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祺
小孩看起來是成人的縮小版,但事實上并不是這么回事。小孩不僅是小,他們的身體機能、臟器都還沒有發(fā)育好,并不是說成人藥的一半量就是小孩藥。
小孩生病,家長帶到醫(yī)院診斷后,通常會領回一堆藥物。這個時候,有些家長就開始撓頭了——三分之一包怎么倒得準?含激素的藥物能吃么?藥片研碎了喂寶寶可以嗎?喂藥喂不進怪我嘍?
“大家平常學一點,看起來是小知識,但對小孩的安全和健康卻非常重要?!?/p>
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期,對藥物的反應比成人更加敏感,但很多家長缺乏兒童用藥常識,往往好心辦了壞事?!靶『⒖雌饋硎浅扇说目s小版,但事實上并不是這么回事。小孩不僅是小,他們的身體機能、臟器都還沒有發(fā)育好,并不是說成人藥的一半量就是小孩藥。”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藥劑師李曉蕾提醒說,在給兒童用藥前,家長們要多學點科學知識。
兒童劑型少
在談起兒童用藥時,首先難住家長的一個問題,是兒童專用劑型的藥物產(chǎn)品本身就很少。這是多年來存在的老問題,但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在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藥房里有專門切割藥片的分藥機,但這個可以把藥片分成四等分的機器,有時候還是滿足不了兒童用藥的需要。有一些藥,按照兒童體重計算,只能吃六分之一片、八分之一片,甚至更小。為此,兒科藥房的技師們練就了手工分藥的“絕技”。
把藥切小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困難。沒有兒童專用劑型,孩子到底該吃多少量,是更大的難題。李曉蕾告訴記者,藥物說明書上一般會寫:“兒童在藥師推薦下服用”,可是,藥師又怎么知道孩子該吃多少呢?
李曉蕾說,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藥劑科的同事們做了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他們大量查閱國外用藥指南,參考了西方國家數(shù)據(jù),也參考與中國人體質(zhì)更加接近的日本數(shù)據(jù),具有兒童用藥特色的處方手冊,為臨床藥師開具處方提供參考依據(jù)。這本凝聚了很多人心血的“寶典”,現(xiàn)在成為同行們都非常羨慕的寶物,不少兒科同行都向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藥劑科借鑒。
兒童劑型藥物太少,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全球范圍內(nèi),兒童劑型藥物都比較少。李曉蕾解釋說,藥物的用量,需要經(jīng)過臨床試驗才能確定,但是,很少有家長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參加臨床試驗,哪怕是完全無害的試驗,也極少有人參加。沒有臨床試驗,制藥企業(yè)就得不到數(shù)據(jù),兒童專用劑型的開發(fā)就更困難。
兒童劑型少,藥師就必須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在發(fā)達國家,藥師與醫(yī)生之間是一種“工作搭檔”的關系,藥師對指導醫(yī)生用藥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中國,臨床藥師的概念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被引進,比較完整的臨床藥師培養(yǎng),直到近些年才完善,因此藥師的人才缺口比較大。
吃錯藥了嗎?
盡管中國的家長對孩子健康非常關注,但兒童用藥方面,很多家長卻可能好心辦了壞事。
一次路過住院病房,李曉蕾正好碰到一位媽媽拿著筷子頭,研碎藥片。正在被碾壓的這片藥是阿司匹林,媽媽擔心藥片太大孩子吞不下去,于是自己動手加工,研碎后準備用水送服。
看到這一幕,李曉蕾趕快上去制止。醫(yī)生給小孩開的阿司匹林是包裹腸溶衣片劑,這種片劑看起來與普通糖溶衣片劑沒什么區(qū)別,但是作用卻不同?!澳c溶衣除了掩蓋苦味外,還具有能使藥物不在胃內(nèi)溶解的功能。腸溶衣遇到胃酸不會被破壞,只是進入小腸后遇到呈堿性的腸液才被溶解,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使藥物在小腸中被吸收或直接起作用?!?/p>
李曉蕾說,阿司匹林刺激性強,在胃內(nèi)溶解后會損害胃黏膜,尤其是小孩的胃黏膜更容易受到損害。
除了這種包裹腸溶衣阿司匹林片劑,還有一些腸溶衣片劑,雖然沒有很強的刺激性,但是遇到胃酸被溶解后則會降低或完全失去療效,像紅霉素、麥迪霉素、蛋白酶等。因此,在服用腸溶衣片或膠囊時,不能將它們研碎。
不能自己隨便研碎的藥物,還有緩釋片劑?!耙驗檫@種片劑的特點是進入人體后緩慢釋放,藥效保持的時間較長。如果研碎后,就不能發(fā)揮其緩釋的作用,從而影響藥效。”
小朋友大多不愿意吃藥,就算是糖衣藥丸,一些孩子也不肯吃。于是有家長把糖衣藥丸也研碎喂孩子。李曉蕾提醒,雙層糖衣片劑也不能隨便研服。因為有些雙層糖衣片劑,外層是糖衣,而內(nèi)層卻是腸衣,這種片劑的外層是要在胃內(nèi)發(fā)揮助消化作用,而內(nèi)層則需要在腸內(nèi)發(fā)揮作用。
大多數(shù)藥物都是用水送服的,但水的多少也有講究。
李曉蕾說,一般的口服劑型,例如大部分片劑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會稀釋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藥物的吸收。150-200毫升水是多少呢?有寶寶的家庭一般都有奶瓶,市場上奶瓶常規(guī)的規(guī)格是160毫升或者240毫升,看看自家奶瓶,吃藥時家長就應該有數(shù)了。
缺少兒童專用劑型,兒科醫(yī)院藥房的技師們練就了手工分藥的“絕活”。
但是對于一些特殊藥物,為減弱其毒性,避免對器官特別是對腎臟的損傷,要求服用藥物后每日必須飲水2000毫升以上。
家長通常會要求孩子吃藥后多喝水,這個說法有時候也是錯誤的?!霸诜媚承┧幒?,則需要少飲水甚至短時不飲水。比如:氫氧化鋁凝膠、硫糖鋁、膠體果膠鉍這些保護胃黏膜藥,在服用前后半小時內(nèi),不宜喝水,否則影響藥效;復方甘草合劑、止咳糖漿、川貝止咳露這些鎮(zhèn)咳藥,服藥后也不宜馬上進水?!?/p>
坐著躺著也講究
大多數(shù)口服藥物,服用時最好采用直立或端坐姿勢。“這樣的姿勢服藥,可使藥物順利通過食管進入胃腸道。臥病在床的患者,如果仰臥吞服片劑或膠囊,一則藥物有可能會貼附于食管壁,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炎癥和潰瘍,二則藥物可能延遲進入胃腸道,也將會影響療效。因此,患者最好自己或在他人幫助下,采取坐位服藥,并隨后稍做輕微活動再臥床休息?!?/p>
采訪李曉蕾時,最讓記者意外的是順爾寧的吃法。順爾寧是治療兒童哮喘的常用藥,白色粉末,味道有點甜,作為家長,記者也曾給孩子喂服這個藥,服用方法是將藥倒進一調(diào)羹水里,送進孩子的嘴巴。但李曉蕾說,這個吃法也是錯的?!绊槧枌帒撆c比較軟的食物混合在一起給孩子吃,比如奶粉、母乳、果醬、粥,用水沖服影響藥效。但服藥以后,可以喝水?!?/p>
孩子不愛吃藥,是不是應該生產(chǎn)口味更好的兒童藥呢?最近舉行的一次國際藥師論壇上,日本的一位藥師介紹了日本在兒童用藥包裝設計和口感上的改進。比如將藥品包裝卡通化,附上讓兒童容易接受的卡通形象;將藥品做成果凍、糖果等孩子容易接受的零食。
對此,李曉蕾認為,兒童用藥,本質(zhì)還是藥,如果想孩子的口味變得更好,無非就是加些矯味劑,比如糖、香精、人工甜味劑等,味道好并不是特別重要。
一些跨國藥企的兒童用藥味道已經(jīng)非常不錯,比如美林是橘子味道,艾暢是香蕉味道,史達功是葡萄味道,蒙脫石散是草莓味道。味道好,也可能帶來“副作用”?!搬t(yī)院里也接待過由于藥丸太好吃而當作糖果偷吃過量的熊孩子?!?/p>
作為兒科醫(yī)院藥師,李曉蕾經(jīng)常要回答病人家屬和朋友的提問。為了解答這些問題,在醫(yī)院和藥劑科的支持下,她開設了公眾號“龍貓藥師”,用業(yè)余時間撰寫科普小文,解答家長們的疑惑?!按蠹移匠W一點,看起來是小知識,但對小孩的安全和健康卻非常重要?!?/p>
“補藥”更不能亂吃
1維生素 嬰幼兒服用維生素 A,如一次劑量超過30萬國際單位,可引起急性中毒,長期服用5萬~10萬國際單位6個月左右可發(fā)生慢性中毒。
生長發(fā)育期的兒童,因機體易缺乏日常膳食中含量很少的維生素 D,可適當補充一些;感冒病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 C。
2 鈣 兒童如果補鈣過量,不僅會限制大腦發(fā)育,還可能導致身體浮腫、多汗、厭食、惡心、便秘、消化不良,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癥。因此,兒童補鈣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3氨基酸 氨基酸是一種蛋白質(zhì)水解物,臨床上主要針對營養(yǎng)嚴重不良的患者和無法通過進食或口服補充蛋白質(zhì)的病人。如果正常飲食能夠攝取足夠的蛋白質(zhì),就沒有必要通過輸液來獲得氨基酸。
如果氨基酸或蛋白質(zhì)攝入過多,機體無法利用,多余的氨基酸還需要分解并排出體外,這會加重肝腎負擔,肝腎功能不好的人有可能導致高氨血癥和血漿尿素氮的升高。(根據(jù)公眾號“龍貓藥師”資料整理)