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影像
芷江侗族自治縣土橋鎮(zhèn)富家團教學點的教室里,“孽龍舞”民間藝人教學生們舞龍。學校于去年9月將“孽龍文化”納入學校的校本課程。
(通訊員向華蔣家菊)
3月15日,吉首大學師范學院附屬小學的老師在課堂上講授土家打溜子。從今年起,該校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湘西土家族打溜子引進課堂。(通訊員彭彪)
近年來,邵陽縣通過多種舉措,有效地吸收了一批優(yōu)秀的男教師扎根邊遠山村。圖為邵陽縣下花橋鎮(zhèn)又新完小新招考的衡陽籍“80后”男教師陳勇,在教室里輔導學生做數學題。(通訊員黎建成黎錦玉)
桃江縣灰山港鎮(zhèn)甘泉山小學90%以上的學生是留守兒童,但他們并不孤單,因為他們有精神食糧——書籍。2015年起,桃江縣圖書館利用“文化扶貧進鄉(xiāng)村”的契機,先后三次為甘泉山小學捐贈書籍近萬冊,豐富了圖書室的藏書,滿足了孩子們的閱讀需求。(通訊員陳定山)
在第87個“國醫(yī)節(jié)”到來之際,長沙醫(yī)學院中醫(yī)學院攜手學校針灸協(xié)會開展校園義診活動。
(通訊員孫葉盛)
日前,雙峰縣永豐鎮(zhèn)城南學校的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來到雙峰縣縣城湄水河風光帶,冒雨種下60多棵櫻花樹。之后,每個學生還在卡片上寫下寄語,掛在自己認捐的樹上。
(通訊員謝展南彭毅)
3月14日,在鳳凰縣文昌閣小學的升旗儀式上,學生在國旗下為全校師生推薦他們所喜愛的圖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據悉,該校將定期在升旗儀式上安排圖書推薦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的閱讀興趣。(通訊員滿海珍)
日前,“揚帆計劃”持續(xù)性留守兒童幫扶活動項目承辦單位湖南微點愛心助學團隊志愿者來到平江縣梅仙鎮(zhèn)鐘家小學,與該校留守兒童開展互動活動。“揚帆計劃”是一項旨在扶貧助學的公益教育事業(yè)。截至目前,該計劃已為該校捐贈圖書3000多冊,航模100多件,多功能音樂播放機6臺。
(通訊員尹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