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曉燕+劉慧艷+王建龍
摘 要:大學英語教程的開設主要是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而學校為學習英語的學生提供了更全面的教學資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專業(yè)知識水平和實踐溝通能力。本文將從英語教學入手,探索影響跨文化意識的因素,并通過制定教學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關鍵詞:跨文化意識;行動研究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fā)展,國際化人才逐漸成為社會之需。各高校開展的大學英語課程雖然每年都為國家培養(yǎng)出不計其數(shù)的英語高材生,不過大多數(shù)只能適應國內需求,不能滿足國外的交流方式,所以為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教育部提出了相應的制度政策?;诖?,貫徹國家教育政策的重任便落在了英語教學上,所以在實際教學期間不僅要讓學生具備基本“聽、說、讀、寫”能力,還應引導學生開闊國際視野、學習國際規(guī)則知識等方面。
一、跨文化教學意識概述
跨文化教學是文化學家將社會發(fā)展情況、語言發(fā)展歷程有機的結合起來而形成的。早在20世紀20年代時,美國人類學家、語言學家Sapir就提出“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獨立存在”的至理名言。而就實際情況來看,對于世界上各個國家乃至各個地區(qū)都有獨特的文化教學,一般都需要經歷下面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文化教學。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獨特性標志,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與解析,將歷史上的名人、大事記載入教材,讓學生解讀并分析,從而了解國家的語言文化知識,并通過教師的指導進行有針對性的傳承和發(fā)展。第二階段,語言教學。提高社會語言能力、促進文化發(fā)展成為各個國家的教學目標,這個時期文化教學以生活中所包含的文化含義做為主要內容,尤其注重教學中語言交際誤解和交流溝通失敗所產生的文化差異。第三階段,自90年代以后,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開始受到同等重視。各大院校開始出現(xiàn)交換生,真實的語境和文化環(huán)境更加方便學生學習語言文化。因此,這階段的學習中需要增加情感方面的融入。
二、跨文化英語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一)課程安排不合理。國內的英語教育模式多以課堂教育為主,沒有適合英語交流的語言環(huán)境。但是在國家政策的影響下,多數(shù)大學都加強了跨文化內容的學習,這種情況與我國大學高校原有的課程安排產生了沖突,學生對這突如其來的改變難以適應,使學生在跨文化內容的學習上產生了障礙。
(二)課程教材選擇單一。在跨文化內容的選擇上,大多學校都是緊跟教育部的選材,這種教材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的讓學生理解英語閱讀的意思,并且都配有譯文,這樣就阻礙了學生對跨意識文化的本真性了解,不能理解“原汁原味”的英語語境。
(三)課堂教學存在主觀性。在我國傳統(tǒng)英語語言教學中,教師基本上占有主導位置,學生觀點的采納度不高。這樣就形成了課堂教學以及教師教學的主觀性,教師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傳授跨文化意識的英語知識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跨文化內容的了解,導致學生對新的教學方式產生排斥心理。
三、提高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途徑
(一)提高大學教師的思想意識。教師授課是大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來源,將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列入在教學目標之中,要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yǎng),把原有的課本知識教學轉變?yōu)閷嶋H應用性教學。
教師與學生進行英語互動時應該保有平等的心態(tài),引導學生進行互相學習,同時認識到跨文化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在與學生的溝通中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并給予指導,加深師生間的情感,督促英語教師用新的思考模式看待跨文化意識所帶來的沖擊,進而提高學生跨文化意識水平。
(二)加強學校的多媒體教學。當前社會是信息交錯的新型網(wǎng)絡時代,因此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數(shù)字化信息處理的交流平臺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學校教學資源處理上可建立多媒體平臺,學生可憑年級、學號等方式進入平臺中時時觀看,了解學校引進不同跨文化意識形態(tài)資源,進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在跨文化意識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可借助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通過視頻播放和共享國內外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手段。并且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在課堂上具象顯示出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情境,進而對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產生促進作用。
結束語: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是我國為適應國際發(fā)展趨勢做出的新嘗試,不僅是在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還是培養(yǎng)國際化學生的新教學方式。但是,在這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嘗試下,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的問題,在引入跨文化教學時,一定要針對各個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課程安排,多聽取學生對新教學內容的看法,更加注重學生思想形態(tài)的變化,避免在思想意識形態(tài)上發(fā)生誤區(qū),阻礙我國文化與世界文化融合的腳步。
參考文獻:
[1] 馮秋琴.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行動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