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茜
《來份雜碎》 從胃到心
不是食譜,是一本有趣的書,講中餐在美國的文化史。這里的雜碎無關(guān)粗話,是中餐的美國名字,即CHOP SUEY。顧名思義,雜,就是雜糅,涵蓋海陸空各種食材;碎,是說形態(tài),把食材切割成小份,或絲或丁,不是烤全羊也不是圣誕火雞。雜碎跟幸運(yùn)小餅一樣,都是美國人眼中的中餐。此書從歷史的角度,講述了中餐在美國從古到今的發(fā)展。透過飲食,可一窺中西文化之差異,碰撞交融見證了時代變遷,亦值得玩味。吃喝的器具,美國用刀叉,中國使筷子,各有千秋。刀叉簡單粗暴,兇狠蠻橫;筷子內(nèi)斂,看似柔弱,骨子里自有一股韌勁。飲食背后,是文化的暗戰(zhàn)。如《費(fèi)城問詢報》所說,雜碎的起源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是一種飲食文化對另一種飲食文化的最大嘲諷。而自1784年美國皇后號抵達(dá)廣州到如今已是232個年頭,兩個多世紀(jì)的光陰里,吃不透的東西太多,又豈止一碗雜碎。
《她們》 女性群像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非常豐滿的小說。講述美國20世紀(jì)30年代,8個20出頭的女孩從美國著名女校瓦薩學(xué)院畢業(yè)后的人生軌跡。時間跨度為7年,從一場婚禮開始,至一場葬禮結(jié)束。從一次分開之前的相聚開始,到一次分開之后的相聚結(jié)束。8個女孩,涵蓋了欲望都市4個city girl的人生,也涵蓋了在婚姻中隱忍和包容的絕望主婦式的人生,沒錯,它也有女人奮起奮斗自強(qiáng)不息的人生。《欲望都市》的作者坎迪斯·布什奈爾曾坦言,自己深受瑪麗·麥卡錫的影響,《她們》讀了不下十遍。在《她們》中,是沒有嚴(yán)格意義的主角的,更沒有戲劇中所需要的大起大落、激烈沖突。8個鮮艷欲滴的女孩子,從高等學(xué)府畢業(yè),投奔自己的人生。面對的,和昨天、今天以至于未來女性面對的問題都一樣——工作、婚姻、育兒。一代一代女性都是如此,這就是生活的真諦。
《可愛的詛咒》 自救指南
雞湯中總是寫:你要學(xué)會愛自己,別人才會愛你。沒錯。但不管時光如何流轉(zhuǎn),生活如何日新月異,可愛的你仍然虔誠向著愛自己的方向膜拜,卻并不知道要如何踏出愛自己的第一步。而這或許不是因?yàn)槟愕呐Σ粔?,也不是問題根深蒂固,只是需要一套更清晰的自助指南。生活中總會有人慣于將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同事身上,對陌生人也有求必應(yīng),一旦停止這樣做就會覺得非常內(nèi)疚,仿佛受了一場“可愛的詛咒”。在他/她們看來,很多事情的優(yōu)先級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結(jié)果支持了所有人卻讓自己崩潰。心理學(xué)家把這些始終把友善待人作為唯一行為準(zhǔn)則并因此受盡委屈的人稱為“圣母型人格”。當(dāng)然這不是一本僅僅適合改善特殊人格的自助書籍,而是適合于每一個渴望自我成長和完善的普通人。
《米米朵拉》 未被看見
虹影在華語文壇是個奇特的存在,從她的作品被翻譯的國家來看,她又不僅僅局限于華語。人們對她的了解大部分源自于她的作品而生出的意象??磿鴷r常常會有千與千尋和阿凡達(dá)的畫面,字里行間彌漫著東方的神秘感和靜謐憂傷。虹影的文字總是可以抵達(dá)內(nèi)心,像親人一樣;也可以在云端如女皇般高冷,充滿魔力。然而再怎么寫,也離不開愛與尋找愛。她自己的生活就像一部真實(shí)的幻妙童話,那個在長江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米米朵拉。從故事來看,文字的特點(diǎn)是干凈利落,本書就是用干凈語句組裝成的一個美麗故事,翻閱其間,平淡之下自由其韻味和深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