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丙芳
小學語文學科還具有政治、歷史和地理等人文學科所共有的特點如思想性。小學語文知識的學前啟蒙和正規(guī)的小學語文學科教育,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起點,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這一時期獲得的語文知識,應對促進學生今后發(fā)展和終身學習產(chǎn)生重大影響。基礎性的知識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為學生今后發(fā)展打下一個穩(wěn)固的基礎。從學科聯(lián)系和學科德育的角度看,小學語文課程和教材首先關注的是人類悠久、燦爛的文化,是兒童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特別是對他們?nèi)宋那楦械难铡T谡Z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文化情境,以文激情、以情激情、以境陶情,才可能以文教人、以情感人,以健康、優(yōu)美、高尚的人文情境育人。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教學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對語文的興趣來自于對老師的喜歡。所以,老師平時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做朋友,讓學生喜歡自己。課堂教學來得最快,也最直接。上課時,學生比較尊重我,也比較喜歡聽我講課。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是那么可愛,我喜歡每一個孩子,我全身心的教他們,愛他們。如果語文老師功底深厚,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同時又幽默風趣,課堂設計新穎、靈活。師生關系融洽了,學生對學習語文就產(chǎn)生了極濃厚的興趣。興趣有了,學生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漸漸地學生喜歡上語文,學習的興趣成了學生學習語文的后勁力量。
二、重視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
嚴明的紀律是戰(zhàn)勝一切的法寶,良好的班風是學生學習的保證,因此,每當新學期開學,我首先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動孩子們內(nèi)心的話來喚起他們學習的激情。有了紀律的約束,培養(yǎng)學生習慣就不是空談。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學生興趣培養(yǎng)的功效體現(xiàn)。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應成為小學低年級教學的重中之重。對于剛入學的小孩子來說,好動活潑是他們的天性,自控能力極差,往往知道該怎么做,但就是無法控制。這就要求我們低年級的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循序漸進,從點滴抓起,逐步積累。時時注意給孩子以提醒,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良好的習慣主要有正確的讀寫姿勢、積極發(fā)言、專心聽講的習慣;樂于誦讀、課外閱讀的習慣;主動識字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yè)的習慣;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種渠道學習語文的習慣。
三、重視語文課堂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深知落實好一個“讀”字,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而會收到背誦和積累知識的效果。讀先于寫并高于寫,抓好閱讀教學是作文的前提和基礎。閱讀材料中,教材是學生學寫的典范,只要踏踏實實地練,就一定能輕輕松松地寫,就如杜甫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闭Z文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載體。在每一節(jié)課前,我都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首先,我把自己置身于讀者的位置來閱讀將要學習的課文,在讀的過程中,自己有哪些疑問,一一記下來。我想,我有疑問的地方,學生一定也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我盡可能地去查閱相關資料,然后琢磨淺顯、明了的方法教給學生。 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借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jīng)驗共享。教師要做到教內(nèi)容,言之有物;教學法,言之有序;教語言,言之有情;調動學生,溫故知新。
四、注重基礎,培養(yǎng)學生基本技能
“教學質量是學校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而是否真正提高了教學質量又明顯體現(xiàn)于學生素質是否真正提升,學生語文素質的提升表現(xiàn)于基礎知識的遷移運用。語文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是圍繞一定主題編排的,同一單元內(nèi)的幾篇文章或在內(nèi)容上有內(nèi)在聯(lián)系,或在形式上有相通之處。教材中的每一單元,其內(nèi)容都與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有關。
在同學們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后,再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遷移運用的培養(yǎng),在閱讀和寫作中鞏固、運用。
新課程強調學生的發(fā)展,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將學生的學放在首位。走出以往教學方法“視野狹窄”的誤區(qū),對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及學生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從更高的層次來看,視野開闊的教學方法,是語文教師與課程改革同步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是體現(xiàn)新課程“教學取向”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