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的孫先生前幾年購置了一套別墅,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他將地下室設計成了酒窖。酒窖投入使用3年后,孫先生發(fā)現(xiàn)地下室側墻洇濕、滲漏,靠墻的酒柜出現(xiàn)了膨脹霉變,大理石地面上有明水、且出現(xiàn)了泛堿現(xiàn)象。
孫先生找來專門做地下室滲漏維修的夏工進行治理。夏工勘查后告訴孫先生,地下室側墻的防水未處理好,原來所用的防水材料為防水卷材,卷材搭接部位處理不當,造成了防水層與結構之間發(fā)生竄水。另外,地下側墻留設的施工縫也未處理好,導致施工縫處發(fā)生漏水,并進而造成大理石地面結合層內積水,積水通過大理石地面拼縫向上滲透析出了粘結層內的堿性物質,導致石材表面、拼縫周邊出現(xiàn)泛堿現(xiàn)象。
鑒于無法從地下室外側修復防水層,夏工采用從內側治理的方法。首先移開室內酒柜等設備,鏟除墻面的裝飾涂料和水泥砂漿層,再沿著施工縫的走向,上下各50mm間斷打孔,打孔深度達到結構層厚度的1/3~2/3處。通過專業(yè)灌漿設備向施工縫內注入遇水膨脹發(fā)泡聚氨酯漿液,發(fā)泡聚氨酯與結構施工縫內的水接觸后即刻發(fā)泡膨脹填充結構縫隙,起到了止水的效果。注漿結束后,用速凝型“堵漏寶”嵌填孔洞,并抹平壓實。然后在整個側墻表面涂刷1.5mm厚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漿料和2mm厚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剛柔結合”滿足地下防水設防要求,最后再裝飾墻面。
待墻體處理好后,開始處理地面。鑒于地下室原底面防水卷材并未失效,夏工讓施工隊沿著地下室墻壁周圈拆除了一圈大理石和下部的水泥。夏工介紹說,這樣做是為了讓地面下的水匯集到這里,拆除石材和水泥后,低洼處慢慢出現(xiàn)了積水。夏工用水管將水引出后,向里面填充干拌水泥砂土,以吸附結合層內的水,砂土吸水飽和后再次換填,直至砂土不濕為止。最后重新鋪貼石材,并用勾縫劑進行填縫處理。
全部施工完成后,夏工自信滿滿地向孫先生表示,地下室肯定不會再滲漏、發(fā)霉了,但如果要保證地下室干燥,最好安設吸濕和通風設備。孫先生說,只要是能提高室內居住質量的措施,他一定會采用。
(改編自2016年4期《中國建筑防水》雜志文章《某別墅地下室滲漏原因分析與治理措施》,作者:王理,吳子建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