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萌萌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籃球
◎文/周萌萌
不經(jīng)意間,接觸籃球已有12年,喜愛“廣廈”也有5年。這些年的風風雨雨,我們喜愛的那些球員或早已退出了我們的視線,或成長為一方巨星,而我們自己也在慢慢地長大——過去無憂無慮看球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一起在球場上拼搏的好朋友也早已各奔前程,但惟一不變的是我們都還有一顆熱愛籃球的心。
我們這一代人,之所以喜愛籃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灌籃高手》的影響。若干年后的今天,在我的腦海里依然清晰記得,年少的我們踏上球場,只為有一天能像櫻木花道、流川楓那樣統(tǒng)治球場。那個年代,《灌籃高手》是我籃球的啟蒙,是對這項運動熱愛的開端。
開始狂熱地迷戀籃球,源于艾弗森。這個傳奇般的男人令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籃球并非是高個子的游戲,籃球還可以這么打。那年,我15歲,脫離了看《灌籃高手》時期的“不切實際”,開始執(zhí)著于基礎(chǔ)的訓練:運球、投籃,每一個動作練得有模有樣。
幾乎每一個熱愛籃球的少年都有一個夢。夢想有一天,有一片屬于自己的舞臺,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籃球才華??上У氖?,絕大多數(shù)人最終都躺在了實現(xiàn)夢想的路上,所以,我們現(xiàn)在惟一的方式就是把夢想安放在某一位球員的身上,由他去幫我們實現(xiàn)那個已經(jīng)夭折了的夢想。
而我最為看好的這位隊員正是來自浙江廣廈隊的老將張偉。英雄遲暮,年華易老,現(xiàn)在的張偉早已經(jīng)不是昔日的那個追風少年了。他在隊中的地位,與其說是戰(zhàn)術(shù)的需要,倒不如說是一個象征——一個見證了這些年“廣廈”興衰榮辱的象征。
他的每一次上場,每一次運球,每一次投籃得分都是向傳奇邁出一步。何須多言,當他在這個賽季面對廣東隊連續(xù)投進三記三分,把比分追平,現(xiàn)場沸騰了。這是一位老將用自己的方式為球隊“鞠躬盡瘁”。即使最后“廣廈”依舊輸了球,但是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如今張偉過了而立之年,不知道還有多少機會看著他在賽場奮斗,我們惟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珍惜張偉在賽場的每一刻,珍惜我們一起走過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