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彬
?
莫讓『演習』成『演戲』
□趙彬
▲萬瑋 攝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校園安全是懸在校園之上的一柄“達摩斯之劍”。當前,不少中小學專門開設了安全教育課,常態(tài)化開展安全演習。然而,在強有力的安全教育聲勢之下,校園安全事故仍然常常見諸報端。安全教育日日講,月月練,為何安全事故還是時有發(fā)生?原因之一,正是安全教育以演代練,“安全演習”變味成“安全演戲”。
今年3月份,學校在教育局的統(tǒng)一部署下,開展了消防演習。此次演習重點模擬的是教學樓突然失火,學生緊急撤離?,F(xiàn)場演習的效果非常好,全校3000余名學生的逃生時間僅為短短10分鐘。學生們在操場上集合后,學生干部清點人數(shù)發(fā)現(xiàn),無一人被困于“火場”中,全部成功突圍。在大家的掌聲和歡笑聲中,消防演習順利結束。
回家后,我不禁反思自問:我們的演習成績真的有這么好嗎?如果不是演習,同學們真能一個不少地從火場逃生么?事實上,在這次演習開始前,學校就早已通知了演練時間,同學們也提前5分鐘在教室門前排好了隊伍,只等撤離信號。學校還在每層的樓梯處都安排了一名老師負責組織與疏導:一樓的學生撤離后,在此駐守的老師向二樓發(fā)出信號,二樓的老師當即組織二樓的學生撤離,以此類推……也難怪同學們在聽到火災警報時嘻嘻哈哈,沒有一絲緊張感,甚至還有學生趁機跑去校內(nèi)小商店買東西。
坦率地講,這不是演習,而是演戲!同學們并沒有從這場演習中學到多少實用的火場逃生知識,更沒有機會練習火場逃生的技能。不難想象,倘若真的有一天校園失火,而沒有預先的安排,教學樓內(nèi)必然會亂作一團,后果不堪設想。
什么是演習?演習就是要從實戰(zhàn)出發(fā),哪怕場面難看一些,哪怕撤離時混亂一些,哪怕領導們很不滿意,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演習要有實效性,要讓同學們真正掌握自保和互助的方法;通過演習,找出潛在的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教育。
“平時多流汗,戰(zhàn)時少留血”。有些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是人力無法避免的,但是,只要我們做足、做實、做透了安全演習,就能在關鍵時刻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就可能多挽救一個甚至更多孩子的生命。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第三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