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樂江
?
別讓孩子太孤獨
□鐘樂江
▲萬瑋 攝
期末考試最后一科結束,我如釋重負。裝訂完試卷正準備回家的時候,劉強過來找我,他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老師……”他欲言又止,我將他拉到身邊,詢問他怎么了,他卻不說話了。我以為他是來打聽考試成績的,就安慰了他幾句。
“老師,我不想放假?!彼蝗粵_我說了這樣一句,我有些詫異:“其他同學不都希望早點放假嗎,你怎么不想放假呢?”
“學校放假了,就沒人和我玩了?!蔽蚁肫饎姷母改敢恢痹谕獯蚬?,他的奶奶剛去世不到半年,放了假他沒有去處。
發(fā)放“學生成長記錄冊”那天,我講完假期安全注意事項后,把劉強的情況告訴了大家。不少學生表示會在假期抽空陪他一起做功課。我根據學生居住地的遠近,把班上的同學進行了分組,把像劉強那樣的留守學生分別安排在各小組之中,讓各小組的其他成員輪流去陪他們過暑假,我也經常去看望他們,讓他們的假期不再孤獨。
像劉強這樣的留守學生,他們和長期生活在父母身邊的孩子相比,飽嘗更多孤獨。關愛他們是廣大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老師應如何去關愛學生呢?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睂Υ羰貙W生,我們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給他們以無微不至的關懷。要像中醫(yī)診斷病情一樣,通過“望、聞、問、切”來深入了解他們。望,即觀察。隨時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興趣愛好等。聞,即調查。通過多種渠道了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思想狀況、個性特征等。問,即交流。平時多和他們平等地交流談心,及時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切,即綜合分析。把了解到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把準教育脈搏,然后像親人一樣給他們以教育和關愛。
家庭是孩子心靈的港灣,對他們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學校和班級為基地,構建屬于他們的樂園,讓他們體味到家的溫馨。利用學校的少年宮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為他們的閑暇提供好去處;此外,加強圖書館(室)的建設和管理,提高服務質量,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走進圖書館、網絡室,在書海中感受知識的芬芳,在綠色網絡環(huán)境下,提升審美情趣,讓這里成為他們心靈成長的家園。
許多留守學生在暑假并不能與父母團聚,因此,要提前做好摸底工作,將留守學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地點、聯(lián)系電話、家里監(jiān)護人員情況,以及他們的學習情況、性格愛好,尤其是他們的假期生活狀況等進行詳盡的了解和記載,以便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結對與幫扶,從而增強這項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然后,將情況相近的學生組成團結互助幫扶小組,不定期地組織他們開展相應活動。教師也要經常深入留守學生家中開展家訪活動,與他們談心交流,對他們實行“學習上優(yōu)先輔導、生活上優(yōu)先照顧、活動上優(yōu)先安排”,讓他們的假期也有快樂相伴,從此不再孤獨。
(作者單位:四川省廣安市教育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