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玨
先生曾在荷蘭留學(xué)三年,對荷蘭的風土人情一直念念不忘。一次公休,便帶我前往荷蘭旅游,在荷蘭的大學(xué)同學(xué)波爾熱情接待了我們。
未到荷蘭之際,便已聽說這個以“小國大業(yè)”而聞名的國家,舉國文化就是“通商和賺錢”,荷蘭人也絕不掩藏自己的愛財之心和賺錢之道。果然,在波爾家居住的第一個晚上,一個全家出動的“算賬聚會”便讓我見識到了荷蘭人的理財經(jīng)。
波爾在一家外企上班,每月薪水可觀,他的妻子莫妮卡在當?shù)氐闹袑W(xué)當老師,二人收入算得上是小資水平,所以當晚,莫妮卡做了豐盛的晚餐招待我與先生。席間,先生與波爾相談甚歡,從大學(xué)時光談到工作現(xiàn)狀,氣氛十分融洽。晚餐結(jié)束后,莫妮卡便帶著六歲大的兒子杰克在電腦前寫寫畫畫,起初我以為是莫妮卡正教孩子寫作業(yè),誰知湊近一看,卻見桌前擺滿了各種賬單,莫妮卡用筆將數(shù)目勾畫出來,而杰克則有模有樣地拿著計算機埋頭苦算。
這一幕著實讓我有些震驚,那大堆賬單里面,其中有油鹽醬醋的支出,有生活辦公的開銷,還有不少玩具用品的消費,莫妮卡一邊指導(dǎo)杰克計算,一邊告訴他哪些支出是必要的,哪些支出則是可以避免的??粗芸怂贫嵌哪?,我忍不住問道:“孩子還這么小,就讓他學(xué)算賬,不會太早了嗎?”要知道,在中國,金錢對于五六歲的小孩而言,還只意味著可以買到糖和玩具。
誰知,莫妮卡一臉理所當然:“就是因為孩子小,所以才要向他們傳輸正確的理財觀念,不然等他們長大了,消費已經(jīng)成了習慣,該怎么去扭轉(zhuǎn)他們錯誤的消費觀呢?”
莫妮卡的話也不無道理,可是杰克還這么小,他真的能看得懂那密密麻麻的賬單嗎?
見我一臉茫然,莫妮卡這才解釋道,原來,荷蘭父母從孩子很小就開始帶著他們共同儲蓄理財,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他們辦張銀行卡和一些長期理財?shù)幕鹩媱?,等到孩子五六歲的時候,父母就會教他們使用網(wǎng)絡(luò)銀行,和他們共同探討理財?shù)挠媱?。因此在荷蘭的家里,不難見到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電腦前梳理賬目、講解商議計劃、探討方案的情景。而在這個階段,孩子關(guān)心最多的是他們的零用錢該如何處理,是全部存起來,還是分成幾部分做不同用途?這時父母會和他們一起分析利弊,甚至還會帶孩子一起去銀行咨詢理財計劃!
“銀行?”我有些驚訝地打斷莫妮卡的話,畢竟五六歲的孩子上銀行咨詢理財業(yè)務(wù),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在國內(nèi),就算有父母陪同,銀行的工作人員也不會向一個孩子去解釋理財業(yè)務(wù)。
可是荷蘭在這方面卻沒有“歧視”,更有趣的是,荷蘭的銀行在這方面也相當給力,有針對“小客戶”的會議室,里面都放著很多讓孩子一目了然的理財玩具和工具,孩子可以像下棋一樣做一些排列組合,然后得到理財?shù)檬У拇鸢浮?/p>
相比國內(nèi)還在玩具和糖之間糾結(jié)的同齡小孩,荷蘭孩子在理財上已經(jīng)贏在了起跑線上!
【素材運用】荷蘭人讓孩子很早地參與理財規(guī)劃,久而久之,孩子總會形成一些金錢觀念并學(xué)會對金錢進行管理,這種潛移默化的財商教育讓荷蘭孩子更早地學(xué)會理性消費。這對于中國家長不啻為一個啟發(fā)。
【速用名言】
1.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彼挝膶W(xué)家 王安石
2.蓄積者,天下之大命也。
——西漢文學(xué)家 賈誼
【適用話題】財商教育;消費規(guī)劃;習慣;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