化環(huán)境,都能影響人。掃地,不止那么簡單,它能在教育中起到大作用!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天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