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榮
?
孩子,we are“伐木林”
□曹榮
周一的下午第七節(jié)課是全校教職工大會,所有學生在班上自習。還沒走近教室,我就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透過窗戶傳來:“對啊,我和你們就不是一類人,這個班怎么樣跟我沒關系。你們再說我,我就離開學校?!甭牭酱颂?,我心涼了一截,加快了步伐朝班級奔過去。
果然是他,楊晨。這個困擾了我一學期的孩子,總惹出這樣或那樣的麻煩:不寫作業(yè)、頂撞老師、不好好做操……但像這樣在班級里叫囂的情況,還是頭一次出現。
看見我進班后,楊晨還是憤憤不平,用一雙凌厲的眼睛望向我,似乎想宣泄內心所有的怨懟。沖突的另一方,站在他對面的紀律委員崔思羽,也眨巴著眼睛向我看了過來。而其他44個學生則表情不一,有的露出委屈不安的神色,有的擺出坐等看戲的姿態(tài)。
我想,我不能生氣,更不能簡單粗暴地處理這件事情。我先讓楊晨和崔思羽坐下來,向他倆了解情況,隨后向其他同學尋求證實。原來,自習時,楊晨不斷地找旁邊的同學聊天,崔思羽多次提醒,他都沒有停下來。后來,旁邊同學都不理他,他就開始自言自語。這時,班上有人站出來說了一句:“你這樣會影響到全班學生學習,你還有沒有責任感?。俊逼渌麑W生也跟著附和。面對大家的指責,楊晨吼出了我之前聽到的那句話。
了解完事件經過,我把楊晨叫到教室外面,輕聲問他:“對于其他同學的批評,你是不是覺得很委屈?”楊晨支支吾吾地說:“其實也不是,我不該講話的……但是,我跟他們真的不是一類人!”在我溫柔的注視下,楊晨在吞吞吐吐中開始傾訴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原來,他一方面為自己常犯錯誤感到內疚,認為自己是“差生”而極度自卑。另一方面又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不得不竭力擺出桀驁不馴的姿態(tài)。
▲楊從明 攝
聽到這里,我發(fā)現他的眼眶噙滿了淚水。是啊,他成績不突出,在藝術、體育等方面也表現一般,很容易就被淹沒在集體之中。長此以往,他肯定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對集體也喪失歸屬感。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該如何幫助他呢?
想了想,我跟他講了一個小故事:“美國太空3號快到月球了,卻不能登上去,只能無奈地返回,你知道為什么嗎?就因為一節(jié)價值30塊錢的小電池壞了,導致這個醞釀多時的航天計劃失敗,幾億元就此報廢!”隨后,我盯著他鄭重地說道:“你想想,一個小電池都如此重要,更何況一個人呢?作為班級的一分子,你要相信自己對于班集體來講,有著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就像之前學校開運動會,你負責舉著牌子喊口號。關鍵時刻,你的大嗓門讓全校師生都對我班方隊印象深刻!不過,像今天這樣用大嗓門影響同學們自習可不好,老師希望看到你將自己的特長用在更好的方面?!?/p>
楊晨愧疚地低下頭來,默默回到教室,拿出課本安靜自習。那天,他交上來的作文中,赫然寫著了這么一句話:“老師,we are‘伐木林’(family)?!笔前?,孩子,we are“伐木林”!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金銀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