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再柱
?
育人也需常做常新
□吳再柱
在筆者所在的湖北省黃梅縣苦竹中學,年輕的教師爭先恐后地要當班主任,他們以當班主任為榮;年紀大的教師“被迫”騰出位置,他們深感失落;中年教師在班主任崗位上,更是兢兢業(yè)業(yè),樂在其中。
是什么原因,讓這里的班主任崗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是什么原因,讓這里的班主任毫無職業(yè)倦???作為學校管理者,若能切合實際,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更新工作方法,就能讓教師的事業(yè)常做常新,與時俱進。
做一種學生角度的德育。2014年秋季,學校確立了一個德育主旨:“做一種學生角度的德育,過一種理性基調的生活”;提出了四個德育目標:“人人平安,時時穩(wěn)定,處處整潔,勃勃生機”。學校著力培養(yǎng)全體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具備這樣的德育素養(yǎng):“有熱愛學生的情懷,有讀懂學生的能力,有培養(yǎng)公民的使命,有與時俱進的行動”;學校將德育目標分解成12個月主題:“真,善,美;知,和,行;寫,讀,算;勤,學,問”,并賦予其具體的德育內涵,組織相應的德育活動,使得德育目標不虛空,德育主旨能落實。德育目標具體內涵如下:
“真”:說真話,做真事,求真知;
“善”:善眼看世界,善心待他人,善行伴終身;
“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
“知”:知書達禮,知恩圖報,知恥后勇;
“和”:和顏悅色,和睦相處,和諧發(fā)展;
“行”:日行一善,知行合一,品行日佳;
“寫”:寫好漢字,寫好文章,寫成大寫的人;
“讀”:把厚書讀薄,把薄書讀厚;把腦子讀新,把人生讀精;
“算”:算一算時間,算一算青春,算一算生命;
“勤”:勤勉好學,勤快做事,勤儉生活;
“學”: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
“問”:問天,仰望星空;問地,腳踏實地;問己,三省吾身。
“吃好飯,睡好覺,愛好美,讀好書”。馬斯洛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如果忽視了學生最基礎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這樣的教育一定是不完整的教育,也一定是不符合人的成長需要的教育。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德育,首先應該在讓學生“吃好飯,睡好覺,愛好美”方面下功夫,這方面工作做好了,學生才能更好地“讀好書”。從這個角度來看,做學生角度的德育,便是在做一種最樸實、最本真的教育。
“吃好飯”。為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秩序觀,提升其文明素養(yǎng),學校開展“文明就餐班級”評比活動,以評比促關注,以評比促文明。一個月下來,學校建立了良好的秩序:以班級為單位,學生集中排隊,整體行動,飯?zhí)弥刃蚓唬还潭堊?,餐餐檢查,盡可能做到飯菜吃得干凈,桌面保持干凈,地面保持干凈,學生素質整體提升;校長輪流陪同學生進餐,班主任不定期與學生同餐,飯?zhí)贸蔀閹熒楦薪蝗诘膱鏊瑢W生與老師們增進了感情。
“睡好覺”。睡覺不好,既影響身體,又影響學習。讓學生睡好覺,一是要營造一個好的晚寢環(huán)境。學校每學期用一個月的時間,組織評選“文明就寢班級”,以此活動促進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F在,學生晚寢基本做到了“四無”:無吵鬧,無吃零食,無亂扔垃圾,無打架斗毆。二是要鍛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校有責任、有義務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體魄。三是要構建一個好的心靈世界。學校舉辦德育活動,一方面使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凈化學生的心靈世界;在教學工作中,學校努力增效減負,盡可能地讓學生輕松地學習。
▲萬瑋 攝
“愛好美”。追求美是一種較高層次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學校堅持每年評選“校園十星”(全面發(fā)展星、成績優(yōu)異星、文明守紀星等),以此鼓勵全體學生積極上進、發(fā)揮特長、完善自我。學校每學期開展一次“尋找最美班集體”活動。通過該活動,促進學生在環(huán)境美、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等方面不懈追求,讓每個學生的內心都純凈美好。以美的環(huán)境感染人,以美的語言喚醒人,以美的行為幫助人,以美的心靈感化人,師生共同打造“最美校園”。
全體師生生命遠足。大自然是一部百科全書,其中蘊涵著豐富的德育資源。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學校都要組織全校學生進行生命遠足,徒步到紅十五軍誕生地參觀。在紀念碑下,老師講述著紅十五軍的戰(zhàn)斗歷史,并讓全體團員重溫入團誓詞。
師生500人,徒步50里,行軍5小時,一路上既有履平地之安,亦有爬高山之險。一路的談笑風生,一路的歌聲嘹亮,一路的相互鼓勵,一路的彼此攙扶,真是不亦樂乎!
兩個面包,一瓶水,這便是每個人的中餐。我們沒有看到學生的愁眉苦臉,沒有看到學生亂扔袋子和瓶子,而是許多同學不時彎腰撿起路旁原有的垃圾,集中放置在村子附近的垃圾池子里。這樣的活動,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僅是一次革命傳統教育,也不僅僅是一次生命遠足,它還是一次活生生、真切切的環(huán)保教育;對于班主任來說,這也是一種有益的健身運動,較好的身心調整方式。
經過近兩年的實踐,學生的行為習慣、學校的校容校貌都悄然發(fā)生了變化:飯?zhí)美铮瑢W生自覺排隊,秩序井然,飯桌、地面無殘羹剩飯;寢室里,無食品袋,無吵鬧聲,無積水,無異味;校園里,無亂扔的垃圾,無粗話臟話;打架斗毆、翻墻上網、上課瞌睡、無故逃學等情況基本絕跡。更難能可貴的是,學校的學生流失率大幅度下降。這些變化,對于鄉(xiāng)村初中而言是罕見的;這些變化,是學校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更是全體班主任勵精圖治的終端顯現。
防治班主任職業(yè)倦怠,除了應當從學校整體的角度考慮,在全校教師隊伍中廣泛營造一種公開公平、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還要有一種“運動觀”:在運動中求創(chuàng)新,在運動中求發(fā)展,正所謂育人也需常做常新!
(作者單位:湖北省黃梅縣苦竹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