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鐵力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呼吸老年病科,吉林吉林 132000
?
品管圈活動在呼吸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
武鐵力
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呼吸老年病科,吉林吉林132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在呼吸科臨床護理帶教中開展品管圈活動的效果。方法納入2015年8—12月該院呼吸科實習護生34名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各納入實習生17名,對照組實習生采用傳統(tǒng)帶教方法進行臨床護理帶教,實驗組實習生在臨床護理帶教中開展品管圈活動,對比觀察兩組實習護生對實習帶教的滿意度,護生主動學習積極性,理論成績、操作技能以及患者護理滿意度等。結(jié)果實驗組護生對帶教滿意度、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比較兩組護生出科理論成績、實際操作成績與護理質(zhì)量評分,實驗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在呼吸科臨床護理帶教中開展品管圈活動,可提高帶教老師的教學積極性與責任感,讓實習護生主動學習,提高對帶教的滿意度,同時提高護理水平。
[關鍵詞]呼吸科;護理帶教;品管圈
臨床實習是護生學習的最后階段,也是護理知識得到延伸的階段,而如何有效地調(diào)動帶教老師的教學積極性以及護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實習效果是臨床教學一直以來關注的重點問題[1]。品管圈(QCC)是由工作性質(zhì)相同、詳盡或者互補的工作人員組成的小組,按照制定的活動程序,科學的統(tǒng)計與品管圈辦法,發(fā)揮團隊的力量,結(jié)合群體的智慧,在工作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持續(xù)改進,提高效益,讓各成員充滿參與感、成就感與滿足感[2]。在臨床護理帶教中品管圈活動倡導護生參與到教學品質(zhì)管理中,充分發(fā)揮護生的主動性,激發(fā)他們的潛能,更好地完成實習。基于此,該研究以2015年8—12月該院呼吸科實習護生34名為研究對象,對其中17名護生開展了品管圈活動下的臨床護理帶教,并與傳統(tǒng)護理帶教效果進行對比,進一步探討了品管圈活動在呼吸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納入2015年8—12月該院呼吸科實習護生34名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各納入實習生17名。對照組男生2名,女生15名,年齡19~22歲,平均(20.6±1.3)歲;觀察組男生3名,女生14名,年齡18~22歲,平均(21.3±1.8)歲;實習前對兩組護生采用自制問卷進行摸底考核,兩組護生在理論成績、職業(yè)認可度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實習護生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組間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實習護生帶教老師5人,均由5年以上教齡護士擔任,均為呼吸科護士。其中主管護師1名,護師4名。實驗組實習護生開展品管圈活動下的臨床護理帶教,17名護生分為3組,每組5~6名護生,按照呼吸科職責分工,對班次進行分配,學生全程跟班。具體方法及內(nèi)容為:(1)品管圈知識普及:對實習護生進行品管圈相關知識的普及,由圈長對品管圈活動下的帶教實習進行監(jiān)督與疑難問題的指導。(2)制定活動主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常見及多發(fā)疾病,具有較高的患病率與病死率,通過品管圈小組成員(包括帶教老師與全體護生)的討論,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護理作為本次活動主題。(3)設定目標:圈員圍繞品管圈主題,針對學生綜合能力、對帶教的滿意度等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討論,設定相應的目標:即在學生實習期間,提高其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總結(jié)習慣;達到出科時熟練掌握基礎護理操作,并能夠獨立自信的完成相應的??谱o理操作,出科理論成績達到90分以上;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能力上有提高;學生對帶教滿意度高,無護理差錯事件發(fā)生。(4)制定活動計劃:①進行入院評估:在患者入院后,根據(jù)評估表內(nèi)容對患者情況進行填寫,通過該過程讓護生對患者的病情有一個大致的了解。②觀察病情:指導護生對分管患者從具體的幾個方面對其病情進行觀察,根據(jù)患者情況提出護理問題,以及應采取何種護理措施。例如針對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健康教育,調(diào)整吸氧濃度等。(5)操作技能:護生在掌握常規(guī)靜脈注射操作技能外,還要重點掌握患者痰標本留取注意事項,以及血氣分析標本的采集方法。按照制定的計劃在每周留問題給護生,讓護生自行查找相關資料,然后結(jié)合臨床實際提出問題,并讓護生進行解答。例如給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持續(xù)低流量吸氧的原因,正確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煉,護患之間有效溝通的方法等等。(6)圈內(nèi)活動:每周開展一次圈內(nèi)活動,對本周實習所掌握的知識、技能進行總結(jié),并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開展討論,帶教老師在獲得護生普遍反映的問題后,準備在下一周的實習帶教中進行強化,對問題予以解決,同時布置下周的學習內(nèi)容。
對照組實習護生采用傳統(tǒng)帶教方法進行臨床護理帶教。由2名呼吸科帶教老師根據(jù)實習大綱要求完成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操作教學,平時臨床實習均由各帶教老師帶班(17名學生分為3組,每組5~6名學生),實習護生隨機跟班,帶教老師相對固定。
1.3評價標準
①滿意度調(diào)查:自制護生對老師帶教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以及患者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均分為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三個層級,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調(diào)查例數(shù)×100%。②調(diào)查出科時兩組護生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血氣分析標本采集,吸氧操作等),以及護理質(zhì)量評分[3]。
1.4統(tǒng)計方法
對獲得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兩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實習護生對帶教滿意度的調(diào)查,以及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調(diào)查
分別對兩組護生對帶教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護生對帶教滿意度為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84.6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別對34例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4.0%,顯著高于對照組7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習護生帶教滿意度及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2.2兩組實習護生成績及護理質(zhì)量評分比較
比較兩組護生出科理論成績、實際操作成績與護理質(zhì)量評分,實驗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結(jié)果提示,品管圈活動下臨床護理帶教,護生考核成績得到提高。
表2 兩組實習護生成績及護理質(zhì)量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實習護生成績及護理質(zhì)量評分比較(±s)
組別 理論成績 實際操作成績 護理質(zhì)量評分實驗組對照組χ2值P值95.6±6.5 86.7±4.6 5.70 <0.05 92.6±6.2 86.4±7.3 3.30 <0.05 91.5±5.4 85.3±6.8 3.64 <0.05
護生是臨床一線護士的后備力量,護生的培養(yǎng)一直以來也都是護理領域的重點。當今社會,護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有著較強的自我意識,自主學習意識比較淡薄,加上從在校教學模式到臨床教育模式的轉(zhuǎn)變,護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普遍較弱,無法獨立勝任臨床護理工作,影響護理質(zhì)量[4]。在這種情況下,護生的自信心也將備受打擊,對護理事業(yè)的認可度也將隨之降低。品管圈帶教活動實現(xiàn)了護生臨床教學的規(guī)范化、科學化、人性化與動態(tài)管理,通過教學管理機制的動態(tài)制定,以及不斷完善,實現(xiàn)了教學模式的持續(xù)性改進。呼吸科患者年齡偏大,伴有多種基礎疾病,病情復雜,活動耐力差,易出現(xiàn)壓瘡、誤吸窒息等情況,護理工作量大,這對護生臨床實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該組研究中,對呼吸科17名護生開展了品管圈護理帶教,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傳統(tǒng)護理帶教模式相比,護生對帶教滿意度、患者護理滿意度均顯著更高(P<0.05);且出科理論成績、實際操作成績與護理質(zhì)量評分也顯著更高(P<0.05)。這是因為,通過品管圈活動:①對護理帶教老師的教學行為進行了規(guī)范,使教學質(zhì)量得到了提高;②帶教老師均具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具有帶教資格,經(jīng)考核上崗,實施一對一帶教,顯著提升了教學質(zhì)量;③每周開展圈內(nèi)活動,對本周實習所掌握的知識、技能進行總結(jié),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在下一周的實習帶教中進行強化,使得學生積極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掌握護理操作技能[6]。④通過不同形式的考核,如現(xiàn)場考核,不定時理論問題的提問,出科時的操作及理論考核,不斷培養(yǎng)起護生的考核意識,并強化記憶,熟練掌握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7]。⑤品管圈活動讓圈員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更加充分地享有了參與權、自主權與管理權。護生通過小組討論,自主學習,不僅豐富了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共同進步[8]。
綜上所述,通過品管圈活動的開展,使臨床護理帶教教學方法與教學流程得到了完善與規(guī)范,讓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使其對護理事業(yè)的熱愛也進一步加深,得到被尊重與被認可的感覺。同時也提高了護生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能力,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得到顯著的提升。而在帶教老師方面,其責任感與積極性也獲得提高,促進了老師學習新知識的熱情,不斷提高自身水平,獲得護生更大的認可。
[參考文獻]
[1]錢丹霞,邢玉芳,周蘭,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臨床護理帶教質(zhì)量中的應用[J].江蘇醫(yī)藥,2014,40(1)﹕119-120.
[2]楊淑梅,徐向榮.品管圈活動在呼吸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21)﹕274-275.
[3]劉雅玲,李青文,高鳳久.品管圈在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9(26)﹕2934-2935.
[4]柴樹潔,柴樹靜.品管圈活動在眼科護理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8(16)﹕112,96.
[5]李琳鳳,張毅,呂海瑛.品管圈在我國護理質(zhì)量控制中的應用現(xiàn)狀[J].護理管理雜志,2013,(11)﹕800-801.
[6]呂艷,韓紅芳,吳明.品管圈管理在提高呼吸科監(jiān)護室護士手衛(wèi)生依從性中的作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2)﹕169-170.
[7]吳彩云,肖桑,朱敏.品管圈理念在臨床護理實習帶教中的運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5)﹕163-165.
[8]朱清蘭.品管圈活動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2(12)﹕49-50.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WU Tie-li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lin Medical College,Jilin,Jilin Province,132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Study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QCC Teaching.Methods Choose August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respiratory 34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two groups each included 17 interns,the control group of interns b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experimental group of interns in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 in carrying out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to practice teaching satisfaction,nursing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enthusiasm of practical nursing students were selected,theoretical achievements,skill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Results The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Chuke theory results,the actual operation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care scor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o carry out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nthusiasm and responsibi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so that students can actively learn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nursing.
[Key words]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Nursing teaching;Quality control circle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654(2016)03(b)-0125-03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08.125
[作者簡介]武鐵力(1983.9-),女,吉林人,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研究方向:臨床護理。
收稿日期:(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