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華
腹腔鏡膽囊手術治療體會
徐月華
目的 探討腹腔鏡膽囊手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60例需要進行膽囊切除的急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照組采用開腹手術,并對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平均醫(yī)療費用進行分析和比較,分析和對比2組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結果 治療后,2組患者臨床癥狀均消失,觀察組手術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分別為(35.2±11.6)min、(4.8±2.9)d均短于對照組的(78.6±10.2)min、(11.2±3.6)d,術中出血量為(82.1±11.4)mL少于對照組的(21.6±0.6)mL,手術切口為(3.2±0.8)cm小于對照組(8.5±3.0)cm,醫(yī)療費用為(4 786.8±508.6)元少于對照組(5 761.8±512.8)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比較,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患者恢復快而且很少出現(xiàn)并發(fā)癥,不但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治療方法安全有效,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腹腔鏡;膽囊手術;治療;體會
急性膽囊炎是由于膽囊管阻塞和細菌侵襲引起的一種膽囊的炎癥反應,屬于臨床常見的急腹癥[1-2]。患者就診主訴為右上腹陣發(fā)性疼痛,夜間發(fā)作常見,疼痛常伴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飽餐、進食油膩食物后常為誘發(fā)因素,因此膽囊炎患者飲食要以清淡為主。急性膽囊炎、膽囊結石病情變化較快,因此需要盡快采用合理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臨床上手術治療效果更佳。本研究選取淮安市漣水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0例急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患者,分別選擇傳統(tǒng)開腹膽囊切除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手術方法進行分析,同時對兩種手術方法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需要進行膽囊切除的急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患者60例,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齡32~70歲,平均年齡51歲。將患者隨機平均分成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診斷依據(jù) (1)臨床表現(xiàn):急性膽囊炎、膽囊結石:右上腹陣發(fā)性絞痛,右上腹壓痛,可有反跳痛、肌緊張,惡心、嘔吐、進食油膩食物后癥狀可加重。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多為上腹部隱痛不適,并牽涉到右肩背部[3-6]。(2)血常規(guī)檢查急性膽囊炎白細胞計數(shù)大于109/L。慢性膽囊炎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3)腹部X線膽囊區(qū)可見陽性結石。(4)B超檢查結果急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提示膽囊增大,壁增厚,內(nèi)有強光團伴聲影。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提示膽囊大小正常,內(nèi)有強光團伴聲影[7]。(5)靜脈膽道造影膽囊不顯影。(6)CT或者MR檢查均能協(xié)助診斷。
1.3 方法 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照組采用開腹手術。
1.3.1 對照組 開腹膽囊切除術是以往沒有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設備和技術的外科常見的手術,護理人員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后將患者送到手術室,麻醉后,給予常規(guī)消毒、鋪巾、由主刀醫(yī)生在上腹部切開長10 cm左右切口,逐層切開直到暴露膽囊,常規(guī)切除膽囊,術畢,安全將患者送回病房,并給予心電監(jiān)護、吸氧,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引流液色、量等情況變化,出現(xiàn)異常情況,采用相應措施進行處理[4]。
1.3.2 觀察組 護理人員充分做好術前準備,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協(xié)助患者完成術前各項檢查,術前6~8 h開始禁食,并排空膀胱,方可進入手術室[5]。行氣管內(nèi)插管全身麻醉,采用頭高足低位,在患者腹部切開4個小切口,即于臍上或者臍下作一10 mm橫形切口,由此插入氣腹針,氣腹針穿刺成功后施行氣腹,腹腔內(nèi)壓力逐漸達到12~13 mmHg之后,并于臍部切口插入10 mm套管針,由此插入腹腔鏡,首先大體觀察腹腔情況,然后觀察膽囊外觀與周圍組織的解剖關系,如決定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時,在于劍突下1 cm處切開一10 mm橫形切口,插入10 mm套管針,作為主要操作孔,于右鎖骨中線與肋緣下1 cm及右腋前線與肋緣下切開各5 mm切口,并分別插入套管針,作為輔助操作孔。從套管針孔分別穿入操作器械,如電凝鉤、抓鉗、和分離鉗等,在屏幕顯示下精確的分離和切除膽囊,由助手將肝臟抬起,暴露膽囊,主刀醫(yī)生用左手使用抓鉗提起膽囊壺腹部,將肝門部充分暴露,找到膽囊管和膽囊動脈,并將其完全解剖分離,上鈦夾和血管夾各3枚,近膽囊二枚間分別切斷膽囊管和膽囊動脈,剝離膽囊,將膽囊從劍突下切口處取出體外,膽囊切除成功完成[2]。
1.4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平均醫(yī)療費用。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0例需要進行膽囊切除的急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患者治療后,2組患者臨床癥狀均消失,觀察組手術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切口小于對照組,醫(yī)療費用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以及平均住院時間比較(x±s)
急性膽囊炎是由于膽囊管阻塞和細菌侵襲而引起的膽囊炎癥,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急腹癥。典型臨床表現(xiàn)為右上腹陣發(fā)性絞痛,為急性膽囊炎最早的臨床表現(xiàn),深呼吸、進食油膩食物后疼痛加重,疼痛放射到右肩背部,伴有明顯的壓痛,可有反跳痛甚至肌緊張,部分患者疼痛劇烈時伴有惡心和嘔吐,合并結石的患者成為結石性膽囊炎[8-9]。
急慢性膽囊炎屬于臨床常見病,好發(fā)于有結石的膽囊,化學刺激和細菌感染常誘發(fā)本病發(fā)生。急性膽囊炎常見并發(fā)癥包括膽管炎、膽囊化膿、穿孔、壞疽,膽囊內(nèi)漏以及肝膿腫。本研究對急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患者分別采用傳統(tǒng)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對兩種手術方法進行分析,對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10]。結果顯示,治療后,2組患者臨床癥狀均消失,觀察組手術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切口小于對照組,醫(yī)療費用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與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比較,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患者切口恢復較快而且很少出現(xiàn)并發(fā)癥,不但能夠減輕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治療方法安全有效,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朱從敏.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行腹腔鏡手術治療體會[J].江蘇醫(yī)藥,2015,(1):96-97.
[2] 陳守華.腹腔鏡下超聲刀膽囊切除與開腹膽囊切除的臨床對比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20(33):16-17.
[3] 鄭波.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臨床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20(1):42-43.
[4] 武剛.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體會[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25(5):1140-1141.
[5] 李飛,王正.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體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10):120-121.
[6] 汪立鑫.膽囊部分切除術在復雜膽囊手術中的應用體會[J].當代醫(yī)學,2015,21(8):83-84.
[7] 喻逢春,姚小琴,莫衛(wèi)芳.老年人膽囊疾病的腹腔鏡手術治療體會[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12(4):51-52.
[8] 黃海波.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手術治療體會[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24(3):157-158.
[9] 樊旭陽.腹腔鏡手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體會[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4,26(12):69-70.
[10] 謝軍鋒.結石性膽囊炎急性發(fā)作期腹腔鏡治療126例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4):465-46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5.049
江蘇 223400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 (徐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